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命之學》是2014年中央編譯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翟玉忠。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性命之學
- 作者:翟玉忠
- 出版社:中央編譯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4年3月1日
- 頁數:228 頁
- 定價:45 元
- 開本:16 開
- 裝幀:平裝
- ISBN:9787511720580
《性命之學》是2014年中央編譯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翟玉忠。
《性命之學》是2014年中央編譯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翟玉忠。2內容簡介“性命”之學與“天道”之學回答了兩個長期困惑人類的重大問題:生命的本質是什麼?人生有何規律可循?並指出了性命所追求的最終之“道”。儒家心法認為雖然...
《道教性命學概論》是2013年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丁常春。內容簡介 一是採用文獻學、比較研究的方法與宗教社會學、宗教現象學、宗教心理學的方法相結合,將道教性命學置於與儒佛性命學相比較的背景中,通過文獻學、宗教學諸方法的客觀詮釋,全面揭示內丹性命學的背景、內容、特點、價值和影響。二是從...
《順性命之理論》是曾國藩所著作品,出自於《曾國藩卷(中國近代思想家文庫)》。作品原文 嘗謂性不虛懸,麗乎吾身而有宰;命非外鑠,原乎太極以成名。是故皇降之衷,有物斯以有則;聖賢之學,惟危惕以惟微。蓋自乾坤奠定以來,立天之道曰陰與陽,靜專動直之妙,皆性命所彌綸;立地之道曰柔與剛,靜翕...
性命法訣 《性命法訣》是近代趙避塵著的一本養生類中醫文獻,1933年刊行。內容簡介 本書以中醫學陰陽五行、髒象經絡理論為基礎,結合西醫學解剖生理知識,闡釋道家理論,說明悟道養性之真諦。書附人體解剖彩圖四幅。版本信息 現存1933年北京龍華商刻本。
第一章 周初人之“帝”、“天”第二章 周初之“天命無常”論 第三章 諸子天人論導源 第四章 自類別的人性觀至普遍的人性觀 第五章 總敘以下數章 第六章 春秋時代之矛盾性與孔子 第七章 墨子之非命論 第八章 孟子之性善論及其性命一貫之見解 第九章 荀子之性惡論及其天道觀 第十章 本卷結語 下卷 釋...
道法自然之性命雙修,養生延壽法第二稿。原著牛金寶,牛曉旭(先真)整理。內容簡介 自序 餘18歲時,曾拜龍門派第11代一字輩千峰老人趙壁塵為師,學道教性命雙修養生功法。當時老師的門徒甚多,而我是其中年齡最小的一個。由於自己勤奮好學,頗得老師的器重。隨師學習五載,蒙師授予性命雙修全訣全法,並賜予開門...
明 施耐庵《水滸》第五十六回《吳用使時遷偷甲 湯隆賺徐寧上山》 這副甲是他的性命,用一個皮匣子盛著,直掛在臥房中樑上。古籍 “百姓”之性,“性命”之性,在先秦古文皆作生,不從女,不從心。即今存各先秦文籍中,所有之性字皆後人改寫。在原本必皆作生字,此可確定者也。後世所謂性命之性字,在東周...
南宋時反對虛談性命、提倡實事實功的學派。基本介紹 主要代表人物有永嘉學派的葉適和永康學派的陳亮。南宋時期,道學處於主流地位,朱熹集理學之大成,建立了以“理本氣末”為基礎的龐大的理學體系。陸九淵開創心學,提出了心即理、“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的思想體系。朱熹的理學和陸九淵的心學雖然在學術上...
”(《復性書》)這段話的大意是說,儒家關於探求性命原理的著作雖然存在,可是由於儒者不了解和不能發明,所以一般人都走向了佛、道。不了解情況的人,都以為儒學不足以探明性命的根本原理,許多人也信這種說法。現 在有人向我提出這方面的問題,我將盡我所知告訴大家。於是我就寫成文章,揭示出性命之學的源頭...
上古首重性命之學,修身養心,以全天之所付, 是性即命,而命即性也,後人祿命之術,莫知所自起, 而精其術者,管公明、郭景純、李虛中輩。談人窮通生死, 悉著其奇驗,則其由來舊矣,雖與性命之學異, 然非窮陰陽之妙,探造化之原,不能預識其機先也; 今之業是術者,皆以子平為宗,考子平、...
丹道性命 內丹學被陳櫻寧稱之為仙學,然而仙學實指先秦神仙家之學,嚴格說來並非以內丹學為主,因之仙學之稱並不確切。內丹學在道書中簡稱為丹道,是人體性命雙修的學問,因之應稱為丹道性命學。在丹道性命學裡,道學主張人通過修道而達到真人的境界,而真人為純真無假的人,也即道教里的仙人。道學將修道看作...
第五章 重玄思潮下的道德性命之學 第一節 司馬承禎的修性養命之學 第二節 吳筠的性情修養論 第三節 唐玄宗《道德經註疏》的“攝跡歸本”論 第四節 《清靜》諸經論的性命學說 下篇 從方仙道到內丹道 第一章 方仙道的精神旨趣與道家的貴生思想 第一節 方仙之“道”及其精神旨趣 第二節 貴已重生的...
故老釋以性命學開方便之門,教人修煉,以逃生死。釋氏以空寂為宗,若頓悟圓通,則直超彼岸;如有習漏未盡,則尚徇於有生。老氏以煉養為真,若得其樞要,則立躋聖位;如其未明本性,則猶滯於幻形。其次,《周易》有窮理盡性至命之辭,魯語有毋意必固我之說,此又仲尼極臻乎性命之奧也。然其言之常略...
永嘉學派的最大特點,就是與當時朱熹的“理學”、陸九淵“心學”大講身心性命之學立異,他們強調功利,注重事功,正如明清之際的黃宗羲所指出的:“永嘉之學,教人就事上理會,步步著實,言之必使可行,足以開物成務。蓋亦鑒一種閉眉合眼,目蒙瞳精神,自附道學者,於古今事物之變不知為何等也。”(《宋元...
一、北宋《中庸》、《大學》之學與理學 二、“傳道立言”:北宋論語學與理學 三、“存心養性”:北宋孟子學與理學 本章小結 第五章 北宋儒學轉型的歷史軌跡 第一節“慶曆正學”:理義歧出於經術 一、宋初:“崇禮義,尊經術 二、慶曆之際:“講道德,究經義 三、嘉祐之際:“道德性命之學始興 第二節“...
張伯端《悟真篇》自序言“故老釋以性命學,開方便門,教人修種,以逃生死”。王道淵《崔公入藥鏡註解·序》曰:“神仙之學,不過修煉性命返本還源而已”、“夫學之大,莫大於性命”等等。那么何謂性命?“性”可以代表所有的“精神性生命”的範疇,包括人的心、性、神、意識、思維等精神性範疇;“命”則代表...
國學堪稱中國人的性命之學,中華文化的學術基礎、固本之學,是中國人的根基所在、尊嚴所在。學習國學,了解國學,繼承和弘揚中國文化,是每箇中國人義不容辭的責任。在走向世界的今天,每一個中國人都應該有良好的國學素養。全面了解中國傳統文化的國學知識百科全書 現代人不可不知的文化精粹,中國人不可不讀的國學...
與友人論學書 比往來南北,頗承友朋推一日之長,問道於盲。竊嘆夫百餘年以來之為學者¹,往往言心言性²,而茫乎不得其解也。命與仁,夫子之所罕言也³;性與天道,子貢之所未得聞也⁴。性命之理,著之《易傳》⁵,未嘗數以語人。其答問士也,則曰:“行己有恥⁶”;其為學,則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