濬縣快莊李氏中醫正骨歷史悠久,源遠流長。形成文字記載始見於清嘉慶六年的《濬縣志》:“李士俊,以孝聞於鄉黨間,車覆折其父脛骨,醫不能治,忽遇一老嫗,授其術立愈。”此載雖有一定的神秘色彩和偶然性,但李士俊確從此時開始“以其術濟人”而載於歷史文獻。至清嘉慶六年《濬縣志》成書時,快莊李氏中醫正骨行醫者已是李士俊的孫子李玉和曾孫李松年了。由此上溯,李士俊於快莊中醫正骨當在明、清之交,距今已有300多年的歷史了。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快莊李氏中醫正骨
- 外文名:kuaizhuang lishi zhongyi zhenggu
- 傳承人:李好儉
- 所獲榮譽:2011年12月被列入河南省第3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背景介紹,發展歷史,
背景介紹
濬縣是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位處豫北。黃河、大運河、御河分別在不同歷史時期流經於此,以通漕運,從而孕育了眾多的歷史文化品類。濬縣快莊李氏中醫正骨以其獨有的民族、民間特色從中脫穎而出,懸壺濟世350多年。
據《濬縣志》載:“城關鄉快莊李家骨科,清順治年間已頗有名氣,代代相傳,經久不泯。”350多年來快莊李氏中醫正骨形成了自己獨特的理論體系和臨床診療醫術,臨床中首先從整體出發,分清主次、輕重、緩急、然後根據患者的年齡、性別、體相、部位等因人而治,依病而治。快莊李氏中醫正骨的診療醫術為手法和膏藥方劑,手法又分診斷手法:摸、按、擠、叩、伸屈、旋轉;復位手法:牽拉、推擠、折頂、掐提、迴旋、牽抖、合磨、叩擊、足蹬、挑撐;理筋手法:揉、捏、推、按、撥、搖、扳、抖,合稱二十四法。膏藥方劑為祖傳秘方,尚未公諸於世。
從快莊李氏中醫正骨獨樹一幟的診治體系及其流變史看,她完整的保留了各個時期的歷史面貌。其診治手法較之《醫宗金鑒》更早,也更為完善。膏藥方劑既有活血化瘀功效,又能使骨傷部位快速痊癒。其低廉的治療成本,更易被患者所接受。因而搶救、保護快莊李氏中醫正骨有其重要的醫學研究價值、歷史價值和社會價值。
長期以來,濬縣快莊李氏中醫正骨賴以傳承發展的社會基礎發生巨變,特別是西醫骨科的廣泛普及,使骨傷患者的就診選擇也隨之向西醫傾斜,致使快莊中醫正骨漸趨冷落。如何發展,則是舉步維艱,困難重重。
發展歷史
經過300多年的傳承發展,快莊李氏中醫正骨形成了自己獨特的學術理論和臨床實踐。其主要診療術為手法和膏藥方劑,手法又分診斷手法、復位手法和理筋手法,即摸、按、擠、叩、伸屈、旋轉;牽拉、推擠、折頂、掐提、迴旋、牽抖、合磨、叩擊、足蹬、挑撐;揉、捏、推、按、撥、搖、扳、抖,合稱二十四法。看似簡單,實則玄機深藏。若能達到“雖在內里,以手捫之,自悉其情”的境界。
西醫治療骨傷,動輒手術,支架固定等多重程式,加大了患者精神和財力的負擔,致使很多患者望而卻步。快莊李氏中醫正骨僅靠手法、膏藥即可使患者痊癒,治療費用極其低廉,深得人民民眾的好評。
據有史料可查的300多年間,各個時期的傳承人文字與口碑並存,資料翔實,傳承脈絡清晰。自從衛生界提出中西醫結合的醫療方針後,快莊李氏中醫正骨傳人毅然走進西醫課堂,引進了諸如放射、開放性損傷的處理、西醫的配合使用等西醫治療手段,使李氏中醫正骨更具科學性。
快莊李氏中醫正骨於2011年12月被列入河南省第3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