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當好工程師》分為三個部分:第一篇為設計創新篇,闡述怎樣將用戶要求變為產品和設備,怎樣提出幾十項設計方案,從提方案、優選方案到繪製總裝配圖、工業造型,從總裝圖到零件圖的分解、工藝審查。第二篇是方法工具篇,由兩類方法組成:一類是如何充分運用右半腦進行創新思維,另一類是如何充分運用左半腦進行系統分析。有了系統的思維和創新的激情和技巧,才能事半功倍。第三篇為現場實戰篇。針對年輕技術人員比較欠缺的科技管理和科技開發經驗,介紹選擇技術市場、撰寫可行性報告、簽訂技術契約、舉行技術談判、快速測繪、現場諮詢診斷、布置工地、質量改進以及如何撰寫科技論文等工程師最實用的不可或缺的技能。
基本介紹
- 書名:怎樣當好工程師
- 作者:徐明達
- 出版社:機械工業出版社
- 頁數:262頁
- 開本:16
- 品牌:機械工業出版社
- 外文名:To Be A Good Engineer
- 類型:科技
- 出版日期:2012年6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111383918, 7111383915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打造優秀工程師的核心競爭力,國內第一本面向工程師崗位的全面業務指南,39年製造業現場管理經驗的總結集成。
《怎樣當好工程師:打造優秀工程師的核心競爭力》是一本工科大學畢業生的入職指南,一套年輕技術人員成長的豐盛快餐,首本工程師案頭的專業小百科,修煉工程師硬功夫的技術秘笈!
《怎樣當好工程師:打造優秀工程師的核心競爭力》匯集了徐明達老師近40年來源於一線的豐富經驗,和將理論付諸實踐的具體方法,從業務和管理綜合的角度,指導廣大工程技術人員的職業生涯成長。
作者簡介
1969年畢業於北京交通大學(原北方交通大學),曾任河南省質協常務理事、QC小組工作部長,曾設計製造過65項專用設備,先後在大型國有企業、民營企業、美資企業主持生產管理工作,對生產、技術、現場問題有深入的研究。1979年中國最早一批學習日本新老七種工具的專家,20世紀80年代作為國有大型企業的專家團成員,徐老師就奔走於全國重點企業做診斷和講座,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徐老師授課時採用大量的手繪圖示講解,使得學員易於理解、印象深刻,廣受好評。
媒體推薦
——黑龍江省副省長 於莎燕
實用!真是實用!中國的製造業如果可以有幸請到徐老師,生產力就會大大地提高,耗能也會減少,這會為企業創造多大的效益啊!
——《前沿講座》策劃人 李洪亮
像徐老師這樣將管瑾、技術、藝術集於一身的老師難得見到。徐老師豐富的實戰經驗、生動的案例講解,大大超越了只有理論的學院老師。
——中國人民大學管理學博士、碩士研究生導師 張利癢教授
《怎樣當好工程師》是國內第一本系統講解工程師角色要求的書,內容具體而不空洞,既有理論指向又有案例講解,對於剛進入企業的工科大學生來說是案頭必讀書,有助於其大大縮短技術工作的適應期和與企業的磨合期,將知識轉化為技術智慧型與企業效益,更快地融入工程師專業角色。作為一個從事多年技術工作的工程師,我以自己的親身經歷,向未來的工程師們推薦這本值得認真一讀的好書。
——上海開能環保設備有限公司壁爐公司前總工、洛陽用功高頻感應加熱設備有限公司總工 李冰陽
圖書目錄
第一篇 設計創新篇
第一章 工程師的角色認知
第一節 大學畢業生面臨的挑戰和尷尬
一、世界製造業的五大變局
一、已學的用不上,要用的未學過
三、工程師應具備的五大能力
四、工程師的七類技術管理
第二節 工程師的素質和知識結構
一、優秀工程師的六項修煉
一、現代工程師合理的知識結構
三、新型製造需要複合型技術人才
第二章 產品設計訣竅
第一節 工程師和產品設計
一、我們生活在五光十色的世界裡
一、工程師和產品設計
三、工程設計的特點和原則
四、工程設計的八種方法
第二節 幾十種方案是怎樣出來的
一、方案設計的八個步驟
二、幾十種方案是怎樣得出的
三、設計10萬種茶壺的秘密
四、什麼叫“鑽研
第三節 產品全面設計
一、總裝配圖的形成
二、由總裝圖分解零件圖
三、工業造型設計
四、產品設計的寶典
第四節 人機工程和色彩運用
一、“無限美麗”結構新模式
二、人機工程學
三、色彩的知識
四、工業色彩的運用
五、專利申請
第三章 生產技術準備是產品的生命
第一節 生產技術準備
