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之鏡:知識分子與蘇聯政治變遷(1936~1991)

思想之鏡:知識分子與蘇聯政治變遷(1936~1991)

《思想之鏡:知識分子與蘇聯政治變遷(1936~1991)》是2016年9月1日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張建華。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思想之鏡:知識分子與蘇聯政治變遷(1936~1991)
  • 作者:張建華
  • 出版社: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 定價:79 元 
  • ISBN:9787509790595
  • 字數:359千字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1936年,是蘇聯國家進程與政治進程的轉折性一年,在這一年,蘇聯進入了以“史達林模式”為特殊印記的時期,隨後赫魯雪夫、勃列日涅夫、安德羅波夫、契爾年科、戈巴契夫相繼執政,直到1991年蘇聯解體,知識分子群體在此期間經歷了蘇聯國家由盛轉衰和蘇聯政治的波譎雲詭,其體驗、感受、認識與批判都是極為獨特和極具價值的,對於認識蘇聯社會主義道路失敗和蘇維埃聯邦制國家解體的原因也極有意義。蘇聯知識分子不僅是蘇聯政治變遷的親歷者與觀察者,更是映照其多面特質的“稜鏡”。

圖書目錄

導 論 蘇聯政治與政治文化中的“隱”與“現”
  一 關於蘇維埃知識分子
  二 關於蘇維埃文化及其終結
  三 關於本書書名及研究方法
第一章 蘇聯文化管理體制的變遷
  一 蘇聯文化管理體制初建
  二 中央宣傳鼓動部:蘇聯文化管理體制的縮影
第二章 蘇聯書報檢查制度的演變
  一 列寧和史達林時期的蘇聯書報檢查制度
  二 赫魯雪夫時期的書報檢查制度
  三 勃列日涅夫時期的書報檢查制度
  四 20世紀80年代:蘇聯書報檢查制度的終結
第三章 蘇聯人文社會科學體系和知識網路的建立
  一 蘇聯人文社會科學體系的建立
  二 蘇聯人文社會科學的成就
  三 蘇聯人文社會科學的評價
第四章 “敵人形象”與蘇聯政治動員
  一 蘇聯政治文化中的“敵人形象”與政治動員
  二 蘇聯對美宣傳機構與宣傳路線
  三 蘇聯婦女的政治動員及其意義
第五章 從以賽亞·伯林到米洛凡·吉拉斯:來自兩個陣營的蘇聯觀察
  一 以賽亞·伯林視野下的蘇聯政治文化
  二 米洛凡·吉拉斯的“新階級”理論和對蘇聯的批判
第六章 異議者說:蘇聯持不同政見者的公共空間
  一 蘇共對意識形態的管理
  二 蘇聯對青年的思想教育
  三 勃列日涅夫時期的意識形態控制及其社會反應
  四 蘇聯持不同政見者與持不同政見者運動
第七章 再尋路標:《巨石之下》的知識分子思考
  一 《巨石之下》文集的政治主張
  二 索爾仁尼琴與《巨石之下》
  三 “路標”主題的再現
代結語 “我們怎樣重建俄羅斯”
  一 從《第一圈》看蘇聯社會
  二 索爾仁尼琴的回歸
  三 “我們怎樣重建俄羅斯”
參考文獻
外國人名對照表
專有名詞對照表
後 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