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藝雙馨:尹桂芳傳

德藝雙馨:尹桂芳傳

浙江這塊並不算太廣闊然而深厚的土地,哺育了眾多的文化名人:王羲之、謝靈運、駱賓王、孟郊、寒山、趙孟頫、黃公望、王蒙、茅盾、夏衍、郁達夫、竺可楨、童第周……他們為文化的傳承,更為文化的創新,竭盡了他們的才智,取得了偉大的成果。“浙江文化名人傳記叢書”是浙江省社會科學院貫徹省委省政府號召推出的文化工程,推出了100位古今浙籍文化名人傳記。本書為叢書之一,介紹的是德藝雙馨——尹桂芳。

基本介紹

  • 書名:德藝雙馨:尹桂芳傳
  • 出版社:浙江人民
  • 頁數:323頁
  • ISBN:7213034278
  • 作者:陳華興 黃宇
  • 出版日期:2006年12月1日
  • 開本:0開
  • 品牌:浙江人民出版社
圖書目錄,文摘,

圖書目錄

第一章 雲桂降寒門
剡溪蘊秀異
世代勤農耕
人生大不幸
童年早當家
全家去逃亡
第二章 習藝迭遇挫
啟蒙多坎坷
幸逢藝高人
漂泊水鄉間
小荷露尖角
第三章 藝海苦漂航
遭遇“立台板”
頭肩尹雲峰
首次進上海
改名尹桂芳
身陷黑囹圄
再進大上海
第四章 走紅上海灘
“孤島”越劇興
二臨永樂園
博採眾家長
柳暗花又明
舞台姐妹情
創“尹派”藝術
尹派兩經典
第五章 越劇續改革
改良孕創新
對影成三人
提煉與推新
創立芳華團
唱紅新劇目
第六章 協力齊抗爭
聯合大義演
禍逆接踵至
二立芳華團
第七章 藝涯逢盛世
戲改與義捐
三立芳華團
甘為孺子牛
第八章 再攀新高峰
愛國唱屈原
演出享盛譽
第九章 香飄在八閩
遠遷到前線
閩地排萬難
犒勞勇三軍
再上新台階
香飄在八閩
第十章 霜重色愈濃
眾姐妹挨批
桂芳受冤屈
激憤成中風
四立芳華團
第十一章 辛勤育桃李
“尹派”源流長
桃李滿天下
培育趙志剛
點撥茅威濤
磨礪王君安
歷練蕭雅藝
第十二章 晚霞留餘暉
回越劇之家
話藝入學府
芳華溢越壇
桂子永流芳
尹桂芳大事年表
參考文獻
後記