一、新產品開發的流程
二、生產技術準備
三、樣品不等於產品
四、批量報廢的根源
第二節 設計審查
一、設計審查的主要內容
二、審圖提綱和圖樣定型
三、工裝、非標設備製造與驗收
四、並行工程的工作方式
第三節 產品設計禁忌
一、提高強度和剛度的設計禁忌
二、提高耐磨性結構的設計禁忌
三、鑄造結構的設計禁忌
四、鍛件和衝壓件結構設計禁忌
五、焊接零件結構的設計禁忌
六、粘接結構的設計禁忌
第四節 標準化和工藝管理
一、企業標準化
二、工藝設計
三、工藝管理
第二篇 方法工具篇
第四章 創造性思維
第一節 開拓創新的思維方式
一、奇妙的右半腦
二、逆向思維
三、靈感和直覺
第二節 左半腦的思維
一、邏輯思維
二、辯證思維
三、聯想思維
四、發散思維和集中思維
第三節 思維變換12法和發明路線
一、思維變換12法
二、創新型QC小組活動程式
三、發明的基本思維路線
第五章 創造技法
第一節 擴散發現技法
一、智力激勵法
二、類比創造法
三、頭腦風暴法
第二節 綜合集中技法
一、缺點列舉法
二、希望點列舉法
第三節 創造意識培養技法
一、移植法
二、組合發明法
三、集成創新
四、仿生學
第六章 系統嚴密的分析方法
第一節 持續改進的方法
一、質量改進程式
二、質量改進的工具
三、質量改進工具的套用
第二節 胸有成竹運籌帷幄
一、胸有全局的系統圖
二、運籌於帷幄之中的PDPC法
第三節 化繁為簡黃金分割
一、使一團亂麻有頭緒的關聯圖
二、神奇的優選法
第三篇 現場實戰篇
第七章 現場診斷和分析
第一節 現場常見問題和八大浪費
一、木桶理論
二、現場管理常見問題
三、認識浪費
四、現代IE的八大浪費
第二節 現場問題的分析和改善
一、六何分析法
二、四種改善原則
三、作業研究的四個步驟
四、找出關鍵消除瓶頸
第八章 工程師要善於當“現場醫生”
第一節 生產流程和平面布局分析
一、生產流程查一查
二、平面圖上調一調
三、生產線上算一算
第二節 搬運分析和動作分析
一、搬運時空壓一壓
二、動作要素減一減
第九章 有根有據 穩操勝券
第一節 技術引進和技術防偽
一、新技術和新產品分類
二、選擇技術的四條標準
三、八種技術來源的分析
四、技術防偽
第二節 立項和可行性報告
一、立項
二、可行性研究
三、經濟效益分析
第三節 技術契約和技術談判
一、技術契約標準文本
二、技術談判的技巧
三、哈佛經典談判技巧20法則
第十章 實用過硬的基本功
第一節 會畫圖會找書
一、徒手繪圖技巧
二、心靈眼快手準
三、掌握計算機技術
四、會聽會講會翻書
第二節 會寫論文會培訓
一、如何撰寫科技論文
二、演講技巧
三、有效利用時間
序言
你是工科畢業生,在學校學了那么多機械製圖、機械原理、金工零件、金屬工藝學、電子學、電子線路設計、數模轉換與工業過程控制等,可是面對一個項目,甚至一個並不複雜的零件,卻總感到無從下手,甚至連技術檔案編制或工藝說明書也不會寫,出手常常有錯,常常會被同事或生產線上的技術工人找出毛病。你往往會感到:已學的用不上。要用的未學過。在設計中。你們難免要經歷這樣的尷尬場面:要畫畫不快,要算算不準。甚至出現畫了造不出、造了裝不上、裝了拆不下、拆了無法修的情況。
在學校。學生學習的多是縱向的系統知識,可是在社會,碰到的卻是橫向的實際問題,許多企業老闆們希望來的員工都是能夠直接上手的人,很少給予指導和幫助,甚至拒絕接受實習的學生,避免增加企業成本,於是就很自然地出現了上述問題和局面。工程教育中存在重“學”輕“術”的傾向使得許多工程院校直接為工業企業培養人才的數量偏少,學生缺乏解決實際工程問題的能力,缺乏對現代工程所必須具備的有關經濟、社會方面知識的了解,缺乏參與現代工程的領導、決策、協調、控制的初步能力和管理素質。
你不是做過畢業設計嗎?讓我們看看畢業設計的要求:“綜合運用所學,培養正確的設計思想,掌握工程設計的一般程式、規範和方法。”“通過畢業設計進一步鞏固和深化所學的基本理論、知識和技能,提高設計、計算、製圖、編寫技術檔案、正確使用技術資料、標準手冊等工具書的獨立工作能力,樹立一絲不苟的工作作風、實事求是的工作態度、全局意識,從而實現學生向工程技術人員的過渡。”寫得多么好啊!
可是,由於時間所限,這種鍛鍊和“過渡”畢竟太少太短了。當然,由於每人的努力程度不同,具體情況會有很大差異,但是,缺乏經驗這一條卻是共同的。畢業設計和真刀真槍試製還不能畫等號。實踐證明,剛剛畢業的大學生並不能成為組織生產活動的工程師,更談不上優秀工程師。因為大學不能提供必須通過實踐才能獲得的生產知識和經驗。老師缺乏做工程的實踐,又怎么能帶出善於做工程的學生呢?
