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語語言學導論

德語語言學導論

德語語言學導論課程是中國海洋大學於2018秋冬首次在智慧樹網、於2020年11月2日首次在中國大學MOOC開設的慕課課程、國家精品線上開放課程、教育部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該課程授課教師為王京平、齊冬冬、高磊、周奕珺和王凱。截至2021年5月,據智慧樹網官網顯示,該課程已第6學期開課運行,第7學期(2021秋冬)正在招生中;據中國大學MOOC官網顯示,該課程已第2次開課。

該課程共有緒論、語言的本質及功能、語音學和音位學、符號和語言符號、語義學、語用學、詞法學、句法學和篇章語言學這九章內容。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德語語言學導論
  • 類別:慕課、國家精品線上開放課程
  • 提供院校:中國海洋大學
  • 授課平台:智慧樹網、中國大學MOOC
  • 開課時間:2018秋冬(智慧樹網首次);2020年11月2日(中國大學MOOC首次)
  • 授課教師:王京平、齊冬冬、高磊、周奕珺、王凱
課程性質,課程背景,課程定位,適應專業,開課信息,課程簡介,課程大綱,課前預備,預備知識,學習資料,授課目標,考核標準,課程特色,所獲榮譽,教師簡介,

課程性質

課程背景

中國國內德語專業的教學師資參差不齊,不能均衡各校的教學質量,滿足廣大學生系統學習語言學課程的需求。為解決這一問題,中國海洋大學開設了德語語言學導論課程。

課程定位

該門課程是為大學本科階段培養學生學術素質的啟蒙課程,為德語專業的必修課,是德語專業同學深造的專業基礎。

適應專業

該課程適合德語專業學生學習。

開課信息

智慧樹網開課信息
開課次數
開課時間
授課教師
學時安排
參與人數
第1學期開課
2018秋冬
王京平、齊冬冬、高磊、周奕珺、王凱
31
921人
第2學期開課
2019春夏
538人
第3學期開課
2019秋冬
170人
第4學期開課
2020春夏
2,492人
第5學期開課
2020秋冬
484人
第6學期開課
2021春夏
待定
第7學期開課
2021秋冬
30
待定
(註:表格內容參考資料
中國大學MOOC開課信息
開課次數
開課時間
授課教師
學時安排
參與人數
第1次開課
2020年11月2日-2021年2月25日
王京平、齊冬冬、高磊、周奕珺
2-5小時每周
2815人
第2次開課
2021年4月9日-2021年7月9日
王京平
2-4小時每周
待定
(註:表格內容參考資料

課程簡介

德語語言學導論課程以索緒爾結構主義語言學為主線,展示科學的本質、構成要素及研究方法,同時立足於德語學習中常見的困難和需求,突出理論對德語學習的指導作用,緊密結合德語學習實踐,依託自主編寫教材《德語語言學教程》,提供有效的學習策略和方法。課程選材淺顯易懂,輔助雙語實例,詮釋抽象理論,為德語學習者揭開語言學的面紗。

