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痹

心痹

中醫上,心痹指風寒濕熱等邪侵及形體,阻痹經氣,復感於邪,內舍於心,久之損傷心氣脈絡,心脈運行失暢。以心悸、胸悶短氣、心臟嚴重雜音、顴頰紫紅等為主要表現的內臟痹病類疾病。西醫上,風濕性心臟病是指風濕熱後所遺留下的心臟病變,以心臟瓣膜病變為主。

基本介紹

  • 西醫學名:心痹
  • 發病部位:胸部
  • 主要症狀:素體虛弱,外邪侵襲為本病的根本病因
  • 主要病因:肌肉遊走性酸楚
  • 多發群體:20~40歲的青壯年
  • 傳染性:無傳染性
病 因,中醫,西醫,症 狀,二尖瓣狹窄,二尖瓣關閉不全,主動脈瓣關閉不全,主動脈瓣狹窄,檢 查,診 斷,中醫,西醫,治 療,預 後,參考典籍,

病 因

中醫

西醫

近年來流行病學研究發現,社會、經濟條件差及居住環境是本病發生的重要因素。由鏈球菌引起的急性風濕熱是本病發生的根本原因。鏈球菌膜抗原能使淋巴細胞及大單核細胞致敏,對人心臟細胞產生毒性,使心臟細胞病變有淋巴細胞及單核細胞浸潤,造成風濕性心臟病。

症 狀

二尖瓣狹窄

輕度或中度二尖瓣狹窄可有明顯體徵和症狀或僅有輕微症狀。大都能勝任一般體力活動。一旦出現肺靜脈和肺毛壓增高、肺鬱血時有多種症狀:呼吸困難心悸、咳嗽、咯血、聲音嘶啞、胸痛。
藥物藥物

二尖瓣關閉不全

輕度二尖瓣關閉不全病例可以無自覺症狀。有的患者無症狀期較長,但一旦出現症狀病情多較嚴重。出現左心功能不全,心排血量降低。有疲倦、乏力和心悸,或因肺鬱血而產生勞累後呼吸困難等。後期亦可出現右心不全的症狀。

主動脈瓣關閉不全

早期可無症狀,或僅有心悸、頸部或頭部有搏動感,活動後出現頭暈、耳鳴現象,不能左側臥位等。晚期心前區有鈍痛或心絞痛、勞累後呼吸困難等。少數患者發生暈厥。最後發展為右心衰竭。

主動脈瓣狹窄

輕度狹窄無症狀,狹窄程度重時,早期症狀為疲乏,活動後呼吸困難。以後出現眩暈、昏厥、心絞痛及左室衰竭等,容易發生猝死。

檢 查

1 血常規、血型、尿常規、血沉、血離子、肝功能、B肝五項、抗鏈“O”、C反應蛋白、尿素氮、肌酐、血培養(疑合併感染性心內膜炎者)。
2 心電圖、X線心臟正側位片、超聲心動圖、心機圖、心音圖

診 斷

中醫

1 多發於20~40歲的青壯年,女性多於男性。
2 既往多有關節或肌肉遊走性酸楚、疼痛等三痹病史。亦約有1/3的病人無三痹病史。
3 早期心臟症狀表現不明顯,經多年後始見心悸,氣促,咳嗽,咯血,胸痛,浮腫人足跗起等典型症狀。
4 體徵有口唇發紺,顴頰紫紅,心界擴大,心尖區或主動脈瓣區收縮期或舒張期雜音。並可見肝大、壓痛,頸靜脈怒張肝頸靜脈回流徵陽性,下肢凹陷性水腫等。
5 化驗血沉及抗“O”增高。X線檢查心臟擴大。心電圖示二尖瓣P波。超聲心動圖可顯示瓣膜狹窄或關閉不全情況等。

