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江天胡荽

怒江天胡荽

怒江天胡荽,多年生草本,高60一70厘米。莖直立或平臥上升,密被紫褐色柔毛;葉互生,膜質至草質,心形或腎狀圓形;傘形花序單生於枝條上部各節,與葉近對生,花序梗纖細;果實近無柄,心形至卵圓形,兩側扁壓,光滑或有紫色斑點,果熟時黃色至紫黑色。產於雲南維西縣及貢山縣、西藏米林等地,生長在潮濕的路旁、草叢或松林下;海拔1600—3100米。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怒江天胡荽
  • 拉丁學名:Hydroeotylesalwinica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
  • 雙子葉植物
  • 亞綱:原始花被
  • :傘形
  • :傘形
  • 亞科:天胡荽
  • 天胡荽
  • 花果期:6—8月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本種提示,

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高60一70厘米。直立或平臥上升,密被紫褐色柔毛。
葉互生,膜質至草質,心形或腎狀圓形.長1.5—3.5厘米,寬2.5—6厘米,邊緣7—9淺裂,裂口僅達1/4—1/5,裂片鈍圓,有時略呈三角狀,邊緣有鋸齒,基部心形或彎缺處開展成銳角,兩面都有硬毛;葉脈7—9,自基部向外輻射;葉柄長1—7.5厘米,密被紫褐色柔毛;托葉膜質,闊卵形,全緣或有細齒。
傘形花序單生於枝條上部各節,與葉近對生,花序梗纖細,長1.5—8厘米,被柔毛,長過葉柄;每小傘形花序有花多數,花白色或淡綠色;花瓣卵形,中間有一條不明顯的脈,表面有紫色斑點或無。
果實近無柄,心形至卵圓形,長1-5毫米,闊2毫米,兩側扁壓,光滑或有紫色斑點,果熟時黃色至紫黑色。 花果期6—8月。

生長環境

生長在海拔1600—3100米潮濕的路旁、草叢或松林下。

分布範圍

產於雲南維西縣及貢山縣、西藏米林、波密及察隅縣。模式標本采自雲南怒江河谷。

本種提示

本種與天胡荽較近似,均有單生的傘形花序,長而細弱的花序梗和側面扁壓的果實;其直立的分枝以及近於無柄的果實,腎圓形的葉,又與紅馬蹄草接近;與前後種的區別在–於有特別纖細的花序梗。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