課程大綱

  • 智慧樹網
第一章 緒論
1.1語言與語言學
1.2德國大學的治學理念
1.3什麼是科學?
1.4關於語言學
1.5語言學的發展歷史
1.5.1語言學的發展歷史(上)
1.5.2語言學的發展歷史(下)
第二章 語言的本質及功能
2.1語言的本質
2.1.1什麼是語言?
2.1.2人類語言的特徵
2.2人類語言具有哪些功能?
2.2.1語言的交際功能
2.2.2語言的社會心理功能
2.2.3語言的思維功能
2.3母語習得和外語學習
第三章 語音學和音位學
3.1為什麼要注重發音?
3.2音素
3.3音節
3.4音位
3.5音位的分類
3.6德語發音的特點總結
第四章 符號和語言符號
4.1什麼是符號?
4.2語言符號
4.3語言符號三要素的關係
4.4語言符號的功能
4.5符號理論對我們德語學習者的實際意義
第五章 語義學
5.1歷時研究法
5.2共時研究方法
5.2.1從單個詞義看
5.2.2從詞義之間的關係看——聚合關係(上)
5.2.3從詞義之間的關係看——聚合關係(下)
5.2.4從詞義之間的關係看——組合關係
5.3義素分析法
5.4跨文化的語義差異
第六章 語用學
6.1語境及其種類
6.1.1為什麼要學習語用學?
6.1.2言內語境
6.1.3言外語境之場景語境
6.1.4言外語境之文化規範
6.1.5言外語境之認知語境
6.2語境義的類型
6.3會話行為理論
6.3.1格萊斯的會話含義
6.3.2格萊斯的合作原則
6.3.3奧斯汀的言語行為理論
第七章 詞法學
7.1關於詞法學
7.2語素及其分類
7.3德語詞類的詞形變化
7.4德語構詞
7.4.1德語構詞(上)
7.4.2德語構詞(下)
7.5複合詞
7.6詞類轉換
7.7其他構詞類型
7.8漢德構詞比較
第八章 句法學
8.1德漢詞類對比
8.1.1德漢詞類概述
8.1.2德語詞類:名詞、代詞
8.1.3德語詞類:形容詞、動詞等
8.2德漢詞類的句法功能
8.2.1德漢詞類的句法功能
8.2.2德漢語序
8.2.3動詞的配價
8.3德語句型
8.4漢德語法特點
8.4.1德語語法特點
8.4.2漢語語法特點
8.5漢德語法的文化根基
8.6掌握德語語法的策略
第九章 篇章語言學
9.1關於篇章
9.2篇章的表層結構
9.2.1篇章的表層結構(上)
9.2.2篇章的表層結構(下)
9.3篇章的深層結構
9.4深層結構的多維性
9.5主述題結構
9.6主述題實例分析
9.7篇章主題發展模式
9.8篇章是交際行為
9.8.1篇章是交際行為(上)
9.8.2篇章是交際行為(下)
(註:課程大綱排版從左到右列
  • 中國大學MOOC
第1次開課課程大綱
01緒論
1.1語言與語言學
1.2德國大學的治學理念
1.3什麼是科學?
1.4關於語言學
02語言的本質及功能
2.1 語言的本質
2.1.1 什麼是語言?
2.1.2 人類語言的特徵
2.2人類語言具有哪些功能?
2.2.1語言的交際功能
2.2.2語言的社會心理功能
2.2.3 語言的思維功能
2.3 母語習得和外語學習
03語音學和音位學
3.1 為什麼要注重發音?
3.2 音素
3.3 音節
3.4 音位
3.5 音位的分類
3.6 德語發音的特點總結
04符號和語言符號
4.1 什麼是符號?
4.2 語言符號
4.3 語言符號三要素的關係
4.4 語言符號的功能
4.5 符號理論對我們德語學習者的實際意義
05語義學
5.1 歷時研究法
5.2 共時研究法
5.2.1 從單個詞義看
5.2.2 從詞義之間的關係看——聚合關係(上)
5.2.3 從詞義之間的關係看——聚合關係(下)
5.2.4 從詞義之間的關係看——組合關係
5.3 義素分析法
5.4 跨文化的語義差異
06語用學
6.1 語境及其種類
6.1.1 為什麼要學習語用學?
6.1.2 言內語境
6.1.3 言外語境之場景語境
6.1.4 言外語境之文化規範
6.1.5 言外語境之認知語境
6.2 語境義的類型
6.3 會話行為理論
