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嬌赤壁

念奴嬌赤壁

北宋詩人蘇軾寫的一首詞,念奴嬌是其詞牌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念奴嬌·赤壁懷古
  • 作者:蘇軾
  • 類別:古詩詞
  • 詞牌名:念奴嬌
  • 年代:北宋
詩詞原文,譯文,詞牌釋義,古詩賞析,疑難指津,

詩詞原文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
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
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 
《念奴嬌赤壁》《念奴嬌赤壁》
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
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髮。
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

譯文

中文譯文
長江朝東流去,千百年來,所有才華橫溢的英雄豪傑,都被長江滾滾的波浪沖洗掉了。那舊營壘的西邊,人們說:那是三國時周郎大破曹兵的赤壁。陡峭不平的石壁插入天空,驚人的巨浪拍打著江岸,捲起千堆雪似的層層浪花。祖國的江山啊,那一時期該有多少英雄豪傑! 遙想當年周公瑾,小喬剛剛嫁了過來,周公瑾姿態雄峻。手裡拿著羽毛扇,頭上戴著青絲帛的頭巾,談笑之間,曹操的無數戰船在濃煙烈火中燒成灰燼。神遊於故國(三國)戰場,該笑我太多愁傷感了,以致過早地生出白髮。人的一生就象做了一場大夢,還是把一杯酒獻給江上的明月,和我同飲共醉吧!
注釋
綸巾:以青絲做成的頭巾。 2.酹:(古人祭奠)以酒澆在地上祭奠。這裡指灑酒酬月,寄託自己的感情。以酒灑地,是向鬼神敬酒的方式。 3.遙想:遠想。 4.小喬:喬玄的小女兒,嫁給了周瑜為妻。 5.羽扇綸巾:手搖羽扇,頭戴綸巾。這是古代儒將的裝束,詞中形容周瑜從容嫻雅。 6.檣櫓:船上的桅桿和櫓。這裡代指曹操的水軍戰船。強大的敵人,又作“強虜”“狂虜”。 7.故國:這裡指舊地,當年的赤壁戰場。指古戰場。 8.華發:花白的頭髮。 9.尊:通“樽”,酒杯。 10.大江:長江。 11.淘:沖洗。 12.故壘:黃州古老的城堡,推測可能是古戰場的陳跡。過去遺留下來的營壘。 13.周郎:周瑜,字公瑾,為吳建威中郎將,時年24歲,吳中皆呼為“周郎”。 14.雪:比喻浪花。 15.穿空:插入天空,又作“崩雲”。 16.英發:英俊勃發。
英文譯文
Thegreatrivereastwardflows,withitswavesaregoneallthosegallantheroesofbygoneyears. WestoftheancientfortressappearstheRedCliff. HereGeneralZhouwonhisearlyfamewhentheThreeKingdomswereallaflame. Jaggedrockstowerintheair,swashingwavesbeatontheshore,rollingupathousandheapsofsnow. Tomatchthehillsandtheriversofair, Howmanyheroesbraveofyoremadeagreatshow! IfancyGeneralZhouattheheightofhissuccess,withaplumefaninhand, Inasilkhood,sobraveandbright,laughingandjestingwithhisbridesofair, Whileenemyshipsweredestroyedasplannedlikeshadowycastlesintheair. Shouldtheirsoulsrevisitthisland,sentimental,hiswifewouldlaughtosay, Youngerthanthey,Ihavemyhairallturnedgray. Lifeisbutlikeapassingdream, I’ddrinktothemoonwhichoncesawthemonthestream.

