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悟真寺風景旅遊區
- 地理位置:陝西省藍田縣
- 氣候類型:暖溫帶半濕潤大陸性氣候
- 著名景點:水陸殿
歷史傳說,氣候,歷史人文,影響力,相關信息,
歷史傳說
妙善公主出生於二月十九日(一般慶祝的觀音聖誕日以此為據),她從小吃素,長大時拒絕婚嫁而觸怒父王。於是被監禁在御花園,後送到白雀寺做苦工,但她仍沒有屈服,她的父王便焚燒該寺,燒死了五百名僧尼。由於未能把妙善燒死,她的父王將她判刑絞死,她的身體被山神帶到「屍林」,地藏菩薩現身引她的靈魂遊歷地府,她為地獄眾生講道並讓他們解脫。閰羅王怕地獄內的人被度空,只好請她回到陽間。然後妙善到香山修道九年,當時她的父王罹患一種群醫束手無策的怪病,妙善化裝成和尚去見他。她宣稱只有由終身心中無恨者的眼及手做成的藥才能救他,然後指示他去尋找香山「大仙」,當使者來時,她將雙臂、雙眼給他們帶回去。國王吃下藥後,身體果真痊癒了,決定前往感謝救命恩人。當皇后、國王認出這無眼無臂的仙人正是自己的女兒時,他們深受感動並皈依佛教,他發願祈求妙善能回復到「全手全眼」,當下仙人宣稱她其實是真正的觀音。然後現出她的真身:頭帶真珠冠,瓔珞繞身,手持楊柳枝及淨瓶,立在一座金光閃閃的千瓣蓮花台上。《香山寶卷》也提到紫竹林及鸚鵡,這是從造像特徵以顯示觀音與普陀山的淵源。
氣候
景區地處暖溫帶,氣候較溫和,光照充足,年均氣溫9.5℃,無霜期200天左右,夏涼冬寒,溫差較大。海拔高度在600—2339米之間,山勢起伏。區內森林植被屬暖溫帶落葉、闊葉林帶,主要天然森林植被有白皮松、側柏、山楊、櫟類喬木,人工林以油松、悟真松為主。在悟真寺周圍有北方地區罕見的大量竹類植物——悟真竹(又名羅漢竹),此竹以其實心為奇。動物資源方面,野生動物、禽類也種類繁多,目前發現的有金錢豹、野豬、盤羊、松鼠、紅腹錦雞、勺雞、鷙雞、雪雕、香嫜、兔、錦蛇等。景區北側有藍水河纏繞,區內有懸流掛澗,擁有一定數量可發掘的水景旅遊資源。
歷史人文
悟真寺規模較大的佛事活動是一年一度的正月二十五廟會,廟會期間到此參觀遊覽、求神拜佛的人絡繹不絕。唐宋著名詩人王維、白居易、盧綸、錢起、蘇舜欽等都有描繪悟真寺的傳世詩章,有歷史記載的就有百餘篇。
水陸庵古建築群是唐代悟真寺建築群的一個組成部分,水陸殿更是悟真寺景區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水陸庵位於藍田縣城東10公里的普化鎮王順山下,為六朝名剎,以保存古代精巧罕見的彩塑而聞名。它三面環水,形似孤島,帝有青山聳立,周有河水環流,故稱水陸庵。水陸庵古建築群位於悟真寺北側約3公里處,南依悟真寺北口的鳳凰山,藍水流出悟真寺北口一分為二,環繞水陸庵一周於庵後又合二為一,水陸庵正好位於這個魚形小島尾部。水陸庵由大殿、中殿、前殿和廂房配殿組成:大殿是主體建築,保存有明代壁塑群;中殿原是彌勒殿,為清末明初建築;前殿於1983年按原貌修復,前殿檐中掛有原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朴初先生所提“水陸庵”匾額;廂房配殿共26間。水陸庵以琳琅滿目的泥質彩塑、壁塑、懸塑著稱於世,共有泥塑3700多尊,享有“中國第二敦煌”之美譽。
