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作品原文,作品注釋,作品翻譯,作品鑑賞,作者介紹,
作品原文
昔者孔子之弟子,有德行,有政事,有言語、文學[1],其鄙有樊遲[2],其狂有曾點[3]。孔子之師,有老聃[4],有郯子[5],有萇弘[6]、師襄[7],其故人有原壤[8],而相知有子桑伯子[9]。仲弓問子桑伯子[10],而孔子許其為簡[11],及仲弓疑其太簡,然後以雍言為然。是故南郭惠子問於子貢曰[12]:“夫子之門,何其雜也?”嗚呼!此其所以為孔子歟?
至於孟子乃為之言曰:“今天下不之楊則之墨[13],楊墨之言不息,孔子之道不著,能言距楊墨者,聖人之徒。”當時因以孟子為好辯。雖非其實,而好辯之端,由是啟矣。唐之韓愈,攘斥佛老,學者稱之。下逮有宋[14],有洛、蜀之黨[15],有朱、陸之同異[16]。為洛之徒者,以排擊蘇氏為事;為朱之學者,以詆諆陸子為能[17]。吾以為天地之氣化[18],萬變不窮,則天下之理,亦不可以一端盡。昔者曾子之一以貫之[19],自力行而入;子貢之一以貫之,自多學而得。以後世觀之,子貢是,則曾子非矣。然而孔子未嘗區別於其間,其道固有以包容之也。夫所惡於楊墨者,為其無父無君也;斥佛老者,亦日棄君臣,絕父子,不為昆弟夫婦[20],以求其清淨寂滅。如其不至於是,而吾獨何為訾謷之[21]?大盜至,肢篋探囊[22],則荷戈戟以隨之,服吾之服,而誦吾之言[23],吾將畏敬親愛之不暇。今也操室中之戈而為門內之斗,是亦不可以已乎?
夫未嘗深究其言之是非,見有稍異於己者,則眾起而排之[24],此不足以論人也。人貌之不齊,稍有巨細長短之異,遂斥之以為非人,豈不過戰?北宮黝[25]、孟施捨[26],其去聖人之勇蓋遠甚,而孟子以為似曾子、似子夏[27],然則諸子之跡雖不同, 以為似曾子、似子夏可也。居高以臨下,不至於爭,為其不足與我角也。至於才力之均敵[28],而惟恐其不能相勝,於是紛壇之辯以生。是故知道者[29],視天下之歧趨異說[30],皆未嘗出於吾道之外,故其心恢然有餘[31];夫恢然有餘,而於物無所不包,此孔子之所以大而無外也。
作品注釋
[3]狂:偏激狂妄。在《論語》中多指志向遠大而不切實際。曾點:字晳,孔子的學生。
[5]郯(tán)子:春秋時小國的諸侯,孔子曾向他請教過做官。
[6]萇(cháng)弘:春秋時周敬王大夫,孔子曾經向他請教過樂。
[7]師襄:也稱師襄子,春秋時衛國的樂官。傳說孔子曾經向他學琴。
[9]子桑伯子:名字僅見於《論語雍生》,生平不詳。
[11]簡:簡約,不煩瑣。《論語雍也》記載,冉雍向孔子了解子桑伯子這個人,孔子說還可以,他辦事很簡約,冉雍說如果平時態度一貫簡單馬虎,治理政事不是會太簡單從事嗎?孔子認為冉雍說得對。
[12]子貢:姓端木,名賜,字子貢,孔子的學生。
[13]楊:楊朱,春秋末戰國初魏人。相傳他反對墨子的“兼愛”和儒家的論理思想,主張“貴生”、“重己”。墨:墨翟,墨子,墨家創始人。主張“兼相愛、交相利”,反對戰爭,反對儒家的禮樂。此處所引孟子的話節錄自《孟子滕文公下》。
[14]逮:及、到。
[17]詆諆(qī或jī):詆毀。
[18]氣化:古代哲學術語。指陰陽之氣(物質本原)化生萬物。
[19]曾子:曾參,孔子的學生。一以貫之:《論語裡仁》記載孔子的話:“參乎!吾道一以貫之。”意思是說,曾參啊,我的學說可以用一個根本的原則貫穿起來。至於這個根本的原則是什麼,孔子沒有說,他的學生們也就名自揣摩著去尋求。
[20]昆弟:兄弟。昆,兄。
[21]訾謷:非議、詆毀。
[22]胠(qù)篋:撬開箱篋。胠,撬開。探囊:把手伸進口袋裡。指偷盜。
