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里特洛·阿果里

德里特洛·阿果里

德里特洛·阿果里(Dritëro Agolli),阿爾巴尼亞作家、詩人、文藝評論家、社會活動家。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德里特洛·阿果里
  • 外文名:Dritëro Agolli
  • 國籍阿爾巴尼亞
  • 出生地:阿爾巴尼亞德沃利地區門庫拉斯村
  • 出生日期:1931年10月13日
  • 逝世日期:2017年2月2日
  • 職業:作家,詩人,文藝評論家,社會活動家
  • 代表作品居遼同志興衰記藏炮的人、梅茂政委、母親阿爾巴尼亞
人物經歷,個人作品,出版圖書,評價,

人物經歷

1931年10月13日,阿果里出生於阿爾巴尼亞東南部德沃利地區的門庫拉斯村。1941年,德里特洛開始上學,在故鄉門庫拉斯村讀了5年,後3年是在比利什特讀的。在吉諾卡斯特阿西姆·澤奈利中學就讀的時候,就開始了詩歌創作。其中,阿果里的長詩《清純潔淨的血》在1951年全國青年文學工作者徵文比賽中榮獲三等獎。
1952年夏天,德里特洛·阿果里從阿西姆·澤奈利中學畢業。阿果里在文學方面有特長,得過全國性的文學創作獎,頗有名氣,學校便把他選拔為留蘇生,到蘇聯列寧格勒大學學習俄羅斯語言和新聞專業。1957年夏天,阿果里畢業回國,被分配在阿爾巴尼亞勞動黨中央機關報《人民之聲報》當記者。工作15年間(1957-1972),阿果里在《人民之聲報》發表的通訊、特寫、人物專訪、小品文有成百上千篇,其中篇幅在一版以上,刊載在頭版上的長文就有300篇之多。
阿果里對中國的文學藝術情有獨鐘。20世紀五六十年代就寫過評論電影《祝福》《革命家庭》和紀念魯迅先生的長篇文章,發表在《人民之聲報》上。1967年9—10月,阿果里作為《人民之聲報》代表團成員第一次訪華。回國後寫了長篇通訊《從松花江到長江》,在《人民之聲報》上連載。
1972年伊始,阿果里到阿爾巴尼亞作家與藝術家協會報到,擔任文學方面的秘書長。第二年成為阿爾巴尼亞作家與藝術家協會主席,一直到1992年。在阿爾巴尼亞政情發生劇變,勞動黨喪失了政權之後,阿果里對共產主義思想的信仰,對社會主義文學與藝術的赤誠沒有絲毫的改變。
長期超負荷的勞作和過多的飲酒,嚴重地傷害了阿果里的健康,進入21世紀之後,兩手就開始顫抖,而且日趨嚴重。最後兩年還折了左腿,行動極不方便。2017年2月2日,德里特洛·阿果里去世。

個人作品

在社會主義年代,阿果里共出版了《我上了路》(1958)、《我走在柏油路上》(1961) 、《山徑和人行道》(1965)、《中午》(1969)、《語言鑿石》(1977)、《我思緒萬千地走在路上》(1985)、《跳蚤》(1971)7部詩集和《德沃利,德沃利》(1964)、《父輩》(1969)、《母親阿爾巴尼亞》(1974)等多篇長詩。
20世紀50-60年代,阿果里以寫短篇小說為主,《往昔歲月的喧聲》是這方面的代表作。不過,最能代表阿果里在社會主義年代小說創作成就的是長篇小說《梅茂政委》(1970,改編成電影后取名《第八個是銅像》)、《藏炮的人》和長篇諷刺幽默小說《居遼同志興衰記》。

出版圖書

  • 沒有更多了
作者名稱:德里特洛·阿果里
作者類型:
作者時間:2019年9月
《藏炮的人》是2019年9月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德里特洛?阿果里。
展開

評價

與阿果里並駕齊驅、多次被提名為諾貝爾文學獎候選人的首屆布克國際文學獎得主伊斯瑪依爾·卡達萊說:“阿果里的作品給人一種親切感,帶有濃厚香醉的泥土氣息;充滿幽默,文體優美,內容豐厚。阿果里是阿爾巴尼亞當代文學中最強有力的並富有個性的聲音。”
阿爾巴尼亞當代著名詩人、國家歷史博物館館長莫伊科姆·澤喬說:“同阿爾巴尼亞其他詩人相比,阿果里寫的詩最多,他是阿爾巴尼亞文學史上最偉大的4位抒情詩人之一,他是駕馭語言的魔術師。”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