西醫

⑴ 二尖瓣區舒張中晚期遞減遞增型低音調隆隆樣雜音、舒張期震顫。
⑵ 心尖部第一心音亢進及二尖瓣開放拍擊音。
⑶ 超聲心動圖M型圖二尖瓣前葉呈“城垛樣”,前後葉同向運動,左房增大;二維實時圖二尖瓣開放受限。瓣口面積減小及瓣葉增厚、瓣下結構異常;都卜勒超聲發現舒張期二尖瓣口存在跨瓣壓力階差。
⑷ 心電圖可見“二尖瓣P波”及右室肥厚。
⑸ X線檢查發現梨形心,右心緣呈雙弧影,左主支氣管抬高及不同程度的肺鬱血徵象。
⑴ 二尖瓣區收縮期高音調粗糙的3級以上吹風樣雜音,向左腋下傳導(前葉損害為主)或向胸骨左緣第三肋間傳導(後葉損害為主)。
⑵ 可伴有心尖部收縮震顫。
⑶ 中晚期病人可有左房左室增大。
⑷ 超聲心動圖可見收縮期二尖瓣前後葉不能合攏;瓣葉增厚、鈣化、脫垂、連枷;左室左房增大等。都卜勒超聲可見瓣口左房側收縮期湍流。
⑸ 心電圖可見左房增大及左室肥厚、勞損。
⑹ X線檢查慢性晚期病例可見左房左室增大,有時可見瓣葉瓣環鈣比影。左室造影可證實二尖瓣返流。
⑴ 病人可有心絞痛、暈厥或黑蒙及左心衰竭等症狀。
⑵ 主動脈瓣區收縮期高調粗糙的3級以上的噴射性雜音,多向頸部傳導。常伴有震顫。
⑶ 心尖搏動向左下移位且呈抬舉性。
⑷ 超聲心動圖可見主動脈瓣開放幅度小於18mm,瓣葉增厚、鈣化,主動脈根部增寬,左室後壁及室間隔對呈性增厚,左室流出道增寬。
⑸ 心電圖表現為左室肥厚、勞損。
⑹ X線檢查晚期病人可見左室擴大。升主動脈根部常呈窄後擴張。重度狹窄者多有瓣葉鈣化影像。
⑴ 主動脈瓣區舒期早期高調遞減型哈氣樣雜音,是本病最重要體徵。
⑵ 心尖部Austin一Flint雜音、脈壓差大、水沖脈、“槍擊音”、毛細血管搏動、Duroziez征、點頭征(De一Musset征),亦是本病的重要診斷依據。
⑶ 超聲心動圖可見主動脈瓣關閉時不能合攏,瓣葉增厚、鈣化、脫垂、連枷、贅生物及二葉式畸形等;左室腔及其流出道與升主動脈根部擴大;二尖瓣前葉在E峰後呈現幅度小於4mm的高頻振動。都卜勒超聲可見主動脈瓣下方舒張期湍流。
⑷ 心電圖可表現左室肥厚及舒張期負荷過重所致的相應改變和缺血性ST-T改變。
⑸ X線檢查主要所見為左室增大伴升主動脈擴張、屈曲、延長,形如靴狀;透視下可見主動脈搏動增強,和左心室搏動配合呈“搖椅式搏動”;逆行升主動脈根部造影可見主動脈瓣返流。
⑴胸骨左下緣低音調隆隆樣舒張中晚期雜音,可伴舒張期震顫。
⑵ 可有右房擴大及體循環靜脈鬱血的症狀和體徵。
⑶ 超聲心動圖示三尖瓣葉增厚及活動受限。
⑷ 心電圖及X線檢查均顯示右房大。
⑴ 主要體徵為胸骨左下緣全收縮期雜音,吸氣或壓迫肝臟後該雜音增強。
⑵ 可見頸靜脈及肝臟明顯搏動。多有右心衰竭的症狀和體徵。
⑶ 超聲心動圖見右房右室大;聲學造影及都卜勒均可證實三尖瓣返流。
⑷ 心電圖可見右房右室肥厚及右束支阻滯。X線檢查示右房右室擴大。

治 療

中醫
1 中藥治療。
2 注意治療三痹,防止復發,避免受寒、久處陰濕之地及過度勞累。
3 出現心衰時應限制鈉鹽攝入。
4 針灸療法。
分型治療
(一)陰寒凝滯
證候:胸悶痞塞,氣短心悸,或胸痛徹背,背痛徹胸,感寒痛甚,面色蒼白,四肢厥冷,舌苔白,脈沉遲。
治法:辛溫通陽,開痹散寒。
用藥:栝蔞薤白白酒湯加味,冠心蘇合丸。
(二)氣滯血瘀
症候:胸部刺痛,固定不移,入夜痛甚,或見心悸不寧,舌質暗紫,脈沉澀。
治法:活血化瘀,通絡止痛。
用藥:血府逐瘀湯加味,複方丹參片、心寧片、理氣舒心片、心腦康膠囊。
(三)痰濁阻遏
證候:胸悶如窒而痛,或痛引肩背,氣短喘促,肢體沉重,形體肥胖,咳嗽痰多,舌苔滑膩,脈滑。
治法:通陽泄濁,豁痰開結。
用藥:栝蔞薤白半夏湯。
(四)心腎陰虛
證候:胸悶且痛,心悸盜汗,頭暈耳鳴,口乾煩熱,舌紅或有紫斑,脈細數或細澀。
治法:滋陰益腎,活血通絡。
用藥:左歸飲,天王補心丸。
(五)氣陰兩虛
證候:胸悶隱痛,心悸氣短,頭昏乏力,面色少華,口乾咽噪,盜汗便秘,舌嫩紅少苔,或有齒印,脈細數無力。
治法:益氣養陰,活血通絡。
用藥:生脈飲、五味子糖漿。
(六)陽氣虛衰
證候:胸悶氣短,心痛心悸,畏寒肢冷,腰酸無力,面色蒼白,汗出氣促,唇甲淡白或青紫,舌淡白或暗紫,脈沉細或結或代。
治法:益氣溫陽,活血通絡。
用藥:參附湯和右歸飲。
1 藥物治療。
2 手術治療。

預 後

1 疾病初起,如積極治療,病情尚可控制,愈後較好,如病人體質較弱,或治不及時,或治不徹底,疾病可進一步發展,損及關節及心臟,或疾病遷延,反覆發作。
2 慢性風心病病人以二尖瓣狹窄為主者,可在20~30年內仍具有日常工作能力,一旦出現症狀則往往於30~40歲死於頑固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有主動脈瓣病變者,預後較為嚴重,5年及10年的平均生存率為38%和20%。如出現心絞痛、暈厥或心力衰竭,往往於3年內死亡。青年病人發生心絞痛常有猝死的危險性。

參考典籍

《素問·舉痛論》
《金匱要略》
《諸病源候論》
《聖濟總錄·心痛總論》
《太平聖惠方》
《醫宗必讀·心腹諸痛》
《臨證指南醫案·心痛》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