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特徵
體態
成年恆河豚體重51-90千克,體長200-400厘米。雌豚大於雄豚。
顱骨頭型高度不對稱,向左斜傾,前額陡峭,顎骨縱向隆起。這些河豚的長頸椎與未成熟的椎骨上是獨一無二的。這使得它們從頭到尾具有極大的靈活性。
背鰭的位置有三角形的隆起,末端尖銳。而前肢及尾鰭與身體相比較大。
尾鰭柔軟。
顏色
雌雄體色有較大差異,體色範圍從淡藍、層次不同的灰色至暗棕色。腹部的顏色比背部與體側淺淡,身體中間部分咖啡色,
恆河豚是適合在水中生活的物種,鰭腳長度可達18%。尾巴也相當大,達到46厘米或占總體長度的大約四分之一。背鰭類似於背部的肉質駝峰,通常只有幾厘米的高度。它們與其他海豚不同,恆河豚缺乏鼻毛。
喙齒
擁有所有
河豚共有的長嘴喙,長度有時可及身長的1/5。嘴喙末端的牙齒較長,即使在嘴巴沒有張開的情況下,仍然可以看見明顯的牙齒生長在上下顎。具有長而尖的牙齒,即使在嘴部閉合時也是可見的。在上顎上,每一側有26-39個齒,下顎上有26-35個齒。下齒通常比上頜上的牙齒長。年幼的恆河豚牙齒約有2.5厘米長,而且是窄且彎曲的。但隨著年齡增長,牙齒最終磨損並變成平坦且方正的。
氣孔
恆河海豚有時被稱為“盲河豚”,因為它們的眼睛非常小,沒有晶狀體,所以它們實際上等同於失明,雖然它們可以感覺到光的強度與方向。導航與覓食則是使用回聲定位。這些動物不依賴於視覺作為主要的感覺系統,但眼睛被認為是光檢測器的功能。外眼稍微大於眼睛的位置。用氣孔縱向定位,與其他大多數鯨魚中水平定位的氣孔相比,這是獨一無二的。恆河豚具有幾層籬笆狀形成的皮膚,這種皮膚的確切功能或作用能尚且未知。
棲息環境
恆河豚棲息於南亞的淡水河流系統。棲息地包括熱帶淡水湖泊、池塘、河流和沿海鹹水。生活在恆河和印度河系統以及它們的許多支流、溪流和連線的湖泊。分布在尼泊爾(大約海拔250米)的丘陵和低地,有時在洪流平原和流量大的河流地區的支流中。這些河豚喜歡創造渦流逆流的區域,如小島嶼,河彎和匯流支流。由於這些動物占據了廣泛的河流系統,所以它們可以容忍溫度差異很大,範圍在8-33攝氏度。海拔高度0-250米,水深度為3-9米,每隔幾分鐘會躍入空中。在季風季節,恆河流域的海豚當地遷入支流,然後在乾燥的冬季回到較大的河道。當季風在印度東南沿海淡水時,會也沿著孟加拉灣海岸移動。
生活習性
恆河豚外觀像
鱷魚,呼吸時,經常以一定的角度浮出水面,所以在某些地區可能會被誤認為鱷魚。遊動時能看見恆河豚的整個頭部與嘴喙,有時只有額隆或頭的上半部及嘴喙浮在水面。恆河豚
胸鰭在淺水區域中。通常傾向右側,並在河底附近巡遊;尾部會略高於頭部(頭部會不停地點動);另一隻胸鰭通常拖在淤泥中搜尋食物。背鰭位置在身體中央稍偏體後方。
據報告顯示,恆河豚晚間側泳者較多;深夜則是側泳的高峰期。也常在水中繞圈遊動,且通常採取逆時針方向,
尾鰭功用如船槳,突起骨脊,右胸鰭會在泥中拖行,常在晨昏時游向岸邊淺水處進行捕食,一般以整條吞食體長小於6.5厘米的淡水魚類為主,也吃少量的
水生植物和昆蟲。視力幾乎為零,依靠
回聲定位了解環境變化的情況。
恆河豚以魚及蝦作為主食,包括鯉魚與鯰魚。恆河豚被觀察到時通常是單獨行動或是以鬆散的群體來行動,它們並不會組成嚴謹而且有明顯互動的集團。
分布範圍
分布於孟加拉國、印度、尼泊爾、恆河流域、恆河——雅魯藏布江流域和卡納彭里——桑古河流域(Karnaphuli-Sangu river)。
繁殖方式
全年可繁殖,但集中在10-5月。幼豚初生重量約7.5千克,大約1年後斷奶,10歲才達到性成熟。沒有更多的關於恆河豚的交配信息。
亞種分化
種群現狀
恆河豚是瀕危動物之一,工業、農業和人類污染是棲息地退化的一個嚴重原因。每年在河流附近使用9000噸農藥和600萬噸化肥。高度的污染可以直接殺死海豚的食物和海豚自身,徹底摧毀其棲息地。作為頂級捕食者,已知河豚在其身體中具有高水平的持續性有毒化學物質,這可能對其健康產生不利影響。
因為人類在生活中運用捕魚的魚網會導致它們被纏住,農田灌慨也降低了恆河豚棲息範圍內河流的水位。水力發電而建造的許多水壩,嚴重影響它們的行動與分布區域,許多族群被分散,局限在隔絕的小塊地區內。在恆河山脈的其他地方,四個現存的亞群被大壩隔離。在達摩達爾河系統中,在其主幹和支流中建造的至少十個水壩和攔河壩,可能進一步嚴重影響下游的海豚棲息地,降低和分散了海豚的生存能力。棲息地的碎片化對恆河豚的生存繁殖都產生了重要影響。1982年估計恆河海豚的總數為4,000-5,000隻,1997不到2000隻,2001年約1,200-1,800隻。
保護級別
列入《
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2012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瀕危(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