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別圖景與家庭想像:家政教育文化的近現代轉型》是教育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樊潔。
該書從社會文化變遷與轉型的視角,回顧了家政教育文化與知識如何由傳統男性士人的知識領域轉變為近現代專授女性的知識領域,以及社會經濟、媒介、知識體系與家庭觀念在此過程中所產生的影響,為家政教育發展在文化與社會層面提供了鏡鑒和反思。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性別圖景與家庭想像:家政教育文化的近現代轉型
- 作者:樊潔
- 出版時間:2024年5月
- 出版社:教育科學出版社
- 出版地:北京
- ISBN:9787519136222
《性別圖景與家庭想像:家政教育文化的近現代轉型》是教育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樊潔。
該書從社會文化變遷與轉型的視角,回顧了家政教育文化與知識如何由傳統男性士人的知識領域轉變為近現代專授女性的知識領域,以及社會經濟、媒介、知識體系與家庭觀念在此過程中所產生的影響,為家政教育發展在文化與社會層面提供了鏡鑒和反思。
《性別圖景與家庭想像:家政教育文化的近現代轉型》是教育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樊潔。該書從社會文化變遷與轉型的視角,回顧了家政教育文化與知識如何由傳統男性士人的知識領域轉變為近現代專授女性的知識領域,以及社會經濟、媒...
《中國近現代名人親職教育啟示錄·國學家卷》是楊敏主編,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遠東出版社出版的圖書。內容簡介 叢書以近現代時期名人大家的親職教育思想與實踐為切入點,通過挖掘他們人生歷程、事業成就、親子綿延與親職教育之間的密切關係,展現兩代人、幾代人在親職教育中薪火傳遞、生生不息的真實圖景,進而從中國家庭...
《中國近現代名人親職教育啟示錄·科學家卷》是楊敏主編,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遠東出版社出版的圖書。內容簡介 叢書以近現代時期名人大家的親職教育思想與實踐為切入點,通過挖掘他們人生歷程、事業成就、親子綿延與親職教育之間的密切關係,展現兩代人、幾代人在親職教育中薪火傳遞、生生不息的真實圖景,進而從中國家庭...
《中國近現代名人親職教育啟示錄·文學家卷》是楊敏主編,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遠東出版社出版的圖書。內容簡介 叢書以近現代時期名人大家的親職教育思想與實踐為切入點,通過挖掘他們人生歷程、事業成就、親子綿延與親職教育之間的密切關係,展現兩代人、幾代人在親職教育中薪火傳遞、生生不息的真實圖景,進而從中國家庭...
《中國近現代名人親職教育啟示錄·藝術家卷》是楊敏主編,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遠東出版社出版的圖書。內容簡介 叢書以近現代時期名人大家的親職教育思想與實踐為切入點,通過挖掘他們人生歷程、事業成就、親子綿延與親職教育之間的密切關係,展現兩代人、幾代人在親職教育中薪火傳遞、生生不息的真實圖景,進而從中國家庭...
《中國社會文化史的理論與實踐續編》是2015年7月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梁景和。內容簡介 2010~2014年的中國社會文化史研究呈現出多彩與多樣的學術面貌,無論是高頻度的學術交流活動,還是多維度的研究成果抑或新層面的理論探索都顯現出這幾年中國社會文化史研究熾盛與深化的發展樣態。本書從理論與方法、書序與書評、學術...
綜上所述,單純從學術文化的角度來看,後現代文化是建立在高度發達富裕的經濟生活基礎之上的,生長於信息社會條件下的,以高度商品化為標誌,以大眾閒暇為消費條件,以滿足大眾消費欲望來贏利的一種新興文化。基本特點 既不同於西方前工業化時期的傳統文化,也不同於現代工業化時期的現代主義文化。後現代文化是對前者...
面臨基督教的挑戰,儒教正信與異端之爭急劇裂變,內部的廢淫、排異使新文化的反孔教擁有了來自傳統的知識支撐。孔教曾經是帝制社會國家意識形態,它試圖迎接近代國民思潮進行制度建設,但卻在民初政治紛爭中被新文化人視作奴隸的道德,而沒有跨越其現代轉型的最大屏障。隨著1920年代知識話語的代際轉換,戊戌前後為人津...
於少年兒童的影響 ◆傳播與城市的想像——以燕子河鎮兒童為例 ◆港台地區媒介素 養教育現狀及其啟示 ◆2009年度電影對未成年人成長影響調研分析報告 年度述評 2010年度中國兒童傳播學研究述評 3 兒童文學與藝術研究 (一)兒童文學研究 論文選載 都市文化的早期圖像記憶:1935年的三毛漫畫——兼談中國現代兒童文學未完成...
《上海近現代出版文化變遷個案研究》是2016年2月上海辭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陳麗菲。內容簡介 20世紀的上海出版業,也確實在全國行業中稱得起在精神上托起苦難深重的中華民族之堅強平台。就在這么一塊小小的沖積平原上,崛起了商務印書館、中華書局、開明書店、生活書店、世界書局、大東書局、泰東書局、北新書局...
三、影像身體:身體焦慮與全球化想像 第二節 前現代/現代/後現代:身體的反叛與迷失 一、青春敘事:身體的反叛還是自我的迷失 二、搖滾敘事:對抗的激情抑或反叛的想像 三、酷兒敘事:性感的權力以及性別的表演 第三節 主導/精英/大眾文化:身體的欲望與匱乏 一、精英身體的私語:欲望的萌動與缺失 二、大眾身體的...
他們已不再是像許多古書以及近現代一些學者所說的那樣過著遊牧生活。他們在丘崗臨河處,住著單間、雙開間、三開間或四開間的茅屋。男人們耕田、打獵、捕魚。女人們加工糧食、飼養畜禽,還帶著孩子在家裡用鼎之類的陶器在灶上做飯、用陶紡輪和骨針等製作苧麻一類的衣服。文化生活 除了生產之外,他們還有簡單的文化生活...
