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濬河

恭濬河

恭濬河又名恭川,源自源頭吳山,據《貴池縣誌》記載,源頭至使力坑口稱恭川,楊樹村至占坡稱徐川,占坡以下稱濬川,沿途匯使力坑、陴坑、湘坑、大剡坑之諸水,至仁里虎子渡合杏溪之水入秋浦河,全程百餘里。流域古屬池州府貴池縣(今安徽石台),沿岸自然村落密布,自唐以降,文風濃郁,人才輩出,可謂東南鄒魯。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恭濬河
  • 英文名稱:Gong Jun River
  • 別稱:恭川、公信河
  • 所屬水系:長江水系
  • 地理位置:中國安徽石台
  • 流經地區:珂田、占大、大演、仁里
  • 發源地:安徽省石台縣仙寓鎮源頭吳山
  • 主要支流:使力坑、陴坑、湘坑、利市坑、大剡坑、鴻菱河、杏溪諸水
  • 河長:46km
  • 河流面積:881.6平方公里
地理景觀,仙寓山,古徽道,富硒村,櫸根關,自然村落,主要支流,

    地理景觀

    仙寓山

    仙寓山位於安徽石台縣境內,是黃山的西脈。距石台縣城30多公里。仙寓山主峰海拔1376米,是皖南第四高峰。 
    恭濬河

    古徽道

    古徽道,坐落在皖南石台、祁門、東至三縣交界處的仙寓山上,古稱“徽饒通衢”。它是徽州通往江西饒州的一條省際大道,亦即古時的“國道”。自唐以來徽道一直是中國南方商旅往來、文武張弛的咽喉要地。2013年5月,被國務院核定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恭濬河

    富硒村

    大山富硒村,坐落在風光秀麗的安徽省池州市石台縣仙寓鎮,距石台縣城45公里,富硒村有3個村民組: 王組、 李組 、洪組, 世代廝守大山種茶為來,村民們至今仍保持著原始古樸的生活習慣,日常生活用品大多是就地取村,穿蓑衣戴斗笠,使用木桶木盆鐵鋤鐵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生活恬靜而古樸。
      恭濬河
      恭濬河

      櫸根關

      古長城建於太平天國時期,據《江南通志》、《池州府志》記載:“鹹豐間,曾文正公(即曾國藩)相度形勢,建置石塹於此,以御粵匪”。全長14公里,用石塊砌成。石長城中的關隘,史稱“櫸根關”,此關隘高3.5米,全用青石板砌成。櫸根關地勢險要,易守難攻,是古徽道中咽喉所在,故這裡成了古時兵家必爭之地,尤以清代為最,僅《清史稿》就有兩處記述了櫸根關之戰。這為我們研究太平天國等歷史提供了十分可貴的第一手資料。
      恭濬河

      自然村落

      恭濬河又名恭川,源自源頭吳山,至仁里虎子渡合杏溪之水入秋浦河,全程百餘里。流域古屬池州府貴池縣(今屬安徽省石台縣),沿岸自然村落密布,自唐以降,文風濃郁,人才輩出,可謂東南鄒魯。自源頭至香口,蜿蜒數十公里,兩岸峰巒疊翠,沿河風光秀麗,民風淳樸,人文萃聚,文化積澱深厚,千百年來,源頭李、竹溪王、剡溪陳、高田吳等望族人才輩出,為池州府志、江南通志等增添了厚重的一筆。

      主要支流

      (1)滄溪河
      發源於祁門流源低嶺葉村龍獅嶺南麓,流經大山村於楊樹村使力坑口入恭濬河。
      (2)陴坑
      發源於祁門流源低嶺葉村龍獅嶺北麓,流經蓮花村於南源東山入恭濬河。
      (3)湘坑
      發源於古牛降東、西庫,流經奇峰村於南源村合心坑口入恭濬河。
      (4)利市坑
      發源於黃花尖,流經利源村於利源口入恭濬河。
      (5)大剡坑
      發源於奇峰村靈山北麓,流經新農村於高田入恭濬河。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