恆星模型是天文學專有名詞。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恆星模型
- 外文名:stellar model
- 著作權所有:天文學名詞委
- 學科:天文學
內容簡介
中文譯名 | 恆星模型 |
英境慨達文原名/注釋 | stellar model |
恆星模型是天文學專有名詞。
中文譯名 | 恆星模型 |
英境慨達文原名/注釋 | stellar model |
恆星模型是天文學專有名詞。內容簡介來自中國天文學名詞審定委員會審定發布的天文學專有名詞中文譯名,詞條譯名和中英文解釋數據著作權由天文學名詞委所有。中文譯名恆星模型英文原名/注釋stellar model補充說明“英漢天文學...
恆星演化論,是天文學中,關於恆星在其生命期內演化的理論。由於單一恆星之演化通常長達數十億年,人類不可能完整觀測,暫時還只能以計算機模型模擬恆星的演變。演化階段 誕生 恆星的演化開始於巨分子雲。一個星系中大多數虛空的密度是每...
《有磁場、轉動的二維恆星模型研究》是依託北京師範大學,由畢少蘭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重點項目。項目摘要 觀測發現大量的小質量晚型恆星有劇烈活動或特殊現象,十分難以用現有理論來解釋,這表明已建立起來的恆星理論還需要補充和更新。磁場和...
恆星是由發光電漿——主要是氫、氦和微量的較重元素——構成的巨型球體。天氣晴好的晚上,夜幕中總鑲嵌著無數的光點,這其中除了少數行星,其它的絕大多數都是恆星。太陽是離地球最近的恆星,而夜晚能看到的恆星,幾乎都處於銀河系內。
由於問題複雜﹐根據不同模型的計算結果﹐相差可達10%。恆星內部結構 恆星內部結構主要由它的質量﹑化學成分和演化階段(即年齡)來決定。在主星序階段(見赫羅圖)的星族I恆星的內部結構主要由質量來決定。質量大於 1.70M(M為太陽質量...
類太陽恆星(Sun-like Star),相似的名稱還有類日恆星、太陽型恆星、太陽相似體、孿生太陽等,是與太陽特別相似的那些恆星,而孿生太陽比太陽相似體更像太陽,而太陽型恆星與太陽的相似度不如太陽相似體。觀察這些恆星能對我們的太陽了解...
天狼星,拜耳編號為大犬座α(Alpha Canis Majoris,縮寫為α CMa),是夜空中最亮的恆星,視星等-1.46,幾乎是全天第二亮星老人星的兩倍。它的英文名Sirius(/ˈsɪriəs/)源自希臘語Σείριος,意思是“發光”或...
麥克唐納天文台的2.1米望遠鏡對GD 518白矮星的觀測發現,其表面溫度達到12000度,是太陽的兩倍左右,質量為太陽的1.2倍,根據恆星演化模型,其主要成分為氧和氖。通過對GD 518白矮星亮度的變化判斷,實際上它正在進行“脈衝”式的膨脹...
雖然吸收線在大氣能量平衡和確定恆星大氣模型中起著比較次要的作用﹐但研究恆星吸收線光譜則是恆星光譜分析的主要內容。首先是因為這種研究能直接得到恆星大氣化學組成的知識﹐這是連續譜的研究所不可比擬的。此外﹐吸收線的形狀﹑強度﹑分布...
恆星可視為相當穩定的熾熱氣體球,並可假定處於流體靜力學平衡狀態,其壽命在幾百萬年到上百億年之間。把已知的物理參量(質量、半徑等)作為邊界條件,利用數值積分方法可建立起恆星內部結構模型。例如,太陽是距地球最近的一顆恆星,利用已...
北極星,又稱北辰、紫微星(僅用來代指北極二,而不是現階段的勾陳一,因為中國古代星官體系已經固定,不可能更改),是最靠近北天極的恆星。現在一般指“勾陳一”(小熊座α),是小熊座最亮的恆星系統,由三顆恆星組成。其視星等在...
新的趨勢與研究方法則不只是要塑造一顆恆星的模型,而是要塑造整個星團的模型,並且藉以比較超巨星在其中的分布與變化,例如,像在星系麥哲倫雲中的分布狀態。宇宙中的第一顆恆星,被認為是比存在於宇宙中的恆星都要明亮與巨大的。這些...
R136a1是已知質量最大的恆星,可能是眾所周知的船底座η星(海山二)、手槍星或牡丹星一倍以上。舊數據315倍太陽質量是從近紅外(K 波段)使用相結合的非LTE的譜線覆蓋“CMFGEN”和“TLUSTY”標準大氣層模型發現的。推導模型的恆星是WN...
紅矮星(red dwarf)是指表面溫度低、顏色偏紅的矮星,尤指主序星中比較“冷”的M型及K型恆星,這些恆星質量不超過太陽質量的一半,105個木星質量以上,表面溫度為2,500至5,000K。除太陽外最接近地球的恆星比鄰星(Proxima Centauri...
這是恆星生命的最後階段,這些反應的突發性也越來越強,越重的元素燃燒的時間就越短。對 於一個質量為 25 倍太陽質量的“模型”星,碳的燃燒持續 600 年,氖是 1 年,氧是 6 個月,而矽只有 1 天。核聚變並不能就以這種速率...
人們最早認為恆星是永遠不變的。而大多數恆星的變化過程是如此的漫長,人們也根本覺察不到。然而,並不是所有的恆星都那么平靜。後來人們發現,有些恆星也很“調皮”,變化多端。於是,就給那些喜歡變化的恆星起了個專門的名字,叫“...
GJ 1214 b 的半徑可經由它對母恆星凌日時從地球上觀測母恆星光度減少量得知。行星的質量可以對母恆星以精密的徑向速度量測恆星光譜內譜線因為都卜勒效應造成的移動量求得,根據行星的質量和半徑就可得知密度。和理論模型相比較,行星的...
它是一種處於恆星演化晚期階段的天體。有的天文學家對共生星現象提出了這樣一種理論模型:共生星中的低溫巨星或超巨星體積不斷膨脹,其物質不斷外溢,並被鄰近的高溫矮星吸積,形成一個巨大的圓盤(即所謂的“吸積盤”),吸積過程產生...
因此,我們看到的北斗七星只是這七顆恆星組成的三維圖形在地球方向上的二維投影。想要更深入地認識北斗七星,建立一個三維的立體圖像模型是必不可少的。恆星自行 北斗七星在天空中的樣子是不斷變化的,這是恆星自行所導致的結果。實際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