6.3.1 格萊斯對的會話含義
6.3.2 格萊斯的合作原則
6.3.3 奧斯汀對的言語行為理論
07詞法學
7.1 緒論
7.2 語素及其分類
7.3 德語詞類的詞形變化
7.4 德語構詞
7.4.1 德語構詞(上)
7.4.2 德語構詞(下)
7.5 複合詞
7.6 詞類轉換
7.7 其他構詞類型
7.8 漢德構詞比較
08句法學
8.1 德漢詞類對比
8.1.1 德漢詞類概述
8.1.2 德語詞類——名詞、代詞
8.1.3 德語詞類——形容詞、動詞等
8.2 德漢詞類的句法功能
8.2.1 德漢詞類的句法功能
8.2.2 德漢語序
8.2.3 動詞的配價
8.3 德語句型
8.4 漢德語法特點
8.4.1 德語語法特點
8.4.2 漢語語法特點
8.5 漢德語法的文化根基
8.6 掌握德語語法的策略
09篇章語言學
9.1 關於篇章
9.2.1 篇章的表層結構(上)
9.2.2 篇章的表層結構(下)
9.3 篇章的深層結構
9.4 深層結構的多維性
9.5 主述題結構
9.6 主述題實例分析
9.7 篇章主題發展模式
9.8.1 篇章是交際行為(上)
9.8.2 篇章是交際行為(下)
(註:課程大綱排版從左到右列
第2次開課課程大綱
第一章 緒論
1.5.1 語言學的發展歷史(上)
1.2 德國大學的治學理念
1.5.2 語言學的發展歷史(下)
1.1 語言與語言學
1.3 什麼是科學?
1.4 關於語言學
第一章單元測驗
第一章單元測驗
第二章 語言的本質及功能
2.3 母語習得和外語學習
2.2.2 語言的社會心理功能
2.1.2 人類語言的特徵
2.2.1 語言的交際功能
2.1.1 什麼是語言?
2.2.3 語言的思維功能
第二章單元測試
第二章單元測試
第三章 語音學和音位學
3.3 音節
3.1 為什麼要注重發音?
3.2 音素
3.5 音位的分類
3.4 音位
3.6 德語發音的特點總結
第三章單元測試
第三章單元測試
第四章 符號和語言符號
4.4 語言符號的功能
4.1 什麼是符號?
4.2 語言符號
4.5 符號理論對我們德語學習者的實際意義
4.3 語言符號三要素的關係
第四章單元測試
第四章單元測試
第五章 語義學
5.2.3 從詞義之間的關係看——聚合關係(下)
5.1 歷時研究法
5.3 義素分析法
5.4 跨文化的語義差異
5.2.4 從詞義之間的關係看——組合關係
5.2.2 從詞義之間的關係看——聚合關係(上)
5.2.1 從單個詞義看
第五章單元測試
第五章單元測試
第六章 語用學
6.1.3 言外語境之場景語境
6.1.5 言外語境之認知語境
6.2 語境義的類型
6.1.2 言內語境
6.3.2 格萊斯的合作原則
6.3.3 奧斯汀的言語行為理論
6.3.1 格萊斯的會話含義
6.1.1 為什麼要學習語用學?
6.1.4 言外語境之文化規範
第六章單元測試
第六章單元測試
第七章 詞法學
7.7 其他構詞類型
7.5 複合詞
7.8 漢德構詞比較
7.4.2 德語構詞(下)
7.6 詞類轉換
7.2 語素及其分類
7.3 德語詞類的詞形變化
7.1 關於詞法學
7.4.1 德語構詞(上)
第七章單元測驗
第七章單元測驗
第八章 句法學
8.3 德語句型
8.1.1 德漢詞類概述
8.1.2 德語詞類:名詞、代詞
8.2.1 德漢詞類的句法功能
8.4.2 漢語語法特點
8.4.1 德語語法特點
8.6 掌握德語語法的策略
8.5 漢德語法的文化根基
8.1.3 德語詞類:形容詞、動詞等
8.2.2 德漢語序
8.2.3 動詞的配價
第八章單元測試
第八章單元測試
第九章 篇章語言學
9.7 篇章主題發展模式
9.3 篇章的深層結構
9.8.2 篇章是交際行為(下)
9.5 主述題結構
9.2.1 篇章的表層結構(上)
9.8.1 篇章是交際行為(上)
9.6 主述題實例分析
9.1 關於篇章
9.4 深層結構的多維性
9.2.2 篇章的表層結構(下)
第九章單元測試
第九章單元測試
(註:課程大綱排版從左到右列

