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緒信息加工理論(information processing theory of emotion)是情緒理論的一種。美籍奧地利學者普里布拉姆1967年提出。該理論用信息加工的觀點來分析情緒產生的原因,認為對信息的知覺分析和概念判斷之問的不協調是情緒的原因。在普里布拉姆看來,情緒是以有機體的一種有組織的穩定性為基線的,這種穩定性是通過自主神經系統調節使機體正常工作和處於適宜狀態,這時沒有什麼情緒;當不適宜的信息輸入超越了這個基線,使有機體處於一種不相符的異常狀態時,就體驗到情緒。情緒起源於個體對環境事件的知覺、記憶和經驗,而不是身體內部的生理過程。
產生什麼樣的情緒決定於人對環境事件的評估、願望、料想的性質、記憶中的經驗等。對外來信息的加工引起在過去經驗中儲存的記憶信息的再編碼。當新信息與過去建立的內部模式不一致時,內部模式受到干擾和破壞;當無力應付意外的環境事件時,大腦皮層的認知判斷立即動員低級神經中樞激活起來,釋放適當的化學物質,產生適應環境的情緒變化和行為反應,而行為反饋又影響身體的生理生化過程並影響認知加工,形成一個循環的反饋控制系統。人類的認知過程同其附有的龐大的機體的神經、生化過程形成一個反應活動系統,而這個系統的工作就體現為情緒。該理論能較好地解釋某些較強烈的肯定或否定性的情緒狀態,但無法說明那些在滿足需要的背景下產生的愉快、恬靜的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