悟真寺建築群具有很高的歷史文化價值。水陸庵作為悟真寺景區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是悟真寺歷史文化價值的重要體現。其中的泥塑是我國最多、最完整的明代塑群之一,其壁塑等級被稱為中五彩泥質壁塑,在我國壁塑藝術史上占有一定的地位,是國家一級保護文物,是了解和研究我國古代歷史、雕刻、建築、音樂以及宗教信仰等方面的重要形象資料。
影響力
悟真寺作為淨土宗的祖庭之一,在日本、韓國很有影響力,在世界佛教文化中也具有一定地位。旅遊區自然景觀及其生態環境結構,在秦嶺北麓具有一定的生態環境獨立性。水陸庵與王順山是西安市東南旅遊線上的重要景區,悟真寺旅遊區正處在這一黃金旅遊線上。正處於開發建設中的悟真寺風景旅遊區,其性質定位為:國際佛教淨土宗文化旅遊的重要節點,國內重要的宗教文化旅遊目的地,西安市東南旅遊線上以自然與山地景觀資源為依託、以宗教文化旅遊為主導兼及休閒度假、生態觀光、科學求知、健身探險的綜合性旅遊區。
相關信息
游悟真寺
王縉
聞道黃金地,仍開白玉田。
擲山移巨石,咒嶺出飛泉。
猛虎同三徑,愁猿學四禪。
買香然綠桂,乞火蹈紅蓮。
草色搖霞上,松聲泛月邊。
山河窮百二,世界接三千。
梵宇聊憑視,王城遂渺然。
灞陵才出樹,渭水欲連天。
遠縣分朱郭,孤村起白煙。
望雲思聖主,披霧憶群賢。
薄宦慚屍素,終身擬尚玄。
誰知草庵客,曾和柏梁篇。
游悟真寺記
賈平凹
陝西藍谷一帶屬第四紀冰川的侵蝕地貌,
岩層斜豎,斷豁交合,亂石堆積,
悟真寺就建在橡灣的覆車山上。
乙酉年八月十四日,我同木南、世增去悟真寺時,
山上無一遊客,從山門進入爬近千級石階,
但見兩邊溝崖褶皺縱橫,石錐危垂,裂縫中有古木,
都不大,橫桿斜枝,竭盡努力,
而野藤老蔓牽掛如網。石階陡窄,幾乎貼面,
滿溝沒有鳥鳴,只見蜂飛,腳步起落便響磬聲。
爬至崖巔,是一平台,悟真寺就在主峰之下。
寺門洞開,卻無僧人,佛像前也無一香一燭,
院中鐵爐可能被數日前雨淋過,死灰停了一層薄蓋。
別處的寺,四周皆有松柏,此寺則一盡橡樹,
且枝桿端直,高約十丈,密密麻麻如竹林,
時有橡果墜落,篤篤篤在地上跳躍。
院裡有殘碑兩座,字跡斑駁,
僅識得寺建於隋,盛於唐,曾廟宇連綿數里,
僧人過千。立於寺中,不禁感慨萬千,
卻喜悅了寺前谷對面的群山走向全朝著這裡,
那一道道魚脊狀的禿嶺上亂石如屋,
裸露草木中,竟像是跪拜了成千上萬的信徒,
而寺後主峰橡樹簇擁,渾然蒼翠,
又都在陽光下熠熠明亮。
此刻,天淨無風,一色深藍,
遂想當今多少寺院成了旅遊之地,
雖收入不菲,鐘靈殆盡,虧得悟真寺地偏人稀,
而保存得神氣完足。
下山時,見寺旁有泉,水極甘甜,
盛一瓶要帶回沏茶,才見一僧從林中小路上走來,
步履無聲,手中提著一鐮,不知是去做何事歸來。
平凹秋遊悟真寺
孔明
乙酉年秋,賈平凹去故鄉丹鳳,本想當晚返回西安,
雨阻,未能如意。次日,天仍陰著,急忙上路。
行進藍水峪谷,朋友木南說此處有悟真寺。
平凹言道,他也聽說過,只是沒有放在心上。
每次從商州往返,車疾馳而過,眼裡只有懸崖絕壁。
偶爾,悟真寺的碑石撲入眼帘,亦不放在心上。
心中無寺,便沒有禮拜的衝動。
今木南說寺,心中竟有了寺。
平凹說:“走,咱游寺去!”