詞牌釋義

〔題考〕元微之【連昌宮詞】:“力士傳呼覓念奴,念奴潛伴諸郎宿。”自註:“念奴,天寶中名倡。每歲樓下酺宴,萬眾喧溢,不能禁,眾樂為之罷奏。明皇遣高力士大呼樓上曰:‘欲遣念奴唱歌,邠二十五郎吹小管,遂看人能聽否?’皆悄然奉詔。”又【開天遺事】:“念奴有色善歌,宮妓中第一,帝嘗曰:‘此女眼色媚人;’又曰:‘念奴每執板當席,聲出朝霞之上。’”詞曲之名,有所昉矣。本調異名最伙,以調都百字,故又名﹝百字令﹞、﹝百字謠﹞。以東坡【詠赤壁】有“大江東去”及“還酹江月”句,故又名﹝大江東去﹞、﹝酹江月﹞、﹝赤壁詞﹞。更有﹝大江西上曲﹞、﹝壺中天﹞、﹝無俗念﹞、﹝淮甸春﹞、﹝湘月﹞、﹝大江乘﹞等名,不暇遍考。 〔作法〕本調一百字。起句四字,不用韻,平仄一定。次句九字,上三下六,起仄韻;第三、四字平仄不拘。本句亦有作上四下五者,不足法也。第三句七字,不用韻,與﹝滿江紅﹞第五句同。第四句六字,與﹝雙雙燕﹞第六句同。第五、第六為四字對句,不用韻,與﹝換巢鸞鳳﹞後闋第四、五句同。第十句五字,與﹝燭影搖紅﹞第四句同;惟第三字不可用仄。第八句四字,與第九句六字,亦可作上四下六之十字句。上四字作豆,第一字可平,下六字協韻,第一字可仄。其語氣自需一氣呵成。後闋起句六字,仄起平收,不用韻;第一、三字俱可作平,與﹝玉漏遲﹞後闋起句同。第二句九字,上四下五,與﹝青玉案﹞結句同。然亦有作上五下四者,不足法也。以下句法,全與前回。

