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肅祠

忠肅祠

忠肅祠,在宜興市宜城街道東珠巷東端,是為祭祀明末兵部尚書、抗清名將盧象升而建。1985年1月宜興縣人民政府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忠肅祠
  • 所屬年代:清代
文物歷史,文物特徵,

文物歷史

盧象升(1600—1639),字建斗,號九台,宜興茗嶺人。明天啟二年(1622)進士,歷任戶部主事、大名知府、按察使、右僉都御史、左僉都御史、兵部侍郎兼湖廣巡撫、兵部左侍郎、兵部尚書等職,三賜尚方寶劍。象升雖文士,但善騎射,嫻戰略,能治軍。將兵平叛,屢立戰功,任內力主抗清,反對議和。崇禎十一年農曆十二月十二日在與清兵交戰中,犧牲於河北巨鹿蒿水橋。崇禎十二年贈太子太師、兵部尚書,賜祭葬,世襲錦衣衛千戶。南明福王時追贈忠烈。忠肅祠原稱盧公祠,始建於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欽賜盧象升忠肅,乃稱忠肅祠。清鹹豐四年(1854)遭兵燹,清同治九年(1870)邑紳及盧象升後裔募資重建。

文物特徵

忠肅祠原有建築面北座南,北瀕長橋河,南接東珠巷,共有建築二進20餘間,占地約1000多平方米。祠前臨河為一片青石鋪砌的小廣場。第一進堂屋正中上方懸“近古一人”匾額,為原國民政府教育部長周佛海所書。東西廂房內設有供奉神主牌的木座。一邊的牌子上寫“明兵部尚書盧象升麾下陣亡將士之牌位”。另一邊立與盧象升共赴死難的家丁顧憲義士的牌位。一、二進院內東西各有廂房三間,西側廂房內供奉盧象升叔父盧國雲、盧國君、盧國宏及弟象觀、象國、象晉、象楨等人的牌位。東側廂房內設盧象升麾下的總兵官虎大威、楊國柱和偵事總旗官俞振龍及馬夫楊陸凱的神主牌。第二進正廳三間加東西耳房各一間。殿門檐下正中懸“忠孝文武”匾額,兩邊柱聯“無嗣昌不過郭汾陽,有廷麟乃成岳武穆。”殿內正中彩塑盧象升泥金全身像。像前立“明兵部尚書太子少師盧忠肅公象升之位”神主牌。左右各塑中軍官和掌印官像。神座上方懸“英靈猶在”金字藍底匾額。大殿兩側設有神主牌,西邊是盧象升父母的牌位,東邊是盧象升夫人的牌位。正殿兩側耳房為書房,存放《盧忠肅公全集》。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後,忠肅祠被移作他用,大部分建築被拆改。2001年,宜興市政府撥款在原址重建。改建築為面南座北,正廳三間,內塑盧象升全身紫砂像。東西廂房各三間,東廂房內塑盧象升及麾下將士紫砂群像,西側廂房內塑象升讀書場景紫砂像,並收集盧象升史料及生平事跡陳列祠中以供人們瞻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