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忽汗城
- 外文名:Suddenly the sweat city
- 地區:黑龍江省寧安市
- 類別:城
渤海國上京龍泉府城。位於忽汗水(今牡丹江)中游的東岸,即今黑龍江省寧安市渤海鎮。756年,渤海王大欽茂為了躲避安史之亂遷其都城於此,後來號為上京。...
敖東城位於敦化市區東南部,南距牡丹江約500米。 敖東城又作忽汗城、鄂多里城、阿克敦城、俄朵里城,是渤海國早期都城,敖東城原貌全失,遺蹟只有252米長的外城南牆...
次年底,契丹舉國討渤海,從往,逾年正月,繼拔渤海重鎮扶餘府(今吉林四平西)後,佐太子、大元帥耶律德光夜圍其首府忽汗城(今黑龍江寧安西南東京城),迫降國王大特...
王弟大某乘機占領忽汗城(龍泉府),大光顯也在西京鴨綠府即位,後渤海建立。又收復了南京南海府(今朝鮮鹹鏡道)。934年,後渤海內訌,王弟大某聯合南海府烈氏追擊...
契丹天贊三年(後唐同光二年,924年)七月至天顯元年(後唐天成元年,926年)正月,契丹帝耶律阿保機率軍破忽汗城(今黑龍江寧安西南東京城),攻滅渤海國的作戰。...
高模翰,(?-959) ,一名高松,渤海忽汗城(今黑龍江寧安)人。遼朝大將。高模翰本是渤海人,契丹滅渤海之後,他逃到高麗,還娶了高麗公主為妻,後因犯罪逃回契丹,為遼...
渤海上京龍泉府遺址是中國唐代渤海國(689~926)都城遺址。在黑龍江省寧安縣東京城鎮西約3公里處。因西鄰忽汗河(牡丹江),又稱忽汗城或忽汗王城,當地俗稱東京城...
4. 《遼史·太祖本紀》改渤海國為東丹,忽汗城為天福。冊皇太子倍為人皇王以主之。以皇弟迭剌為左大相,渤海老相為右大相,渤海司徒大素賢為左次相,耶律羽之...
改年二月十九丙午日(4月4日),阿保機將渤海國改名為東丹國,或稱東丹王國,意為“東契丹國”,把首都忽汗城改名為天福城,冊封皇太子耶律倍為人皇王,讓他擔任...
至渤海王城城,臨忽汗海,其西南三千里,古肅慎城;其北經德理鎮,至南黑水靺鞨,千里。2.一條是登州海路貢道,從上京忽汗城取道遼東半島,渡渤海而入青州境之登州...
東丹國,建都於渤海故都忽汗城,改名為天福城(今中國黑龍江省寧安),年號甘露。東丹國按照中國中原漢法治理,君主有權任命百官,每年向遼國貢納細布五萬匹、粗布十萬...
渤海都督府又稱渤海國、忽汗州都督府。唐朝武則天時,粟末靺鞨首領大祚榮乘“營州之亂”,率靺鞨人等東進,於公元698年(武則天聖曆元年)“據東牟山(今吉林省敦化市...
③渤海王城,也是忽汗州都督府府治所在,初在敖東城,後幾線遷徙,在第五世王大華嶼時遷還上京忽汗城(今黑龍江省寧安縣東京城),此後未再變動。渤海人以辛勤勞動,...
713年,唐玄宗冊封大祚榮為渤海郡王,始稱渤海國,建都於忽汗城,即今敦化。到了明清時期,又被稱作敖東城。 [5] 1677年(康熙十六年),清政府尊長白山為神,對這裡...
天顯元年(926)正月,突破扶餘府(吉林四平)守軍阻截,以萬餘兵為前鋒趨渤海京師忽汗城(黑龍江牡丹江市西南)。大元帥耶律德光率軍馳進,沿途連破渤海兵3萬,直逼忽...
阿保機集中全部兵力攻下了渤海國的西部重鎮扶餘城(今吉林農安),然後又圍攻首都忽汗城(今黑龍江牡丹江東京城),國王率領幾百名大臣開城投降,不久統一渤海全境,阿保...
公元九二六年,為遼太祖耶律阿保機所取代,渤海國臣服,移忽汗城設立屬國,稱東丹。十二世紀前期,完顏阿骨打建立了金朝,統治此地達一百多年,直至十三世紀被蒙古人...
渤海國上京龍泉府遺址,史稱“忽汗城”,位於黑龍江省牡丹江市寧安市西南渤海鎮,是中國唐代渤海國的都城。古城建築在東京城盆地的沖積平原上,南近鏡泊湖區,西與北...
至渤海王城城,臨忽汗海,其西南三千里,古肅慎城;其北經德理鎮,至南黑水靺鞨,千里。2.一條是登州海路貢道,從上京忽汗城取道遼東半島,渡渤海而入青州境之登州...
王弟大某乘機占領忽汗城(龍泉府),大光顯也在西京鴨綠府即位,後渤海建立。又收復了南京南海府(今朝鮮鹹鏡道)。934年,後渤海內訌,王弟大某聯合南海府烈氏追擊...
待到討伐渤海國,攻破扶餘城,斜涅赤跟隨太子及大元帥率兵在夜裡包圍了忽汗城,渤海國國君大諲撰投降。不久又反叛,下令諸將分路攻打。次日,斜涅赤感奮激勵士卒,...
公元713年,唐玄宗冊封大祚榮為渤海郡王,始稱渤海國,建都於忽汗城,即今敦化。到了明清時期,又被稱作敖東城。作為滿清皇族發祥地,清初這裡被封禁達二百年之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