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
心身醫學科學體系確立於20世紀30年代。至今有80年左右的歷史。心身醫學一詞是德國精神醫師亨羅斯1918年在討論市面正式提出的。1935年美國精神病學家、心身醫學的開拓者之一鄧伯(Dunber)加以採納,並於1939年在他領導出版地《美國心身醫學雜誌》訶944年建立的美國心身醫學會加以推廣。
系統醫學概念的形成,正是基於心身醫學與“社會-心理-生物醫學模式”(西方又稱之為綜合醫學模式),以及中西醫學比較研究的探討。
研究範疇
心身醫學的研究範疇:(不僅僅限於某一器官和系統的疾病本身,也不僅指疾病的病力學)它是研究疾病的傾向性、易患性、疾病的起因、預後、病前軀體和心理方面的前驅性特徵,心身相關規律。(在概念、研究範圍方面有廣義、狹義兩種觀點,迄今仍有很大分歧)
心身醫學是從心身相關的基本立場出發,考察人類健康和疾病問題,試圖提出“綜合——整體性醫學學科”。其理論基礎是“心身相關原理”。
產生背景
醫學的發展,往往與人類對身體和疾病的科學認識的變遷,有著密切聯繫。在遠古,醫學是建立在人們對疾病的神魔化認識的基礎上的,注重祭祀、祈禱、
巫術等
原始宗教的方法,故而治療疾病的人有“
巫醫”之稱。古代和近代的西方傳統醫學之產生,則是人們以機械論和還原論來解釋身體現象和疾病的結果,並隨著人體生物學、
病理學的發展,這種醫學成為現今世界最普遍的醫學模式,叫“
生物醫學模式”。抗生素的廣泛使用,成為這種醫學模式對人類健康事業最大的歷史貢獻,並且該模式在未來還會在分子生物學、中西結合醫學等領域繼續發揮巨大的作用。
隨著時代的發展,尤其是人本主義觀念的深入人心,科學對人的審視越來越全面和系統,對人類疾病的心理和社會因素也越來越重視。1948年,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WHO)就在其成立宣言中,把人的健康定義為“身體、心理和社會上的完滿狀況”。事實上,越來越多的疾病已被發現不能單純從生理學角度去研究和治療,除非把心理因素和社會因素也考慮進去。於是,美國
精神病學家、內科學專家恩格爾(Engel)就強調,在新時代,進行醫學模式的轉變十分必要,即建立一種“生物—心理—
社會醫學模式”。這裡有兩個轉變方向,一種是醫學研究對象巨觀化,注重社會巨觀狀況對全體社會成員健康的普遍影響,由此誕生“
醫學社會學”。而另一個方向是個體研究的系統化,即從生物、心理、社會角度全面系統地診斷病人個體,“心身醫學”由此產生。
心身醫學(psychosomatic medicine)發源於20世紀前葉,由哈立笛(Halliday)和亞歷山大(Alexander)等醫學家最早提倡。弗洛伊德(Freud)精神分析學、巴甫洛夫(Pavlov)的行為科學研究成果等,為心身醫學的早期發展提供了理論沃土。1939年,精神病研究專家鄧伯(Dunber)首次出版《美國心身醫學雜誌》,5年後他又領導建立了美國心身醫學會。這標誌著心身醫學作為一門正式學科的誕生。到現在,越來越多的人發現,由心理因素導致的身體疾病,是造成現代人死亡率升高的重要原因。身心醫學由此也越來越多得到醫學界的重視。所以,對這種新興學科有一定的了解,對醫學生來說是十分必要的。
理論
心身疾病
心身疾病(psychosomatic diseases)是心身醫學的研究和治療對象。注重從整體論和生機論角度研究人體的中醫,自古以來就重視心理因素對人體疾病的重要影響。中國早期醫書《黃帝內經》就說:“心者,五臟六腑之主也,···故悲哀憂愁則心動,心動則五臟皆搖。”“喜傷心、怒傷肝、思傷脾、憂傷肺、恐傷腎。”中醫還認為,人的得病有兩方面原因——“外感六淫(