來自人才市場的反饋是:擁有高學歷但解決實際問題能力不足的工程技術人員遭受冷遇,而生產一線動手能力強的技術工人卻十分短缺。大學畢業生由於缺經驗和思路,到企業後不能迅速承擔任務,所以,相當多的企業不歡迎應屆畢業生,這已經成為一個較普遍的社會問題。目前。機械工程師已出現青黃不接的局面,符合用人企業要求的中青年機械工程師供不應求,優秀的機械工程師更是市場上的緊缺人才。縮短由大學生到工程師之間過渡的路程和時間。已經是一個迫切的社會課題。
需要指出的是,即使有豐富實踐經驗,不懂科學原理也永遠不能成為優秀工程師,只能是一名工匠。因為指導工程技術的科學原理是任何工程最一般的規律。掌握理論才可以透過現象抓住本質,由不懂到懂,由外行變里手,才可以藝高人膽大,靈活處理各種實際問題,成為一名優秀工程師。
筆者經歷過以上過程,自己設計製作過60餘項非標、專用設備,從事過32年的質量管理工作,在年近50歲時自學計算機套用,完全自通CAD、proe等3D設計軟體,在計算機上自己設計過10餘個投產的產品。年過52歲下海南方,與朋友一起僅用了半年時間實現產品從無到有,企業從小到大,從小作坊到流水線生產,培養了很多優秀工程師。在這裡,想綜合運用所學所見,和年輕朋友們談談在實際工作中怎樣縮短“過渡期”,如何把一個信息通過調查、運作。變為一項工程、一個企業,如何把一些性能和動作的要求變成一台設備、一個產品或一系列設備及產品。在這個過程中,我們要運用機械設計、創造學、人機工程、工業造型、質量控制、現場管理、市場調查與分析、可行性報告、技術談判、經濟法規,甚至美學。同時還必須練習過硬的操作技能,如徒手快速繪圖技能、計算機CAD技能、寫作技能、查找技能等。本書不講具體的零部件設計、受力分析等,不涉及過於專業的知識,那些書籍在新華書店、技術書店裡琳琅滿目。這裡重點講述工程技術人員必然會遇到的問題、如何展開工作的思路。思路就是金鑰匙,有思路就有出路。
在知識群體結構中,普遍存在著“T”型結構,對於每個人來說,也有個“T”型結構,既要有“看家本領”,一業為主,做到“縱向精”;又要擴充相關知識和旁類學科,做到“橫向通”。幾十年過去了,積土成山,積水成河,隨著努力程度的不同和目標的不同,你的知識結構可能成為大“T”型,即縱向精、橫向通;也可成為電線桿型的“T”型,即縱深型;也可成為矮房式的“T”型,即樣樣通、樣樣松;當然,也可成為小“T”型,縱向橫向沒有拓展。有什麼辦法呢?上帝給每個人的時間都是一樣的,事在人為。
我們提倡技術人員要“懂技術、會管理、能協調、善文筆、曉經濟”,努力成為縱向精、橫向通的複合型技術人才。為此,我們需要自強不息的進取精神,開拓創新的思維方式。快速有效的信息渠道,嚴謹求實的治學態度,系統嚴密的分析頭腦,博採眾長的知識積累。實用過硬的業務技能。
基於以上要求,筆者撰寫了本書。本書分為三個部分,第一篇闡述怎樣將用戶要求變為產品和設備,怎樣提出幾十項設計方案,介紹設計師須知,從提方案和優選方案到繪製總裝配圖,到工業造型,從總裝圖到零件圖的分解、工藝審查。還介紹了機械設計禁忌、人機工程、工業色彩。第二篇是方法和工具篇,由兩類方法組成,一類是如何充分運用右半腦進行創新思維,一類是如何充分運用左半腦的系統分析。有了系統的思維和創造的激情和技巧,才能事半功倍。第三篇針對年輕技術人員比較欠缺的科技管理和科技開發經驗,介紹了選擇技術市場、撰寫可行性報告、簽訂技術契約、舉行技術談判、快速測繪、現場諮詢診斷、布置工地、質量改進以及如何編寫可行性報告及科技論文等工程師實用技能。市面上關於各項專業工程師的書籍已經不少,《工程師手冊》也有數本,所以本書不講零部件怎樣設計、受力怎樣分析,而是從技術管理和設計思路出發,奉上一本年輕工程師和大學畢業生急需的“快餐”。
時代呼喚創新!這個世界不是有錢人的世界,也不是有權入的世界,而是有心人的世界。你想儘快成為優秀的工程師嗎?拓展你的思路、在創新的道路上奔跑吧,21世紀將是人類全面依靠技術創新實現可持續發展的世紀,現代科學技術發展瞬息萬變,唯有自主技術創新才是國家競爭力的核心。我們堅信,中國歷史上還有一次更大的發展機遇。如果全中國的創造性才能、潛能都爆發出來,那么5年、10年以後,我們將面臨一個完全陌生的文明。作為在這場大潮中搏擊風浪的科技尖兵,青年工程師們,大展宏圖吧!
希望本書對剛走向社會的大學驕子們有所幫助,同時更對活躍在經濟大潮中的年輕工程技術人員有所裨益。
2012年3月20日定稿於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