古詩賞析

如果把破除傳統作為"偉大"的一項基本素質的話,蘇軾之於偉大是當之無愧的。與《花間》詞中"花落子規啼,綠窗殘夢迷"的幽約詞境相比,蘇軾詞的逸懷浩氣、舉首高歌,無疑是為我們開拓了一個新的世界。他的那些"似詩"的小詞、"句讀不葺之詩",儘管在當世備受爭議,但如此高遠的氣象、如此開闊的境界、如此曠達的風格,畢竟是此前罕以見到的。即此我們也可估量到蘇軾這一類詞在詞史上的重要地位。 這首《念奴嬌》詞作於神宗元豐五年(1082),時因"烏台詩案"被貶黃州已兩年余。黃州城外的赤壁(鼻)磯風景優美,是文人清賞之地。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後集卷二十八載東坡語: 黃州西山麓,斗入江中,石色如丹,傳雲曹公敗處,所謂赤壁者。或曰非也。曹公敗歸,由華容路,路多泥濘,使老弱先行踐之而過,曰:'劉備智過人而見事遲,華容夾道皆葭葦,若使縱火,吾無遺類矣。'今赤壁少西對岸即華容鎮,庶幾是也。然岳州復有華容縣,竟不知孰是。今日,李委秀才來,因以小舟載酒,飲於赤壁下。李善吹笛,酒酣,作數弄。風起水涌,大魚皆出,山上有棲鶻,亦驚起。坐念孟德、公瑾,如昨日耳。蘇軾這裡所描述的風起水涌景象和對曹操、周瑜赤壁之戰的聯想,在這首《念奴嬌》詞和《赤壁賦》中都有鮮明生動的反映。 值得注意的是,蘇軾對於黃州之赤壁是否三國時赤壁之戰的故地是頗存疑慮的。 此詞懷古抒情,寫自己消磨壯心殆盡,轉而以曠達之心關注歷史和人生。上闋以描寫赤壁磯風起浪涌的自然風景為主,意境開闊博大,感慨隱約深沉。起筆凌雲健舉,包舉有力。將浩蕩江流與千古人事並收筆下。 千古風流人物既被大浪淘盡,則一己之微豈不可悲?然而蘇軾卻另有心得:既然千古風流人物也難免如此,那么一己之榮辱窮達復何足悲嘆!人類既如此殊途而同歸,則汲汲於一時功名,不免過於迂腐了。接下兩句切入懷古主題,專說三國赤壁之事。"人道是"三字下得極有分寸。赤壁之戰的故地,爭議很大。一說在今湖北蒲圻縣境內,已改為赤壁市。但今湖北省內有四處地名同稱赤壁者,另三處在黃岡、武昌、漢陽附近。蘇軾所游是黃岡赤壁,他似乎也不敢肯定,所以用"人道是"三字引出以下議論。 "亂石"以下五句是寫江水騰湧的壯觀景象。其中"穿"、"拍"、"卷"等動詞用得形象生動。"江山如畫"是寫景的總括之句。"一時多少豪傑"則又由景物過渡到人事。 蘇軾重點要寫的是"三國周郎",故下闋便全從周郎引發。換頭五句寫赤壁戰爭。與周瑜的談笑論戰相似,作者描寫這么一場轟轟烈烈的戰爭也是舉重若輕,閒筆紛出。從起句的"千古風流人物"到"一時多少豪傑"再到"遙想公瑾當年",視線不斷收束,最後聚焦定格在周瑜身上。然而寫周瑜卻不寫其大智大勇,只寫其儒雅風流的氣度。 不留意的人容易把"羽扇綸巾"看作是諸葛亮的代稱,因為諸葛亮的裝束素以羽扇綸巾著名。但在三國之時,這是儒將通常的裝束。宋人也多以"羽扇"代指周瑜,如戴復古《赤壁》詩云:"千載周公瑾,如其在目前。英風揮羽扇,烈火破樓船。" 蘇軾在這裡極言周瑜之儒雅淡定,但感情是複雜的。"故國"兩句便由周郎轉到自己。周瑜破曹之時年方三十四歲,而蘇軾寫作此詞時年已四十七歲。孔子曾說:"四十五十而無聞焉,斯亦不足畏也已。"蘇軾從周瑜的年輕有為,聯想到自己坎坷不遇,故有"多情應笑我"之句,語似輕淡,意卻沉鬱。但蘇軾畢竟是蘇軾,他不是一介悲悲戚戚的寒儒,而是參破世間寵辱的智者。所以他在察覺到自己的悲哀後,不是像南唐李煜那樣的沉溺苦海,自傷心志,而是把周瑜和自己都放在整個江山歷史之中進行觀照。在蘇軾看來,當年瀟灑從容、聲名蓋世的周瑜現今又如何呢?不是也被大浪淘盡了嗎。這樣一比,蘇軾便從悲哀中超脫了。"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鴻飛哪復計東西"(《和子由澠池懷舊》)。