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名。即胃脘痛。心下即胃脘部。見《傷寒論·辨太陽病脈證並治》:“傷寒六七日,結胸熱實,脈沉而緊,心下痛,按之後硬者,大陷胸湯主之。”參見胃脘痛、心痛、結胸條。
基本介紹
- 中醫病名:心下痛
- 常見發病部位:胃脘部
證名。即胃脘痛。心下即胃脘部。見《傷寒論·辨太陽病脈證並治》:“傷寒六七日,結胸熱實,脈沉而緊,心下痛,按之後硬者,大陷胸湯主之。”參見胃脘痛、心痛、結胸條。
心下痛 證名。即胃脘痛。心下即胃脘部。見《傷寒論·辨太陽病脈證並治》:“傷寒六七日,結胸熱實,脈沉而緊,心下痛,按之後硬者,大陷胸湯主之。”參見胃脘痛、心痛、結胸條。
⑴民間有“心口痛”者,即“心痛”、“心下痛”也,唐宋以前的中醫文獻,或指胃脘痛。《靈樞·邪氣臟腑病形》篇:“胃病者,腹(月真)脹,胃脘當心而痛。”《傷寒論·辨太陽病脈證並治》云:“傷寒六七日,結胸熱實,脈沉而...
胃脘痛是指上腹部胃脘處疼痛為主的症狀,俗稱“胃痛”。《素問》稱:“胃脘當心而痛,”《壽世保元》稱“心胃痛”。歷代醫家又有“心腹痛”、“心痛”、“心下痛”等。 胃脘痛的病位在胃,多由飲食不節,嗜食生冷,或憂思煩惱...
葶藶湯,中醫方劑名。出自《聖濟總錄》卷二十二。主治傷寒結胸,心下痛,如石堅硬,小便不利。組成 葶藶子(隔紙炒)三分,檳榔(銼)半兩,桑根白皮(炙,銼)三分,杏仁(湯浸,去皮尖雙仁,炒)、大黃(銼,醋炒)各半兩,朴消...
即《傷寒論》中之大陷胸湯證。是太陽表證未罷而誤用下法,出現自心下至少腹硬滿而痛、手不可近的證候。結胸證之一。其證膈內拒痛,心下痛,按之石硬,甚至從心下至少腹硬滿而痛,不可近,間有如柔痙狀。張仲景《傷寒論...
食痹,病名。因痰飲瘀血留滯胃脘,所致食已即心下痛,吐出乃止之證。出《素問·脈要精微論》。《素問·至真要大論》:“食痹而吐。”王冰註:“食痹,謂食已心下痛陰陰然,不可名也,不可忍也,吐出乃止。此為胃氣逆而不...
基本概述 胃痛:凡由於脾胃受損,氣血不調所引起胃脘部疼痛的病證,又稱胃脘痛。歷代文獻中所稱的“心痛”、“心下痛”,多指胃痛而言。如《素問.六元正紀大論》說:“民病胃脘當心而痛。”《醫學正傳》說:“古方九種心痛……。
熱邪煎熬津液而生痰,或痰郁生熱,熱與痰相搏,阻於肺絡,肺氣不利故咳痰黃稠而氣喘;痰熱阻於咽喉故咽喉腫痛,音啞;痰熱阻於胸脘,津不上承故飲不能渴、得水則噦,按之心下痛;痰熱阻閉心竅,擾及心神,故見心煩不寐,...
4、戚芳“哼”了一聲,見他衣衫破損甚多,心下痛惜,從懷中取出針線包,就在他身上縫補。她頭髮擦在狄雲下巴,狄雲只覺痒痒的,【鼻中聞到她少女的淡淡肌膚之香,不由得心神蕩漾】,低聲道:“師妹!”...
黃皮果,中藥材名。本品為芸香科植物黃皮的果實。功能主治為:消食,化痰,理氣。治食積不化,胸膈滿痛,痰飲咳喘。①《廣志》:消食,顆氣,除暑熱。②姚可成《食物本草》:主嘔逆痰水,腳膈滿痛,蛔蟲上攻,心下痛。③《福建...
小陷胸加枳實湯,中醫方劑名。出自《溫病條辨》卷二方。主治陽明暑溫,水結在胸,面赤身熱頭暈,不惡寒,但惡熱,渴欲涼飲,飲不解渴,得水則嘔,按之心下痛,小便短,大便閉,苔黃滑,脈洪滑者。組成 黃連、枳實各二錢,栝...
熱結胸,病證名。邪熱伏飲搏結胸膈所致的病證。熱結胸,病證名。邪熱伏飲搏結胸膈所致的病證。結胸證之一。即熱實結胸。亦稱實熱結胸。《傷寒全生集·辨傷寒結胸》:“若懊憹發熱煩渴,心下痛硬,大便秘,昏悶,名熱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