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治療臨床督導理論模型
心理諮詢和治療督導與臨床工作之間關係密切,最早的臨床督導是自心理治療理論外推而來的,主要涉及從
精神分析模型、以人為中心模型、認知行為模型、系統模型、結構模型等而衍生形成的幾種督導模型。近年來的特殊督導模式的發展則是獨立於心理治療之外,代表性的有
發展模型和
社會角色督導模型。 心理諮詢與心理治療是複雜的專業工作,需要長期、正規的院校教育、繼續教育及持續不斷的臨床督導來保證和提高專職人員專業水平。普遍認為,外行是沒有辦法來規範專職人員的,這使得督導在維持職業標準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由於心理健康的專業工作必須依賴於特定的知識體系,學習知識和接受訓練的過程又很漫長,因此,非常有必要在一個最基本的水平上,進行職業準備過程的知識學習和訓練。另外,心理諮詢和治療臨床督導本身也成為非常重要臨床活動之一。
根據霍洛韋的概述,督導模型可分三大類:第一類是基於各種心理治療理論的各種模型;第二類是基於職業訓練和督導經驗發展的發展模型;第三類是基於督導師和督導者的期望和行為的基本特徵的社會角色模型。
基於心理治療理論的督導模型
精神分析督導模型
精神分析的督導概念對整個督導理論與實踐的影響是最深遠的,在整個督導概念中具有支配性的地位。正式的精神分析督導工作開始於馬克思.埃廷根的實踐,埃克斯坦和奧勒斯坦最早建立精神分析的督導模型。該模型認為:督導是一種學習和教育的過程,這一過程特彆強調病人、治療師和督導師之間的關係,以及三者之間相互作用的過程。督導的目的不是提供治療,而是教學,使被督導者學會理解和解決與督導師之間的關係衝突中的心理動力學,從而習得處理與來訪者工作中衝突的能力。之後,雅各布斯,羅克,吉爾,弗勞利—奧戴和薩納特等發展和論述了精神分析的督導概念。尤其弗勞利—奧戴和薩納特提出的三個維度:①與被督導者關係中督導師的威望的本質;②督導師的關注點;③督導師的主要參與模式,為所有其他督導提供了一個有用的概念框架。
以人為中心督導模型
以人為中心的督導模型的倡導者是卡爾.羅傑斯,該模型對以人為中心的臨床治療師占據重要的地位。該模型認為:督導既非教學,也不是治療,但它是融合了教學和治療元素的一種過程。羅傑斯本人更傾向於把督導看成治療性面談的一種修改形式。其它有代表性的是帕特森和賴斯強調督導師必須向被督導者示範對於人性和改變的態度以及對自身的態度,並將督導過程本身看成一直接的影響形式。目前用於培訓學生的一些基本諮詢面談技能程式大都直接從羅傑斯衍生而來。
認知行為督導模型
由於認知行為治療的理論假設認為適應性與非適應性行為都是通過其結果而習得和維持的,因此,認知行為治療的督導在設定目標和督導過程方面的明確性和系統性遠勝於其他理論模型,更關注被督導者對治療技術的掌握和對所學的特定治療模式在實際工作中的保真度。沃爾朴、諾普和加菲爾德最早描述行為主義督導過程[11]。布拉德利將行為主義督導描述為以下過程:建立信任關係,技能學習與評估,為被督導者設定目標,構建策略並實施以達成目標,後續跟蹤評估和學習效果的泛化過程。萊斯和貝克指出督導師會採用認知治療方法來挑戰被督導者的認知和錯誤觀念。最近的認知行為督導模型改進主要以薩夫蘭和穆蘭將其他方法整合於認知治療的體系中的工作最為突出。
系統性督導模型
系統性督導模型和家庭治療督導一致,其發展獨立於其他心理治療理論的督導。系統性督導模型強調家庭動力學在督導關係中的重現。對系統家庭治療的不同流派差異的關注,麥克丹尼爾、韋伯和麥基弗認為不同流派的系統性督導理論上是一致的,強調督導過程中的主動,直接和相互協作;同時,也關注家庭的起源問題,督導師應為被督導者提供機會以使其達到更高水平的情感分化和成熟。另外,普羅廷斯基和普雷利等就督導關係的平等與否提出多種策略性的督導例子。
結構主義督導模型