分為“近現代僑鄉社會史研究”和“當代僑鄉社會研究”兩個基本的方面,集中對僑鄉社會生活,社會群體,社會問題,社會結構,家庭家族以及當代僑鄉社會問題等課題展開研究。貼近鄉土社會,以第一手資料為依託,以田野調查為基礎,多學科展開實證研究是其特色,目標是構建廣東僑鄉社會轉型變化的圖景和發展規律,為僑鄉現實的...
教育部社科重大課題攻關項目首席專家 。現為四川師範大學歷史文化與旅遊學院教授、院長、博士生導師,四川歷史名人(傳記史學)研究中心主任,李安宅研究中心主任,四川省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中國近現代西南區域政治與社會研究中心主任。社會兼職有 四川省中華文化學會副會長 、四川省旅遊學會副會長兼教育分會會長、成都薛濤...
第三節 多維度的現代教育想像 第四節 科學觀念的萌生:文明與蒙昧共存 第二章 “社會啟蒙”文學思潮的起飛與激盪(1912-1926)第一節 政治書寫與社會制度變革 第二節 婚戀、家庭敘事與社會倫理建構 第三節 青春敘事、教育理想與社會文明想像 第三章 “社會啟蒙”文學思潮的高漲與瀰漫(1927-1949)第一節 政治經濟...
2000年來,學術研究的興趣逐漸轉移到了關於清末民初學術文化的現代轉型、民國文化史的巨觀研究、中華民族觀念的形成與認同,以及近代新名詞的學術文化內涵與功能等方面來。相關研究 探索性研究 關於現代“中華民族”觀念形成和認同的探索性研究。先後發表了《現代“中華民族”觀念形成研究——兼論辛亥革命與中華民族認同之...
三線建設、現代性嵌入與中國體驗——以口述史為中心的考察 董方傑 周海燕 苦與不苦:時代規訓與三線人的雙重敘事 謝景慧 吳曉萍 “鐵姑娘”再思考——中國社會的性別與勞動(1960—1980) 金一虹 家庭本位的關係實踐——私人書信中的家庭主義圖像(1972-1995) 魏瀾 張樂天 “青春無悔”:一個社會記憶的...
帕特里夏·奧布賴恩(Patricia O'Brien),法國近現代文化、社會史專家,哥倫比亞大學博士,曾供職於耶魯大學、加利福尼大學厄文分校、加利福尼亞大學河畔分校、巴黎社會科學高等研究院,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1995年到1999年擔任加利福尼亞大學人文研究所所長期間,她曾參與推動人文科學跨學科協作研究。2004年起,...
1. “中國傳媒業對新聞傳播教育的時代要求”,河北大學研究生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第一主研人,2007年1月-2008年6月。2. “從報紙網路版到主流新聞網站——河北省新聞網站發展策略研究”,河北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研究項目,第二主研人,2005年5月-2008年7月。3. “中國近現代回族文化運動與報刊互動關係研究”,...
4.《租界文化與1930年代中國文學》,台灣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14年 5.《20世紀中國文學的中西之爭》(合著,譚桂林等著),百花洲文藝出版社2006年 6.《中國現代文學史》(參編,孔范今主編),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年 7.《文化間性與文學抱負》,人民出版社2019年出版,2021年重印 8.《民國城市的文學想像與民族...
這種文化困境和精神疑難的的確確在衰微積弱的近代中國和近現代資本主義文明的劇烈衝突之間產生,於是我們看到了這樣一幅令人深省的畫面:經過一家外國麵包店,櫥窗里電燈雪亮,照耀各式糕點。窗外站一個短衣襤褸的老頭子,目不轉睛地看窗里的東西,臂上挽個籃,盛著粗拙的泥娃娃和蠟紙粘的風轉。還有全書結尾處那...
從日常生活和信眾實踐研究中國當代的鄉土宗教與鄉村廟會,中國近現代都市文化,尤其是諸如相聲等市井文化百年來的演進、藝人群體的生成與演化,中國民俗學理論,民間文藝學,民俗學史、節慶文化、人生儀禮和非物質文化遺產等。此外,也從事隨筆寫作。目前,主要興趣在於,從鄉土民俗學到都市民俗學的中國民俗學轉型的探討、...
本書分析了百年民間傳統如何經歷現代革命的政治洗禮,晚近又怎樣成為各種勢力竭力打造和收編的傳統遺產,幻化成國家、市場和試圖尋找「本真」的知識精英爭奪話語權的戰場;從而透視農村民眾如何應對這幾十年來的城市化,以及如何通過動員傳統實踐來構建一種新的鄉土身份。本書通過審視當代農村文化的再現,考察激烈社會轉型...
第三個階段,十年浩劫結束,中國踏上現代化建設的新征程,在改革開放、社會轉型、不同文藝觀念和音樂思潮交匯碰撞的時代背景下,煥之是引領中國音樂創作正確發展方向的主帥。在這三個階段中,煥之嘔心瀝血創作的眾多藝術精品,業已融入中國優秀音樂文化寶庫。而他在事關音樂事業發展道路的是非問題面前,表現出來的坦蕩胸襟...
廣譽遠中醫藥文化研究院“名譽顧問”。研究方向 主要從事中國近現代史、區域社會史、明清社會經濟史、災荒史研究。主要成就 論文 1、山西“丁戊奇荒”述略,《山西大學學報》,1999年第1期。2、試論綜合大學的通才教育,《山西大學學報》,1999年第3期,第二作者。3、近代士人職業流動述略,《平頂山師專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