所以蘇軾在與周瑜作了一番比較後,雖然也看到了自己的政治功業無法與周瑜媲美,但上升到整個人類的發展規律和普遍命運,雙方其實也沒有什麼大的差別。有了這樣深沉的思索,遂引出結句"人間如夢,一尊還酹江月"的感慨。正如他在《西江月》詞中所說的那樣:"世事一場大夢,人生幾度秋涼。"消極悲觀不是人生的真諦,超脫飛揚才是生命的壯歌。既然人間世事恍如一夢,何妨將樽酒灑在江心明月的倒影之中,脫卻苦悶,從有限中玩味無限,讓精神獲得自由。其同期所作的《赤壁賦》於此說得更為清晰明斷:"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無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而吾與子之所共適也。"這種超然遠想的文字,宛然是《莊子·齊物論》思想的翻版。但莊子以此迴避現實,蘇軾則以此超越現實。 黃州數年是蘇軾思想發生轉折的時期,也是他不斷走向成熟和睿智的時期,他以此保全自己的岸然人格,也以此養護自己淳至的精神。這首《念奴嬌》詞及其作於同一時期的數篇詩文,都為我們透示了其中的端倪。 此詞自問世後,經歷了兩種截然不同的命運,譽之者如胡仔《苕溪漁隱叢話》稱其"語意高妙,真古今絕唱"。貶之者如俞文豹《吹劍續錄》所云:"東坡在玉堂,有幕士善謳。因問:'我詞比柳七何如?'對曰:'柳郎中詞,只好合十七八女孩兒,執紅牙板,歌'楊柳岸曉風殘月'。學士詞,須關西大漢,執鐵板,唱'大江東去'。公為之絕倒。"幕士的言論表面上是從演唱風格上區分了柳、蘇二家詞風的不同,但暗含有對蘇詞悖離傳統詞風的揶揄。清代更有人認為此詞"平仄句調都不合格"(丁紹儀《聽秋聲館詞話》),朱彝尊《詞綜》並詳加辯證,亦可謂吹毛求疵者。 《念奴嬌》是蘇軾貶官黃州後的作品。蘇軾21歲中進士,30歲以前絕大部分時間過著書房生活,仕途坎坷,隨著北宋政治風浪,几上幾下。43歲(元豐二年)時因作詩諷刺新法,被捕下獄,出獄後貶官為黃州團練副使。這是個閒職,他在舊城營地辟畦耕種,遊歷訪古,政治上失意,滋長了他逃避現實和懷才不遇的思想情緒,但由於他豁達的胸懷,在祖國雄偉的江山和歷史風雲人物的激發下,借景抒情,寫下了一系列膾炙人口的名篇,此詞為其代表。 《念奴嬌》詞分上下兩闋。上闋詠赤壁,下闋懷周瑜,並懷古傷己,以自身感慨作結。作者弔古傷懷,想古代豪傑,借古傳頌之英雄業績,思自己歷遭之挫折。不能建功立業,壯志難酬,詞作抒發了他內心憂憤的情懷。 上闋詠赤壁,著重寫景,為描寫人物作烘托。前三句不僅寫出了大江的氣勢,而且把千古英雄人物都概括進來,表達了對英雄的嚮往之情。假借“人道是”以引出所詠的人物。“亂”“穿”“驚”“拍”“卷”等詞語的運用,精妙獨到地勾畫了古戰場的險要形勢,寫出了它的雄奇壯麗景象,從而為下片所追懷的赤壁大戰中的英雄人物渲染了環境氣氛。 下闋著重寫人,借對周瑜的仰慕,抒發自己功業無成的感慨。寫“小喬”在於烘托周瑜才華橫溢、意氣風發,突出人物的風姿,中間描寫周瑜的戰功意在反襯自己的年老無為。“多情”後幾句雖表達了傷感之情,但這種感情其實正是詞人不甘沉淪,積極進取,奮發向上的表現,仍不失英雄豪邁本色。 用豪壯的情調書寫胸中塊壘。 詩人是個曠達之人,儘管政治上失意,卻從未對生活失去信心。這首詞就是他這種複雜心情的集中反映,詞中雖然書寫失意,然而格調是豪壯的,跟失意文人的同主題作品顯然不同。詞作中的豪壯情調首先表現在對赤壁景物的描寫上。長江的非凡氣象,古戰場的險要形勢都給人以豪壯之感。周瑜的英資與功業無不讓人艷羨。 烘托和映襯 這首詞中作者要塑造的人物形象是周瑜,卻從“千古風流人物”說起,由此引出赤壁之戰時的“多少豪傑”,最後才集中為周瑜一人,突出了周瑜在作者心中的重要地位。