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三品(唐代韓愈關於人性的學說)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性三品》是唐代韓愈關於人性的學說,分為上、中、下三個等級。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性三品
  • 提出者韓愈
  • 定義:人性分為上、中、下三個等級
韓愈寫有《原性》篇專論這個問題。文中提出:“性也者,與生俱生也。”“性之品有上、中、下三:上焉者,善焉而已矣;中焉者,可導而上下也;下焉者,惡焉而已矣。”將先天的人性分為上、中、下三品,劃分的標準在於是否具有仁、義、禮、智、信這五種道德的內涵。上等人是具有一德為主並通於其他四德,所謂“主於一而行於四”,故其性善;中等人對一德既有所不足,對其餘四德也很含糊,謂“一不少有焉則少反焉,其於四也混”,故其性可善可惡;下等人既違反了一德,也不符合其餘四德,屬“反於一而悖於四”,故其性惡。根據先天人性所具有先驗道德的程度不同,將人劃分為三個等級,這就是韓愈的性三品說。
韓愈還將情與性相對應,說“性之於情視其品,情之品有上、中、下三”。“情”的內容為喜、怒、哀、懼、愛、惡、欲,稱為七情。上等人對七情的掌握恰到好處,做到“動而處其中”;中等人對七情的控制則有過有不及,但基本上還算適中,所謂“有所甚,有所亡,然而求合其中者也”;下等人則無所節制,任情而行,是“亡與甚直情而行者也”。情三品與性三品被講成是對應關係。
韓愈基本上接受孔子“唯上知與下愚不移”的觀點。認為上品與下品人性是不能改變的。但他既承認有“接於物而生”的“情”,所以亦重視後天的教化和刑罰的作用。他由是提出“上之性就學而愈明,下之性畏威而寡罪。是故上者可教而下者可制”的觀點,這是對孔子“不移”論的靈活補充。他要求上等人通過求學而更加明白道理,下等人服從權威就可以少犯罪過,其目的是要人們各安其分,遵守封建道德倫理綱常,適當節制情慾,從而維護和穩定封建等級制度的統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