下車,過河,拾級而慢上。
本來雙膝酸困,不知不覺間,竟有了輕盈走蓮、
踏雲飛騰的快感。
看頭上天,雲收霧散,碧藍如洗;
看背後山,頂天立地,群峰拱揖。
漸入幽境,橡樹林擁。
前後左右,不見人影,不聞人語。
喧囂撂于山外,清靜住於心田。
蜂殷勤歌舞,風柔情送爽。
黃葉舞空而裊娜,橡果落石而跳躍。
枝頭疏朗,卻多了藍天的寫意;
林間空寂,反添了秋日的回味。
猛一抬頭,寺院天降目前,平凹一陣眩暈,恍若隔世。
肅立門首,端詳良久,抬腳步入寺中。
壁上羅漢,一一見過。
驀然抬首,平凹驚呼:“木南快看,龍!”
但見寺院之上,藍天之下,白雲如龍,活靈活現。
兩人手搭涼篷,看了許久。
一僧不知從何處歸來,一臉喜悅。
僧請品茶,便入禪室。茶是如來意,水是悟真泉。
且飲且敘,彼此歡喜。
僧自稱性雲,自大興善寺來,獨身住持,已閱七秋。
木南問性云:“知道賈平凹不?”性雲靦腆而搖頭。
木南介紹說:“他就是賈平凹,寫文章的!”
性雲接話,說:“前日上香,
燃香示瑞,三日內有吉祥人訪寺。
想來,寫文章的人,就是吉祥人了!”
平凹憨笑,請示性云:“能吸菸不?”
性雲一臉莊嚴,又一眼慈悲,說:“眾生喜,則佛喜。
你不吸菸,必生煩惱,想吸就吸吧!”
平凹點燃一枝紙菸,性雲依然滿面春色。
平凹頓生敬心,掐滅了煙,聽性雲說家常話,
竟如痴如醉。
性雲恭送平凹,並肩走了很長一條石徑。
人生一緣,結於足下;平常心愿,發於竹端。
回家不日,平凹提神來之筆,
一氣呵成《游悟真寺記》。
游悟真寺詩(一百三十韻)
白居易
元和九年秋,八月月上弦。
我游悟真寺,寺在王順山。
去山四五里,先聞水潺湲。
自茲舍車馬,始涉藍溪灣。
手拄青竹杖,足蹋白石灘。
漸怪耳目曠,不聞人世喧。
山下望山上,初疑不可攀。
誰知中有路,盤折通岩巔。
一息幡竿下,再休石龕邊。
龕間長丈餘,門戶無扃關。
仰窺不見人,石發垂若鬟。
驚出白蝙蝠,雙飛如雪翻。
回首寺門望,青崖夾朱軒。
如擘山腹開,置寺於其間。
入門無平地,地窄虛空寬。
房廊與台殿,高下隨峰巒。
岩崿無撮土,樹木多瘦堅。
根株抱石長,屈曲蟲蛇蟠。
松桂亂無行,四時郁芊芊。
枝梢裊青翠,韻若風中弦。
日月光不透,綠陰相交延。
幽鳥時一聲,聞之似寒蟬。
首憩賓位亭,就坐未及安。
須臾開北戶,萬里明豁然。
拂檐虹霏微,繞棟雲迴旋。
赤日間白雨,陰晴同一川。
野綠簇草樹,眼界吞秦原。
渭水細不見,漢陵小於拳。
卻顧來時路,縈紆映朱欄。
歷歷上山人,一一遙可觀。
前對多寶塔,風鐸鳴四端。
斗藪塵埃衣,禮拜冰雪顏。
疊霜為袈裟,貫雹為華鬘。
逼觀疑鬼功,其跡非雕鐫。
次登觀音堂,未到聞栴檀。
上階脫雙履,斂足升淨筵。