文摘

書摘
在倒“爪”形的南面,即三山交會處,是古剡中,即今新昌、嵊州盆地。盆地略呈三角形態。西北邊以會稽山為界,東北邊與四明山接壤,南緣為天台山麓線,總面積約數百平方公里。唐代時,這裡尚是湖泊沼澤地,地面與海面的高程相差無幾,大海漲潮時,就出現海水倒灌。唐代詩僧貫休曾有詩云“微日生滄海,殘濤傍石城”。詩句中所說的“石城”,即位於今天新昌城關西側。①
“剡溪蘊秀異,欲罷不能忘。”在這片靈山秀水之間,孕育了眾多的功臣名將、文人雅士、戲曲大師……其中一位便是著名的越劇一代宗師尹桂芳。
尹桂芳出生在新昌縣磕下村小龍潭。
磕下村又名磕山村、旗山村。位於新昌縣城西兩公里,呈帶狀分布於磕山山麓。轄雪塘里、磕下、路廊村、下金山、茅屋頭、林家、山根腳、前門山、下村等九個自然村。小龍潭屬雪塘里自然村。
雪塘里村,群山環抱、溪水淙淙、綠樹成蔭、百草豐茂。
小龍潭,是個僅有二十幾戶村民的小村組。多為遠祖遷來,世代在此繁衍生息,少數為近世外遷而來,姓氏繁雜,都以農耕為業,閒暇之時常祭祀神祗,所以自古人人皆能歌善舞。
早在太平天國戰亂之時,因家境清貧、生活無著,為了躲避戰亂,尋覓生計,尹家先祖就從嵊縣甘霖鎮尹家村遷居於此,刀耕火種,開荒墾田,艱難度世。①尹家保存有幾間坐北朝南的土牆老屋,包括廳堂、幾間臥室、灶間和柴房,是尹桂芳的祖上建造的,似乎曾有過一陣子較為殷實的時期,但那也只是一處有著江南特色的農村最普通的民宅而已。
尹家宅前,有一塊小小的空坪,左端有兩株高大的黃連樹,至今依然存活著,而尹家幾輩人的生活,就像這黃連子一般,苦得很!
尹家宅後,有一片茂密的竹林,竹竿修直,竹葉蒼翠,日光透過稀疏的竹葉縫隙直射地面,碎影斑駁,黝黑的泥土仿佛變成了一塊點綴著一層碎點金光的地毯,煞是迷人。一陣微風輕拂而過,竹竿搖曳婆娑,竹葉沙沙作響,使人心靜怡然!
林中有一條小路穿越而過,連線著一條直達新昌縣城的朝北的大道。尹家人常常從這裡到小縣城去趕集,出售自己地里生產的各種農副產品或山貨野味,換回日常生活所需的食鹽和其他日用品。
尹家宅子的周圍,遠近都是千姿百態、萬木蔥蘢的青綠山嶺。靠近尹家門前的東邊那座山嶺,被一條流人剡溪的、蜿蜒的溪水對劈為兩半,左邊那座嶺上有戶人家,門前有株樹大根深、枝繁葉茂的百年老桂樹,每當八月桂花香的季節,它就黃花滿枝、芳香馥郁,隨著陣陣山風,直透整個山沖,香味若隱若現,縷縷不絕——這真是一棵月中桂子!尹桂芳無論上山砍柴,還是出門割草,都要經過這棵桂花樹,在桂花樹下讓山風舔息了身上的汗珠,驅除出勞作後的辛勞。每當秋來桂子吐馥,尹桂芳同小夥伴們一起,手執竹竿,爬上樹去,鞭打桂花,為元宵湯圓準備餡兒。這棵百年老桂是尹桂芳童年幸福的源泉,給她留下了深刻的記憶,使她人生中有了無限溫馨的回昧!溪水右邊那座山,除了山頂上有幾棵雜樹外,山腰上是一大片沙石崗。
尹家老屋西邊,山峰似個馬鞍形,兩邊的山頭樹木叢生。山頂,虬松盤曲,直入雲霄,中問凹下的地方怪石嶙峋,一條瀑布飛流直下,飛銀切玉、流光溢彩,雨過天晴,絢麗的陽光下,偶爾有七彩長虹斜掛在小龍潭之上,仿佛天上的神龍探下頭來,到人間飲水;江南春雨迷朦之際,山中霧氣蒸騰,日光直下,有時還能現出佛光。瀑布直瀉,一直流到山腰一個面積大約十多平方米的圓形水潭,這就是遠近聞名的小龍潭。那潭,晶瑩剔透,水尤清冽,恰似一塊碩大的翡翠寶石鑲嵌於群山之中;那水,冰涼清澈,至為甘甜,掬一捧入口,沁人心脾!
這裡,泉水淙淙,常年不斷,即使酷暑盛夏,也不斷流,哪怕窮冬苦寒,也不結冰。那潭水深不可測,唯有時至正午,日光下徹,才能直射潭底。潭中有許多小魚兒,在水中自由地往來嬉戲,似乎與打柴路過歇息的尹桂芳相樂,正如“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柳宗元筆下《小石潭記》中的幽景。
潭水叮叮咚咚,一年四季歡快地流淌著,跳下了山岡,穿過了草地,流入了農田,又順著小溪河漫漫匯人了剡溪。小龍潭村組的農民就靠這口潭水,保持著些許土地的耕種,獲得微薄的收穫。
順著小龍潭的方向再向西北行十幾里路,就是村民常去砍柴的大山——磕山。那裡一峰高聳、獨立於世,形成了萬笏朝宗的態勢。
俗話說,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正因為這潭水滋潤著山民的活命田,山民們也就對這潭愈發尊崇起來,而且越傳越神。相傳潭裡生活著一位性情溫順、有好生之德的小龍君,四時播雲吐雨,濟事農桑。
P3-5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