課前預備

預備知識

德語專業學生應有一定的語言基礎,能夠理解課程中的雙語實例。

學習資料

書名
作者
出版地
出版社
出版時間
《德語語言學教程(新版第2版)》
王京平
北京
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2018年4月
(註:表格內容參考資料

授課目標

  • 總體授課目標
1、了解索緒爾的結構主義語言學的基本領域、主要概念及研究方法。
2、提高學習德語的效率和運用能力。
3、以語言學為載體,認識科學,學會科學工作方法,培養自身的學術能力。
  • 各章授課目標
緒論:明確學習語言學的必要性明確語言學的任務、工作方法和研究領域;了解語言學發展的三個重要階段:傳統語言學、歷史比較語言和現代語言學;掌握索緒爾對現代語言學的主要貢獻;理解索緒爾的結構主義語言學對外語學習者的學習方略的指導意義。
語言的本質及功能:理解人類語言不同於動物語言的根本特徵;理解並掌握人類語言的功能;理解母語習得及外語學習的不同及其對外語學習的啟發。
語音學和音位學:明確語音學和音位學的區分和研究對象;理解並掌握音素、音節、音位等概念;理解德語語音的特點。
符號和語言符號:初步認識語言符號的本質和特徵,語言符號的相關理論以及它在跨文化交際中的意義。
語義學:初步認識語義的二個關係(聚合和組合關係),獲取學習德語的方法,另外加深對語言是文化載體的認識,樹立科學的語言觀。
語用學:闡述語言-語境-含義這個交際學中的重要話題,引導學生不僅關注語言結構,更重視語言的套用及德漢語言群體的語用規範。
詞法學:通過對各類語素的介紹,讓學生利用構詞法的知識去提高解析德語詞義的能力,獲取從結構入手擴大辭彙量的有效方法。
句法學:通過詞類及句法功能、句式類型的介紹,提高學生對德語語法的理性認識和分析複合句的能力。同時,進一步認識造成德漢句法差異的文化原因。
篇章語言學:初步認識篇章的結構及任務,重視閱讀,獲得解析篇章的方法,提高寫作能力。

考核標準

  • 智慧樹網考核標準
平時成績30分
平時成績=學習進度分(5.0分)+學習行為分(25.0分)
章測試成績10分
單項類目名稱
卷面分
單項滿分
第一章 單元測試
16
1.1
第二章 單元測試
17
1.2
第三章 單元測試
14
1.0
第四章 單元測試
15
1.1
第五章 單元測試
14
1.0
第六章 單元測試
15
1.1
第七章 單元測試
17
1.2
第八章 單元測試
18
1.3
第九章 單元測試
14
1.0
(註:表格內容參考資料
見面課成績20分
見面課成績得分=見面課實際得分/見面課總分*權值
單項類目名稱
單項滿分
熟語學
5.0
語言學與德語教學
5.0
語料庫語言學概論
5.0
語言中隨處可見的隱喻現象
5.0
(註:表格內容參考資料
期末考試成績40分
期末考試得分=期末考試實際得分/期末考試總分*權值
採用線上期末考試形式作為期末考試成績
試卷:教程考試
註:該考核標準適用於2019秋冬至2021秋冬學期的開課

課程特色

該課程的設計遵循從“道”到“技”的原則,講述語言學基本知識的同時傳授學習德語的方法。同時,以漢語為參照物,針對德語的語言特點,有針對性的提供解決德語學習難點的途徑。

所獲榮譽

2019年7月1日,該課程獲“國家精品線上開放課程”稱號;
2020年11月24日,該課程獲教育部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稱號。

教師簡介

王京平,中國海洋大學外國語學院外聘教授、碩士生導師,前任教育部外語指導委員會德語分會委員,德語界知名教授。
齊冬冬,中國海洋大學外國語學院德語系講師,先後在北京外國語大學德語系取得學士、碩士、博士學位,研究方向為德語語言學、篇章語言學、語料庫語言學、二語習得等。
高磊,中國海洋大學外國語學院德語系講師,本科畢業於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德語系,碩士階段畢業於德國耶拿大學,研究方向為德語語言學、中德跨文化交際、德漢口譯。
周奕珺,中國海洋大學外國語學院德語系講師,先後在武漢大學德語系取得學士、碩士學位,研究方向為德語語言學、認知語言學、德漢翻譯等。
王凱,中國海洋大學外國語學院德語系講師,研究方向為德語語言學、翻譯學。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