情感周期性

情緒周期一般指本詞條

情感的周期性是指情感的某些動力特性(如強度性、穩定性、偏好性、效能性等)隨著時間的變化而呈現周期性的變化,它象一座時鐘準確地制約和控制著人的感情、欲望與情緒的變化,因而被稱之為情感生物鐘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情感周期性
  • 外文名:Emotional periodicity
  • 類別:心理學名詞
  • 別名:情緒周期、情感生物鐘
情感周期性的客觀動因與生理機制,情感周期性的意義,情感周期性的影響因素,外部環境的變化,生活與工作程式發生變化,生理器官的功能發生變化,精神誘導與精神刺激,情感的周期性表現,情感日周期,情感周周期,情感月周期,情感年周期,情感壽命周期,知、情、意的周期性差異及其價值根源,知、情、意的周期性差異的具體表現,智力周期性與意志周期性,

情感周期性的客觀動因與生理機制

情感周期性的客觀動因來自於價值關係的周期性變化:一方面,人體內的所有細胞和生理器官都進行周期性的運動轉換和功能轉換,如心臟的跳動、血液的流動、呼吸的轉換、體液的排泄、激素分泌睡眠與覺醒、體溫的變化等,導致了人的價值關係的周期性變化;另一方面,任何人都生活在周期性變化的自然環境里,人的價值關係也會受其影響而產生周期性變化。
情感周期性的生理機制是:大腦下丘腦垂體的生物時鐘與邊緣系統網狀結構存在著固定和暫時的神經聯繫,從而周期性地改變情感的某些動力特性(特別是強度性和穩定性)。反過來,如果在外部或內部因素的誘發下,人的情感發生了周期性變化,就會在大腦邊緣系統及網狀結構與下丘腦垂體的生物時鐘之間建立了某種很弱的暫時神經聯繫,這種暫時神經聯繫隨著發生次數的不斷增長而不斷得到強化,逐漸發展成為穩定的情感周期性。

情感周期性的意義

情感的周期性使人能夠產生以時間為周期性條件刺激物的情感條件反射,即形成以時間為誘因的情感動力定型,它可使大腦神經系統免除一些不必要或不重要的情感活動,減少大腦神經系統的能量耗費與功能耗費,還可保證大腦神經系統的情感活動不受次要因素的干擾,從而提高情感活動的準確性與有效性。
如果原有的情感周期性受到破壞,在新的情感周期性建立之前,人的情感活動的強度將會迅速增長,多餘的或不重要的情感大量產生,情感與價值之間的誤差大幅度提高,情感的準確性和效能性大大下降。而且情感的周期性與人的其他活動的周期性往往是密切相關的,因此情感周期性的破壞勢必引起其他活動周期性的破壞,增加能量耗費,降低功能特性。

情感周期性的影響因素

情感周期性的影響因素分為四大類:

外部環境的變化

外部環境的周期性不同,人的情感周期性也不同。例如,在四季氣候比較分明的地區,人的情感年周期性通常比較明顯,在四季氣候比較含糊的地區,人的情感年周期性通常比較含糊。到國外考察或訪問,可能會發生時區的變化,人的生活規律必將發生變化,人的情感日周期性也將發生微小的變化。

生活與工作程式發生變化

人的生活與工作程式的周期性決定著人的行為、思維和生理活動的周期性,因此在很大程度上制約和影響著人的情感周期性。人如果從事某種作息時間經常變動的工作,如值夜班,實行三班輪換工作制等,他原有的情感日周期性將會受到破壞;人如果長期從事某種特定作息時間的工作,如天天值夜班,經過充分長的時間以後,他將逐漸建立一個新的穩定的情感日周期性;由(一周)六天工作制改為五天工作制後,人的情感周周期性也會發生相應的變化。

生理器官的功能發生變化

如果某些生理器官發生病變、受到藥物作用、受到物理化學刺激後,其功能特性發生了變化,情感的周期性也將發生變化。例如,婦女的生殖系統在受到病菌感染、藥物作用後,其月經周期可能會產生紊亂,她的情感月周期性也可能會發生紊亂。

精神誘導與精神刺激

人若受到強烈的精神刺激,產生強烈的情緒波動和情緒紊亂,其情感周期性可能發生變化。

情感的周期性表現

情感的周期性主要表現 在五個方面:

情感日周期

情感日周期是指人的情感以24小時為一個周期進行變化。不同作息日程的人往往具有不同的情感日周期,一般人的情感在一天中的周期變化大致是:7點以前,情緒低潮;7至10點,情緒興奮而且穩定;10至12點,情緒興奮但不穩定;12至14點,情緒低潮;14至16點,情緒興奮而且穩定;16至18點,情緒興奮但不穩定;18至20點情緒低潮;20至22點,情緒興奮而且穩定;22點以後,情緒低落。

情感周周期

情感周周期是指人的情感以7天為一個周期進行變化。不同周工作規律的人往往具有不同的情感周周期,例如,對於工作任務繁重但家庭和睦輕鬆的人來說,星期一情緒低潮,星期二情緒興奮但不穩定,星期三情緒興奮但穩定,星期四情緒興奮但不穩定,星期五情緒低潮,星期六情緒興奮,星期日情緒穩定。