風寒暑濕躁火),內傷七情(喜怒憂思悲恐驚)。”“百病生於氣。”等。
心身醫學在西方誕生後,心身疾病的概念不斷被完善。目前認為,“心身疾病”是指心理社會因素起著重要致病作用的軀體器官病變或功能障礙。對心身疾病的臨床診斷有如下幾個重要指標:
1、 有明顯的軀體症狀和體徵。
2、 發病原因以心理社會因素為主,且隨著病人情緒與人格特徵的不同而有明顯的病徵差別。
3、 對該病用單純的生物學治療,效果不理想。
像原發性高血壓、消化道潰瘍、神經性嘔吐、偏頭痛、
支氣管哮喘、慢性疲勞等都是常見的心身疾病。實際上,身心疾病的發病率在人群中非常高,國內約為1/3,國外則高達10%—60%。
發病源和機制
心身疾病的發病過程包括心理應激(stress),和心身反應兩個主要環節。其發病源叫“心理應激源”,它一般有三大類:一是災難性事件,如地震、火山、戰爭和恐怖攻擊等,它的人群影響範圍廣,刺激強度大,造成的精神創傷嚴重,著名病例如二戰期間史達林格勒市民的“圍城高血壓”和9·11事件引起的很多美國人的各種心身病症。二是個人性應激源,與個人生活經歷有關,影響範圍小,個體差異大,如失學、失戀、事業等,但其個人影響不可忽視。三是背景性應激源,如噪音、擁擠、空氣污染、不協調的人際關係等,它能長期對人的心身健康構成潛移默化的影響。
心理應激對身體的影響主要是通過植物性神經系統、神經內分泌系統和免疫系統三個途徑。植物性神經主要調控人體臟器的自主活動,包括交感神經系統和副交感神經系統。過於激動的情緒容易使交感神經過度興奮而導致冠心病;焦躁過度的心理則易通過副交感神經而導致胃酸分泌過多,導致胃潰瘍。心理應激反應還會導致神經內分泌系統失調,導致甲亢、糖尿病等病症。第三個是免疫系統功能的減弱,它會造成人體抵抗外界病源的能力降低,而且內部的免疫監督也會減弱,使癌細胞增殖擴散的風險增大。例如,很多癌症病症的出現,往往是在患者情緒受到了很大的傷害以後。
心理、社會差異與心身疾病
每個人患心身疾病的風險狀況,往往跟該人的心理特徵、社會特徵有關。
首先是人格上的差異。性格衝動急躁、攻擊性強的人(A型人格)就很容易得冠心病;而性格內向、消極,且情緒不穩定的人則易常常患
支氣管哮喘;得潰瘍病的患者往往有被動、順從、過度關注自己的性格特徵;性格固執,愛怨天尤人的人患偏頭痛的風險較大;而慣於自我克制的人(C型人格)則更容易得癌症。
個人經歷與體驗的差異是造成心身疾病個人差異的重要因素。很典型的例子是,一位平時學習成績優秀的學生,遭受的考試失利的精神打擊,要比習慣了得低分的差學生的嚴重得多,前者患心身疾病的風險也就大得多,如慢性疲勞和神經過度緊張等。
還有一個因素是人們看待問題方式的差異,即如何解釋應激源。
有的人看問題悲觀消極,有的人則積極樂觀;有的人僅僅把目光停留於事物表面,而有的人則善於理性分析問題並找到應對方案······這些對一個人的心身健康狀況都是有極大影響的。
社會支持系統則是造成心身健康差異非常重要的一個因素。如果一個人周圍有足夠善解人意的家人、師長、朋友或同事的關心,那么他即使遭遇了心理的挫折,也能在別人的幫助下及時地派遣內心的壓力而不至於影響身體健康。相反,性格孤僻而不願與人交往的人,則由於該支持系統的弱小,而不易對心理反應進行調節,久而久之就會對心理和身體都造成不良影響。
以上這些因素都的相互聯繫,相互影響,共同導致了個人心身疾病病情的強烈差異性。比如,孤僻的人格容易導致社會支持系統的弱小,從而加快心身疾病的形成。而通過有意識的加強社會支持系統,也能改善一個人的人格,從而加強他抵禦外在心理刺激的能力。
治療與預防
心理、社會的狀況既然對身體的健康有如此強烈的影響,那么研究如何用不同於傳統生物醫學模式的方法來治療心身疾病患者,就成了心身醫學的主要任務之一。