由於結構主義理論本身強調的是“解釋”和“分析”,強調一個人主動的對某種特定含義和意義的“組構”,其理論本身容納了大量的治療流派和相應理論。隨著這大類的理論和治療實踐發展,他們的督導模型共同點主要在:較多地依賴督導師的諮詢角色,即試圖保持參與者之間的平等關係,以及重點關注被督導者的力量提升。最有代表性的是敘述性的督導方法和關註解決方案的督導方法。
敘述性督導模型
敘述性的督導模型假設人們的天性就是“故事家”,他們發展了關於他們自己的故事,而這個故事就起到一個既組織過去經歷也影響未來行為發展的模板作用。督導師的作用就是一個編輯或是催化劑,幫助被督導者寫出並修改那些描述他們作為治療師時他們是誰和在治療師的角色中做什麼的劇本。卡根也曾強調通過提問或暗示性問題,被督導者能主動參與到劇本編輯和改造中來,不斷明確作為一個治療師的角色。
關註解決方案督導模型
關註解決方案的督導模型由德謝澤等首先提出。此模型基於假設是:來訪者知道什麼對於他們是最合適的;看待事物並非僅有一種完全正確的方法;重要的是關注什麼是可能的和可改變的;以及好奇心是必需的。該模型的最著名特徵是“奇蹟問題。”其基本形式是構想奇蹟發生了,所有的事情會怎樣,從而考慮事情積極的一面。最近有很多研究者關註解決方案的督導,他們包括瓊科,普雷斯伯里,托馬斯等,有人認為該模型正孕育有希望的督導觀點。
發展模型
發展模型簡述
發展的督導模型基於的假設是:第一,在提高能力的過程中,被督導者要經歷一系列性質不同的階段。第二,如果要使被督導者獲得最佳的滿意度和職業成長,就必須為被督導者經歷的每一個階段提供不同性質的督導環境。幾個關鍵的發展督導模型分別提出在20世紀50、60、70年代。發展督導模型的得益於臨床觀察和研究發現兩方面的成果。有代表性包括斯托爾滕博格的整合發展模型,斯科夫霍特和羅內斯塔德的六階段發展模型和洛根比爾、哈迪和德爾沃斯的三階段發展模型。
整合發展模型
整合發展模型強調諮詢師發展在四個督導水平層次中的三個結構方面的變化發展。
六階段發展模型
斯科夫霍特和羅內斯塔德的六階段發展模型強調諮詢師發展的外行幫助者、初級學生、高級學生、新任專業人員、有經驗的專業人員和高級專業人員六個狀態階段和相應的督導主題。
三階段發展模型
洛根比爾、哈迪和德爾沃斯的三階段發展模型強調諮詢師發展的停滯,疑惑和整合三階段以及被督導者八個基本發展問題。但有評論,發展的督導模型過於簡單,而忽略督導中所發生的現象本質的解釋。
社會角色模型
社會角色模型簡述
社會角色模型基於的假設是:督導師在他們的職業實踐中已經形成特定的職業角色,這些角色也會成為督導師工作時的象徵或模板;督導師可以看成一種包含其它涉及職業角色的更高層次的角色。根據大量理論家提出的督導師角色,這些角色涉及教師、顧問、治療師、推動者、講師、評價者、監控者、示範者、管理者等等,霍洛韋將特別關注這些角色的督導模型總歸類為社會角色模型。但是,督導師在任一特定情況下採用的角色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因此,社會角色督導模型其中包含大量的個別模型。代表性的有伯納德的區別模型,霍金斯和肖赫特的督導七眼模型和霍洛韋德系統模型。
伯納德區別模型
伯納德的區別模型特彆強調督導過程中教師、諮詢師和輔導顧問三種督導角色和干預、概念化和個性化三個督導關注點組合表現。
督導七眼模型
霍金斯和肖赫特的督導七眼模型強調督導過程內部治療系統和督導系統相互聯結中的治療會談內容、干預和策略、治療關係、治療師的心理過程、督導關係、督導師自己的心理過程和更廣泛背景下的職業行為等七個方面的經驗訓練。
霍洛韋德系統模型
霍洛韋德系統模型考慮包括督導關係本身、督導師的個性特徵、開展督導的機構的特徵、來訪者的個性特徵以及被督導者的個性特徵等一系列的因素,並從督導師的任務和功能方面進行總體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