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性動機

心理性動機

心理性動機(psychologicalmotive)是和心理需要相聯繫的動機。心理性動機有不同層次。是人類以非生理性需要為基礎所產I生的行為動機。人類的心理性行為動機遠多於生理性動機,並且十分多樣化。例如。興趣、好奇、貪心及立德、立功、立言等是心理性動機,求學、求勝、求利及交友、戀愛、求婚、成家等,也是心理性動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心理性動機
  • 外文名:psychological motive
起源,幾種重要心理性動機,探索動機,成就動機,尊重動機,親和動機,

起源

最初,它是直接由遺傳、先天的生物需要發展來的,以後似乎獨立於生物需要而存在,它們本身成為滿足的目標。例如,嬰兒有對食物的需要,這時的心理需要和生理需要是直接聯繫著的。依靠父母來滿足這些需要,父母逗他玩,使他歡快等等。由於這類事件不斷出現,照顧嬰兒的父母總是愉快的,這些人本身就變成了孩子的目標物體。孩子希望這些人對他好,照顧他,他們也做一些討好父母讚許和喜歡的事情,產生一種願意和父母在一起並記得讚許的簡單的嚮往動機,這就是心理動機。美國C.L.赫爾的續起的或習得的內驅力,美國H.A.默里列舉的20種動機基本上是心理性的動機

幾種重要心理性動機

探索動機

個體對新奇的、未知的事物的探究傾向稱為探索動機(probemotive),或者稱為好奇動(Curiositymotive)。人類的探索動機比動物有過之而無不及。動物的探索活動具有本能的、五條件反射的性質。巴甫洛夫把它稱為探究反射或“是什麼反射”。嬰幼兒也有明顯的探究行為。其表現形式有:①感官探索。當出現新奇事物時,兒童會注意看,認真聽,動手摸,對其進行探索。②動作擺弄。在感官探索的基礎上,動手擺弄這些物體,如把玩具摔到地上,把玩具分拆開來等。③好問。隨著兒童的長大,他們的活動範圍也越來越大,接觸到的新事物、新現象也越來越多,處處充滿好奇,因而總問成年人:這是什麼,這是為什麼,等等。正是這些不斷探索的過程中,兒童不斷提高對周圍世界的認識。心理學家非常重視探索動機對兒童心理發展的巨大意義。

成就動機

成就動機(achievementmotive)是指人追求成功的內在動力。這是人本主義心理學的重要概念。人本主義心理學家默里、羅傑斯馬斯洛等認為,人類存在著一種潛能,都有努力實現這種潛能、取得成功的願望,這就是馬斯洛所說的自我實現的需要(self—actualization)。為什麼有些人會勤奮工作,整日忙碌?默里認為這是由於人有成就的需要,也就是“完成艱巨任務;通過控制、掌握或組織克服困難,取得更高成績;擴展自我”的願望(1938)。默里同時指出成就需要存在個體差異。但是,對成就需要和成就動機作深入研究的,是麥克里蘭德(McClelland)和阿特金森(Atkinson)。

尊重動機

馬斯洛把尊重需要列入人類的基本需要之一。尊重包括自尊、自重和他人對自己的尊敬、看重、信任等積極的評價。尊重動機(esteemmotive)是促使人獲得自尊(self—esteem)和他人尊重的行為的內在動力。
馬斯洛有許多關於自尊的論述。他認為自尊和自我概念是有區別的。自我概念是關於你對自己人格特點看法的積累,而自尊則是指你對自我概念的評價,其實質是你是否喜歡你所認為的這個自己?自尊也可以叫自尊心或自尊感,是個人基於對自我評價所產生的一種自我看重、自我尊重、自我憐愛,並要求受到他人和社會尊重的一種感受。馬斯洛需要理論的尊重需要,其核心是自尊
個人的自尊心或自尊感與他人,特別是那些和自己最親近,最信任、最有權感者對自己的評價有密切的聯繫。例如父母、教師經常對自己積極的評價,有助於形成高自尊;而經常的消極的評價則容易形成低自尊。

親和動機

親和動機(affiliationmotive)是指個體在社會交往中,對他人的親近行為的內在動力,例如努力獲得他人的關心、友誼、愛情、認可、同情、支持和合作,等等。心理學家認為,親和動機的形成,一方面是人類的天性,另一方面也是由於學習。人類與其他動物不同,兒童期很長,出生後很長時期內處於軟弱無能的狀態,各種需求的滿足都要靠與他人建立親密的關係,才逐步形成親和動機。在這過程中存在著三方面的學習:①個人目標無法達到時,學到求人幫助;②遇到危險情境時,學到求人保護;③對事物不了解時,學到求人教導。人類的群居行為本身,就包含著群居行為的促動因素,即親和動機。人類即使到了成年和老年以後,在很多場合仍然離不開他人的友誼、支持、合作和照顧,因而親和動機也一直維持著。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