一般來說,心身醫學對患者的審視和診斷是比較全方位的,會根據生理因素、心理社會因素在不同患者身上起致病作用的不同比例,來制定相應的治療措施,即“心身同治原則”。對於急性發病而且軀體症狀嚴重的病人,如急性心肌梗塞病人、過度換氣綜合症病人,則需以生理救治為先,以防病情進一步惡化而對身體造成嚴重損壞。而對於更年期綜合症、慢性消化性潰瘍等病的患者,鑒於其症狀為慢性發作,且心理因素作用強度很大,除了給予適當的藥物治療外,應重點做好心理和行為指導等各項工作。
心身疾病的
心理治療主要有有三個目標:一是消除患者的社會刺激因素,如不良的家庭環境,緊張的人際關係等,使患者得以在相對平和溫馨的生活環境中恢復正常心態,以減弱致病的外在刺激;二是消除心理學病因,即幫助患者(如冠心病人)改變認知模式,培養正常心態,這是從內在角度“治本”,難度相當大;第三則是消除生物學病因,例如採用長期鬆弛訓練和生物反饋療法治療高血壓病人,可以幫助改善病人的循環系統,降低血壓。
心身疾病的預防是與每一個人的健康息息相關的。它主要也是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消除或遠離環境中的心理應激源、加強社會人際支持、潛意識防禦、端正認知方式等。值得一提的是對應激源的潛意識防禦,在某些情況下,恰當的使用潛意識防禦,掩蓋不幸的現狀,麻痹和安慰自我,能使人的內心得以有喘息之機,為調節心境提供緩衝時間,但是它若形成習慣,則容易導致阿Q人格,所以需適度。此外,適度的高強度運動,也能轉移對人不快事件的注意力,並調節身體,從緊張壓抑中恢復過來。
發展和意義
當代社會的競爭壓力可謂是史無前例的,由此而產生的種種高度普遍的心理和身體問題(現代病)也向醫學界提出了新的呼喚。醫學的長期實踐已經證明,對病人心理因素的忽略,會給醫療效果帶來不良的影響。對於日益增高的心臟病發病率,醫學研究者們已經考慮城市擁堵喧囂的環境在這其中起的不可忽視的作用,並開始改進心血管疾病治療方法使其更加全面綜合。
與此同時,心理學、精神病學與醫學的關係變得越來越緊密。眾多綜合性醫院已經設立精神科,
精神科醫生常常被邀請參加對具有精神病症狀的或情緒緊張的軀體患者的會診。歐洲各國正在出現“萬能醫生”,他們同時具有治療軀體疾病和治療心理疾病的技術。軀體疾病和心理病症的綜合性治療將越來越普遍。看來,今後將會有這樣一個趨勢,臨床醫生越來越需要掌握心理學、精神病學和心身醫學知識,而精神科醫生也越來越需要學會與
內科醫生合作診療。
此外,心身醫學也在對行為治療的有效性問題上尋找有力的支持證據。行為治療是指通過對身體行為有意識的設定,來達到改善心理狀態,進而改善軀體、臟器官能狀態的目的。常見的
行為療法如厭惡刺激法、行為鼓勵強化法、恐懼暴露法、臟器官能反饋治療等。特殊的肌肉鬆弛療法,如中國
氣功、印度瑜伽(Yoga)等,對人體健康的正面影響現在是有目共睹的。心身醫學雖然不注重具體療法的設計,但是卻在利用飛速發展的科學技術和研究方法,儘量為這些健康實踐成果找到理論上的依據。
值得一提的是,中國傳統醫學的寶貴資源,特別是對於情緒與身體的感應關係研究成果,和“氣功”等行為治療方法,如果充分運用到心身醫學的研究與實踐中去,無疑會給這門學科未來的發展帶來強勁的動力。
我國建國初期,受到蘇聯科學模式的影響,曾經對心身醫學持排斥態度。所以由於起點太低,心身醫學在我國尚是新興的邊緣學科,科研發展和治療普及程度與歐美等已開發國家還有非常大的差距,這對我國人民民眾的衛生保健事業和防治疾病的需要是很大的羈絆。因此,改革國內醫療模式固然重要,加強醫學生的綜合性業務教育,提高心身綜合治療的業務素質,更是迫切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