詞中有兩種映襯:一種是實景和虛景相互映襯,另一種是周瑜的“雄姿英發”和作者的“早生華髮”相互映襯。 用“大江東去”四字來雄視千古,自古以來,無人超越。它極簡潔、質樸卻有氣象宏大,聲勢極豪壯,並且富含哲理,把讀者帶到千古興亡的歷史氛圍之中,抒發了詩人對往昔英雄人物的無限懷念,這是其他詩人所無法比擬的。 《念奴嬌》一詞在寫作方法上的主要特點是結合寫景和懷古來抒發感情。如上半闋對赤壁的描寫和讚美,寓情於景,情景交融。下半闋刻畫周瑜形象傾注了作者對歷史英雄的敬仰。最後借“一樽還酹江月”表達自己的感慨。全詞意境開闊,感情奔放,語言也非常生動形象。
賞析一
這首被譽為“千古絕唱”的名作,是宋詞中流傳最廣、影響最大的作品,也是豪放詞最傑出的代表。它寫於神宗元豐五年(1082)年七月,是蘇軾貶居黃州時游黃風城外的赤壁磯時所作。 此詞對於一度盛行纏綿悱惻之風的北宋詞壇,具有振聾發聵的作用。 開篇即景抒情,時越古今,地跨萬里,把傾注不盡的大江與名高累世的歷史人物聯繫起來,布置了一個極為廣闊而悠久的空間、時間背景。它既使人看到大江的洶湧奔騰,又使人想見風流人物的卓犖氣概,並將讀者帶入歷史的沉思之中,喚起人們對人生的思索,氣勢恢宏,筆大如櫞。接著“故壘”兩句,點出這裡是傳說中的古赤壁戰場,借懷古以抒感。“人道是”,下筆極有分寸。“周郎赤壁”,既是拍合詞題,又是為下闋緬懷公瑾預伏一筆。以下“亂石”三句,集中描寫赤壁雄奇壯闊的景物:陡峭的山崖散亂地高插雲霄,洶湧的駭浪猛烈搏擊著江岸,滔滔的江流捲起千萬堆澎湃的雪浪。這種從不同角度而又訴諸於不同感覺的濃墨健筆的生動描寫,一掃平庸萎靡的氣氛,把讀者頓時帶進一個奔馬轟雷、驚心動魄的奇險境界,使人心胸為之開闊,精神為之振奮!煞拍二句,總束上文,帶起下片。“江山如畫”,這明白精切、 脫口而出的讚美,是作者和讀者從以上藝術地提供的大自然的雄偉畫卷中自然得出的結論。 以上寫周郎活動的場所赤壁四周的景色,形聲兼備,富於動感,以驚心動魄的奇偉景觀,隱喻周瑜的非凡氣概,並為眾多英雄人物的出場渲染氣氛,為下文的寫人、抒情作好鋪墊。 上片重在寫景,下片則由“遙想”領起五句,集中筆力塑造青年將領周瑜的形象。作者在歷史事實的基礎上,挑選足以表現人物個性的素材,經過藝術集中、提煉和加工,從幾個方面把人物刻畫得栩栩如生。據史載,建安三年,東吳孫策親自迎請二十四歲的周瑜,授予他“建威中郎將”的職銜,並同他一齊攻取皖城。周瑜娶小喬,正在皖城戰役勝利之時,其後十年他才指揮了有名的赤壁之戰。 此處把十年間的事集中到一起,在寫赤壁之戰前,忽插入“小喬初嫁了”這一生活細節,以美人烘托英雄,更見出周瑜的丰姿瀟灑、韶華似錦、年輕有為,足以令人艷羨;同時也使人聯想到:贏得這次抗曹戰爭的勝利,乃是使東吳據有江東、發展勝利形勢的保證,否則難免出現如杜牧《赤壁》詩中所寫的“銅雀春深鎖二喬”的嚴重後果。這可使人意識到這次戰爭的重要意義。“雄姿英發,羽扇綸巾”,是從肖像儀態上描寫周瑜束裝儒雅,風度翩翩。綸巾,青絲帶頭巾,“葛巾毛扇”,是三國以來儒將常有的打份,著力刻畫其儀容裝束,正反映出作為指揮官的周瑜臨戰瀟灑從容,說明他對這次戰爭早已成竹在胸、穩操勝券。“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抓住了火攻水戰的特點,精切地概括了整個戰爭的勝利場景。詞中只用“灰飛煙滅”四字,就將曹軍的慘敗情景形容殆盡。 以下三句,由憑弔周郎而聯想到作者自身,表達了詞人壯志未酬的鬱憤和感慨。“多情應笑我,早生華髮”為倒裝句,實為“應笑我多情,早生華髮”。此句感慨身世,言生命短促,人生無常,深沉、痛切地發出了年華虛擲的悲嘆。“人間如夢”,抑鬱沉挫地表達了詞人對坎坷身世的無限感慨。“一尊還酹江月”,借酒抒情,思接古今,感情沉鬱,是全詞餘音裊裊的尾聲。“酹”,即以酒灑地之意。 這首詞感慨古今,雄渾蒼涼,大氣磅礴,昂揚鬱勃,把人們帶入江山如畫、奇偉雄壯的景色和深邃無比的歷史沉思中,喚起讀者對人生的無限感慨和思索,融景物、人事感嘆、哲理於一體,給人以撼魂盪魄的藝術力量。