[23]誦:說,語言上使用。
[24]排:排擠、排斥。
[25]北宮黝:姓北宮,名黝,戰國時齊國人。
[26]孟施捨:生平不詳。
[27]子夏:卜商,字子夏,孔子的學生。這裡所引用的是《孟子公孫丑》上的話,北宮黝和孟施捨都是孟子認為有勇的人,北宮黝培養勇氣的方法是,對別人寸步不讓,事事都要求勝過別人,孟子認為他像子夏全面鑽研,懂得很多。孟施捨培養勇氣的方法是,沒有勝利的把握也無所畏懼,一往無前,孟子認為他像曾子對道的專一。
[28]均敵:相等,分不出上下。敵,相匹敵。
[29]道 :宇宙萬物的本原、本體。
[30]歧趨:不同的、分離的方向。此猶言分支流派。
[31]恢然:弘大、寬闊貌。
作品翻譯
從前孔子的學生,有的德行突出、有的政事突出、有的語言、文學突出,粗俗的有樊遲,狂妄的有曾點。孔子的老師有老聃,郯子,有萇弘、師襄,他的老朋友中有原壤,知己有子桑伯子。仲弓詢問子桑伯子,孔子讚許他辦事不繁瑣,等到仲弓懷疑子桑伯子辦事太簡單,然後孔子又肯定仲弓的話正確。所以南郭惠子向子貢問道:“孔子的門生,多么混雜啊?”唉!這大概就是他之所以是孔子的原因吧。
至於孟子,卻發表他的見解說:“如今天下的主張不屬於楊朱派,便屬於墨翟派,楊朱、墨翟的學說不消滅,孔子的學說無法發揚,能夠用道理來反對楊、墨的,也就是聖人的門徒了。”當時的人因此認為孟子喜歡辯論。雖然不確切,然而好辯的苗頭便從此開始了。唐代的韓愈,排斥佛教和道教,收到學者的稱讚。往下到了宋朝,有洛陽程頤和四川蘇軾的學派之爭,有朱熹、陸九淵學說的差別。洛派的門徒,以排斥蘇軾為本事;贊同朱熹學說的人,以詆毀陸九淵為能耐。
我認為天地間的陰陽二氣化育萬物,變化無窮,那么天下的道理也就不可能從一個方面概括罄盡。從前曾參理解孔子學說用一個基本觀念來貫穿它,親身力行進入;子貢也用一個基本觀念來貫穿它,卻認為是從博學廣識而得到。以後人的眼光來看,子貢是正確的,曾參是錯誤的。可是孔子不曾在他們中間進行區別,他的學說本來可以對這些兼容並包容啊。
所以痛恨楊朱、墨翟,是因為他們目中無父母無君王,排斥佛教和道教,也是因為他們拋棄君臣關係,割裂父子之情,也沒有兄弟夫婦,用這樣的人生方式來追求他們的清潔和不生不滅。假如他們不至於此,我又為什麼偏偏要詆毀他們呢?強盜來了,開箱子掏口袋搶東西,逼我們扛著戈矛追擊他們,穿著我們一樣的衣服,讀我們一樣的書,(這樣的人)我必定尊敬他們,對他們親愛都來不及。如今卻同室操戈,在門內爭鬥,這不是可以停止嗎?
不曾深入研究別人言論的對與錯,發現別人與自己的見解稍有不同,就群起而攻之,這種態度不能夠用來評論別人啊。人的相貌各不相同,稍有長短大小的差別,就罵別人不是人,難道不是錯誤嗎?
居高臨下,便不至於發生爭論,因為他不能夠與我較量。至於才力相當,唯恐自己不能取勝,於是辯論就紛紛發生。因此,懂得大道的人,看天下各種不同的流派學說,認為都不曾超過自己的大道之處,所以他們的胸懷寬廣有餘;胸懷寬廣有餘,對於事物就能無所不包,這就是孔子偉大而不排斥異己的原因吧。
作品鑑賞
息爭,意思是停止辯爭。作者所生活的乾隆年間,文化領域裡的漢、宋之爭已經開始,並且兩派的門戶對立愈演愈烈。漢學家們以求實的精神研究古籍,希望能夠“通經致用”,反對宋儒的空談性理;宋學家們以程朱學為旗幟,宣揚道統和“明理”,反對漢學的考據、訓詁。其實致用與明理實質並無大的區別,都是為了維護和鞏固封建統治,劉大櫆是崇仰宋學的桐城派代表人物,他喊出”息爭“的口號,指責當時的派別之爭是“操室中之戈而為門內之斗”,提倡“包容”,顯然也是有感而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