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康熙九年(1670)置徽寧道,駐徽州府(治在今安徽歙縣),領徽州府、寧國府、廣德州;二十一年均裁。 ...
即徽寧池太廣道,即徽州府、寧國府、池州府、太平府、廣德洲。 起初清初置池太道,駐蕪湖縣,領池州府、太平府; 康熙元年(1662)安慶府、滁州、和州來屬,更名安...
康熙元年(1662年),皖南地區置池太道,駐池州府。康熙六年(1667年),清撤銷江南省,由江南省左布政使所轄的府、州、縣組建安徽省;康熙九年置徽寧道,駐徽州府。...
康熙六年(公元1667年)七月,康熙帝批准建立安徽省(省名取“安慶”、“徽州”兩府首字),徽州府改屬安徽省,後屬安徽省徽寧道、徽寧池太道。乾隆二十六年(...
旌歙古道,亦稱隋唐古道,史稱徽(州)寧(國)官道,位於在安徽省旌德縣境內。旌歙古道始建於隋朝,距今已有1400年,古時由徽州府(歙縣)通往寧國府(宣州)的重要官道,...
梅文鼎如此殊榮而歸,地方官府自然要上門道賀,以示嘉獎和關愛。當時的宣城,屬安徽省徽寧道。於是省道台派一位林大人來宣城向梅文鼎祝賀,宣城的名流雅士自然也紛紛...
順治二年(1645年),屬江南省徽寧道。康熙六年(1667年),屬安徽省徽寧道。太平天國期間,由浙江巡撫兼轄。同治四年(1865年)仍由安徽省徽寧池太廣道分轄。清,...
六年(1626年)分守徽寧道。時魏忠賢方弄國柄,有人勸他:“君久滯江乾,得無悔乎?但少曲意,公卿唾手可得至”。公弼毅然說:“我鬚眉如許,皆老母茹冰嚼櫱所留...
1863年 鳩江書院 吳坤修(徽寧道道台) 1895年 中江書院 袁昶(蕪關道員) 1903年 皖江中學堂 劉樹屏(皖南道員) 1904年 皖江中學堂 嚴復 1906年 皖江中學...
與大學士倭仁、徽寧道何桂珍等為密友,以“實學”相砥礪。太平天國運動時,曾國藩組建湘軍,力挽狂瀾,經過多年鏖戰後攻滅太平天國。其一生奉行為政以耐煩為第一要...
洪武十三年中書省撤,徽州府直隸六部;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徽州府隸廣德道,四十五年隸徽饒道,隆慶六年(1572年)隸徽寧道,婺源縣均隨徽州府屬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