賞析二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起筆頗有氣勢,從長江著筆,巨大的空間;千古風流人物,廣闊的歷史時空,無數的英雄豪傑;將此二者聯繫起來,組成一個極為遼闊悠久的時空背景;浪淘盡,歷史長河的沖刷。是悲哀,也是一種通脫,通古今而觀之的氣度。 “故壘西邊,人道是周郎赤壁”:如果說前邊是一個氣勢非凡的大場景,那么,此時出現的則是一個細緻精確的小場景,作為三國古戰場的赤壁究竟在何處,歷來眾說紛紜,但可以確定的是蘇東坡所寫之赤壁與歷史上赤壁之戰的赤壁絕非一處,對此,東坡有自知之明,因此在此處點出“周郎赤壁”在西。此句在文中作用極大,既拍合詞題,又為下闕緬懷周公瑾預伏一筆。 “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集中寫出赤壁雄奇壯闊的景色:陡峭的山崖散亂地高插雲霄,洶湧的駭浪猛烈地搏擊著江岸,滔滔的江流捲起千萬堆澎湃的雪浪。從不同角度而又訴諸於不同感覺的濃墨健筆的生動描寫,一掃平庸萎靡的氣氛,把讀者頓時帶進一個奔馬轟雷、驚心動魄的奇險境界,使人心胸為之開闊,精神為之振奮。
品評
這首詞是元豐五年(1082)七月蘇軾謫居黃州時作。上片詠赤壁,下片懷周瑜,最後以自身感慨作結。起筆高唱入雲,氣勢足與“黃河之水天上來”相侔,而且詞境壯闊,在空間上與時間上都得到極度拓展。江山、歷史、人物一齊湧出,以萬古心胸引出懷古思緒。接著借“人道是”疑似之言,把江邊故壘和周郎赤壁掛上了鉤。“亂石崩雲”三句正面寫赤壁景色,驚心駭目。詞中把眼前的亂山大江寫得雄奇險峻,渲染出古戰場的氣氛和聲勢。對於周瑜,蘇軾特別激賞他少年功名,英氣勃勃。“小喬初嫁”看似閒筆,而且小喬初嫁周瑜在建安三年,遠在赤壁之戰前十年。特意插入這一句,更顯得周瑜少年英俊,春風得意。詞也因此豪放而不失風情,剛中有柔,與篇首“風流人物”相應。“羽扇綸巾”三句寫周瑜的戰功,也很特別。周瑜身為主將卻並非兵戎相見,而是羽扇便服,談筆風生。寫戰爭一點不渲染士馬金鼓的戰爭氣氛,只著筆於周瑜的從容瀟灑,指揮若定,這樣寫法更能突出他的風采和才能。蘇軾這一年四十七歲了,不但功業未成,反而待罪黃州,同三十左右就功成名就的周瑜相比,不禁深自感愧。壯麗江山,英雄業績,激起蘇軾爽邁奮發的感情,也加深了他的內心苦悶和思想矛盾。故從懷古歸到傷己,自嘆“人間如夢”,舉杯同江上清風、山間明月一醉銷愁了。這首懷古詞兼有感奮和感傷兩重色彩,但篇末的感傷色彩掩蓋不了全詞的豪邁氣派。詞中寫江山形勝和英雄偉業,在蘇軾之前從未成功地出現過。因此這首《念奴嬌》歷來被看作蘇軾豪放詞的代表作。不但詞的氣象境界凌厲無前,而且大聲鏗鏘,需要銅琵琶、鐵綽板來伴唱。......

疑難指津

《念奴嬌》中的周瑜形象為何與《三國演義》中的大不相同?這是三國演義為了美化諸葛亮而貶低醜化周瑜嚴重扭曲歷史造成的。蘇軾筆下的周瑜年輕有為,文採風流,江山美人兼得,春風得意,且有儒將風度,指揮若定,膽略非凡,氣概豪邁,而《三國演義》這本小說為了抬高諸葛亮,故意貶低周瑜,把周瑜醜化成一個狹隘嫉妒的小人,是嚴重違背歷史的。正史上的周瑜意氣風發,胸襟廣闊,年少有為,是蘇軾心中十分仰慕的英雄,應該說,念奴嬌赤壁懷古中的周瑜,才是歷史上真正的周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