情感月周期

情感月周期是指人的情感以28天左右為一個周期進行變化。情感月周期分為四個階段:第一階段,情緒容易興奮但不穩定;第二階段,情緒容易興奮而且穩定;第三階段,情緒容易抑制但不穩定;第四階段,情緒容易抑制而且穩定。女性的情感月周期一般與她在生理上的月經周期相吻合,具體表現為:月經期,精神不振,睏倦嗜睡,性情急躁;排卵期前,情緒趨於穩定;排卵期,情緒容易興奮;排卵期後,情緒又趨於穩定。情感月周期可能與人的生殖系統的功能狀態有關。

情感年周期

情感年周期是指人的情感以12個月為一個周期進行變化。春天時,人的情緒容易興奮但不穩定,心情躁動;夏季時,情緒容易興奮而且穩定;秋季時,情緒容易抑制但不穩定;冬季時,情緒容易抑制而且穩定。情感年周期主要與氣候及自然環境的變化有關。

情感壽命周期

情感壽命周期是指人的情感以其生命的全過程為一個周期進行變化,它實際上是指情感發生的時序性,或者是指情感隨年齡的增長而變化的規律性,這將在下一節詳細論述。情感壽命周期主要與人的生理器官特別是大腦神經系統及其功能的興衰有關。

知、情、意的周期性差異及其價值根源

認知、情感與意志作為三種相對獨立的心理活動,分別是對人的事實關係、價值關係與實踐關係的主觀反映。由於事實關係、價值關係與實踐關係存在著不同的周期性,因此認知、情感和意志也必然存在著不同的周期性,主要表現 在:
1、價值關係是一種特殊的、以人為本的事實關係,內含著人的許多複雜變數,它相對於一般的事實關係具有更大的變動性和模糊性,因而具有較短的運動周期;實踐關係是一種特殊的、以創造為本的價值關係,內含著行為活動的許多複雜變數,它相對於一般的價值關係具有更大的變動性和模糊性,因而具有最短的運動周期。由此可見,意志的運動周期最短,情感的運動周期較長,認知的運動周期最長。
2、價值關係是在事實關係的基礎上形成和發展起來的,而實踐關係又是在價值關係的基礎上形成和發展起來的,因此最早出現的是認知活動,其次是情感活動,最後才是意志活動。
3、從廣義的角度來看,事實關係包含價值關係,價值關係又包含實踐關係,認知包含最多的能力要素,情感包含較少的能力要素,意志包含最少的能力要素,因此各認知要素的尖峰時間的分布範圍最寬,各情感要素的尖峰時間的分布範圍較為集中,各意志要素的尖峰時間的分布範圍最為集中。

知、情、意的周期性差異的具體表現

由於意志能力通常表現為體力水平,認知能力通常表現為智力水平,因此認知、情感與意志的周期性差異通常表現為智力、情感與體力的周期性差異,具體表現 在:
1、在日周期中,智力各要素的尖峰時間分散於幾乎所有時間,情感各要素的尖峰時間分布於10至22點之間,意志各要素的尖峰時間集中於上午10點和下午17左右。
2、在月周期中,時間長短的順序分別是:體力的月周期為23天,情感的月周期為28天,智力的月周期為33天。
3、在壽命周期中,高峰年齡出現的順序分別是:體力為25歲,情感為30歲,智力為40歲;高峰年齡的分布範圍是:體力各要素(如速度、力度、準確性等)的高峰年齡均分布在25歲至30歲之間,情感各要素(如強度性、穩定性、效能性、層次性等)的高峰年齡分布在17歲至50歲之間(如強度性為17歲,層次性即深刻性為35歲,穩定性為50歲),智力各要素(如記憶力、視力、聽力、創造力、理解力、模糊分析力等)的高峰年齡分布在10歲至60歲之間(如記憶力為10歲,視力和聽力為20歲,創造力為35歲,理解力為40歲,模糊分析力為60歲)。
當然,每個人都會因遺傳素質、社會經歷、生活習慣、工作性質、身體狀態等因素的影響,其認知、情感與意志的周期性和高峰年齡有所不同。

智力周期性與意志周期性

智力周期性的生理機制是:大腦下丘腦垂體的生物時鐘與大腦皮層存在著固定和暫時的神經聯繫,使之以時間為控制變數來周期性地改變大腦皮層的工作狀態,從而周期性地改變智力的某些特徵參量。反過來,如果在外部或內部因素的誘發下,人的智力發生了周期性變化,就會在大腦皮層與下丘腦垂體的生物時鐘之間建立了某種很弱的暫時神經聯繫,這種暫時神經聯繫隨著發生次數的增長而不斷得到強化,逐漸發展成為穩定的智力周期性。
意志周期性的生理機制與智力周期性的生理機制基本相同,其主要差別在於:大腦下丘腦垂體的生物時鐘所聯繫的是大腦皮層的中央前回。
參考文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