六楹排玉鏡,四座敷金鈿。
黑夜自光明,不待燈燭燃。
眾寶互低昂,碧佩珊瑚幡。
風來似天樂,相觸聲珊珊。
白珠垂露凝,赤珠滴血殷。
點綴佛髻上,合為七寶冠。
雙瓶白琉璃,色若秋水寒。
隔瓶見舍利,圓轉如金丹。
玉笛何代物,天人施祇園。
吹如秋鶴聲,可以降靈仙。
是時秋方中,三五月正圓。
寶堂豁三門,金魄當其前。
月與寶相射,晶光爭鮮妍。
照人心骨冷,竟夕不欲眠。
曉尋南塔路,亂竹低嬋娟。
林幽不逢人,寒蝶飛翾翾。
山果不識名,離離夾道蕃。
足以療飢乏,摘嘗味甘酸。
道南藍穀神,紫傘白紙錢。
若歲有水旱,詔使修苹蘩。
以地清淨故,獻奠無葷膻。
危石疊四五,磊嵬欹且刓。
造物者何意,堆在岩東偏。
衣服似羽翮,開張欲飛鶱。
岌岌三面峰, 峰尖刀劍攢。
往往白雲過,決開露青天。
西北日落時,夕暉紅團團。
千里翠屏外,走下丹砂丸。
東南月上時,夜氣青漫漫。
百丈碧潭底,寫出黃金盤。
藍水色似藍,日夜長潺潺。
周迴繞山轉,下視如青環。
或鋪為慢流,或激為奔湍。
泓澄最深處,浮出蛟龍涎。
側身入其中,懸磴尤險艱。
捫蘿蹋樛木,下逐飲澗猿。
雪迸起白鷺,錦跳驚紅鱣。
歇定方盥漱,濯去支體煩。
淺深皆洞徹,可照腦與肝。
但愛清見底,欲尋不知源。
東崖饒怪石,積甃蒼琅玕。
溫潤發於外,其間韞璵璠。
卞和死已久,良玉多棄捐。
或時泄光彩,夜與星月連。
中頂最高峰,拄天青玉竿。
(鼠冋)(鼠令)上不得, 豈我能攀援。
上有白蓮池,素葩覆清瀾。
聞名不可到,處所非人寰。
又有一片石,大如方尺磚。
插在半壁上,其下萬仞懸。
雲有過去師,坐得無生禪。
時復明月夜,上聞黃鶴言。
回尋畫龍堂,二叟鬢髮斑。
想見聽法時,歡喜禮印壇。
復歸泉窟下,化作龍蜿蜒。
階前石孔在,欲雨生白煙。
往有寫經僧,身靜心精專。
感彼雲外鴿,群飛千翩翩。
來添硯中水,去吸岩底泉。
一日三往復,時節長不愆。
經成號聖僧,弟子名楊難。
誦此蓮花偈,數滿百億千。
身壞口不壞,舌根如紅蓮。
顱骨今不見,石函尚存焉。
粉壁有吳畫,筆彩依舊鮮。
素屏有褚書,墨色如新乾。
靈境與異跡,周覽無不殫。
一游五晝夜,欲返仍盤桓。
我本山中人,誤為時網牽。
牽率使讀書,推挽令效官。
既登文字科,又忝諫諍員。
拙直不合時,無益同素餐。
以此自慚惕,戚戚常寡歡。
無成心力盡,未老形骸殘。
今來脫簪組,始覺離憂患。
及為山水游,彌得縱疏頑。
野麋斷羈絆,行走無拘攣。
池魚放入海,一往何時還。
身著居士衣,手把南華篇。
終來此山住,永謝區中緣。
我今四十餘,從此終身閒。
若以七十期,猶得三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