恆電位區段法

恆電位區段法

恆電位區段法是指一種可以用肉眼觀察的測量孔蝕特徵電位的方法。將一根長約1m的不鏽鋼絲試樣安裝在一根長玻璃管內,管內充滿氯化物溶液。不鏽鋼絲上通以恆定直流電流產 生電壓降。玻璃管內放入輔助電極(與鋼絲平行),在玻璃管 內遠離通電,端的另一端放入溶液參比電極。將該端的電位控制在某一數值,則不鏽鋼絲上各點的電位為該電位數值加工鋼 絲上恆定電流產生的壓降。試驗後可觀察到一段有孔蝕,一段無孔蝕,過渡點的電位即孔蝕電位,可根據該點距放置參比 電極的端點的距離所計算的電壓降加上控制電位值求得。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恆電位區段法
  • 外文名:Constant potential section method
  • 釋義:肉眼觀察測量孔蝕特徵電位
  • 提出時間:1968年
  • 別名:雙電路法
  • 優點:一次得出電位-蝕孔個數分布曲線
簡介,原理,特點,

簡介

恆電位區段法(雙電路法)是1968年由界紐等首先提出的一種測定點腐蝕電位私的試驗方法。這種方法採用由恆電位儀和直流穩壓電源構成的兩個迴路,使絲狀試樣兩端產生一個線性電位梯度,同時使試樣上各點的電位都保持恆定不變。試驗根據點腐蝕的觀察確定,能夠在同一試樣上同時確定不同電位下的點腐蝕行為。該法具有方法簡單、結果可靠等優點。

原理

恆電位區段法原理是利用試樣自身的電阻,用恆電流源在試樣上產生一個電位降,並使臨界點蝕電位Eb落在這一電位降內。
方法是用Φ≤1mm的1m長細金屬絲,一端用恆電位儀恆定在某一低於Eb的電位值,另用直流電源與金屬絲組成迴路,並使在金屬絲中流過比從恆電位儀流出的電解(極化)電流大得多的電流,造成的歐姆電位降使另一端的電位高於風。一定時間後取出樣品,測量相應於不同電位值表面上的點蝕孔個數,繪成電位-蝕孔個數的分布曲線,外延至蝕孔個數等於零時所相應的電位值,即為點蝕的臨界電位。

特點

恆電位區段法的優點是可一次得出電位-蝕孔個數分布曲線,缺點是需用粗細均勻而直徑較小的金屬線作樣品,且要求電解(極化)電流比造成歐姆降的電流要小到可以忽略不計的程度。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