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德萬村
- 行政區類別:鄉村
- 所屬地區:中國雲南
- 下轄地區:上德萬、下德萬等7個村民小組
- 地理位置:地處巡檢司鎮北邊
- 面積:全村國土面積41.84平方公里
- 人口:人口1554人(2010年)
- 海拔:1,391.00米
- 年平均氣溫:18.00℃
- 年降水量:960.00毫米
- 適合種植:水稻、烤菸、玉米 等農作物
- 農民主要收入:以種植、養殖業為主
自然資源,基礎設施,農村經濟,特色產業,人口衛生,文化教育,村務公開,基層組織,人文地理,新農村建設,發展重點,
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1,773.51畝(其中:田923.83 畝,地 849.68 畝),截至2010年底,人均耕地1.17畝,主要種植水稻、烤菸、玉米等作物;擁有林地47,140.06畝,水面面積 1,026.30畝,其中養殖面積1,026.30畝;草地面積554.04畝;荒山荒地7,188.00畝,其他面積5,077.15畝。有鐵礦產資源。
基礎設施
截至2010年底,該村已實現通水、電、路、電視、電話五通,村內道路無路燈。全村有42戶通自來水,有4戶飲用井水,有309戶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有355戶通電,有49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317戶;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254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179戶。該村到巡檢司鎮道路為土路;進村道路為土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未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7.50公里,距離集貿市場7.50公里。全村共擁有汽車2輛,拖拉機252輛,機車196輛。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923.83畝,有效灌溉率為7%,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 923.83畝,截至2010年底,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61畝。
截至2010年底,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89戶;裝有太陽能農戶78戶;建有小水窖479口;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廚、改廁、改廄)的農戶20戶。全村有1個自然村已通自來水;有7個自然村已通電、通公路、通電視、通電話;有3個自然村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截至2010年底,該村農戶住房以磚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100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178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77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
農村經濟
該村2010年農村經濟總收入1080.2678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670.9032萬元,占總收入的62.11%;畜牧業收入380.6541萬元,占總收入的35.24%(其中,年內出欄肉豬580頭,肉牛30頭);林業收入2.974萬元,占總收入的0.28%;農民人均純收入3054.00元,農民收入以種植、養殖業為主。
特色產業
截至2010年底,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烤菸、玉米種植,主要銷售於彌勒縣內。2010年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670.9032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62.11%。該村大力發展烤菸特色產業以及畜牧養殖產業。
人口衛生
截至2010年底,該村有農戶355戶,鄉村人口1554人,其中男性822人,女性759人。截至2010年底,農業人口1581人,勞動力1248人。該村以彝族為主,截至2010年底,彝族1573人,苗族1人。2010年全村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8人,占人口總數的0.5 %;參加農村合作醫療1368 人,參合率90.2%;享受低保63人。德萬村的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德萬村衛生所和巡檢司鎮衛生院,德萬村衛生所面積為120平方米,截至2010年底,有鄉村醫生3人,該村距離巡檢司鎮衛生院18公里。該村建有公廁5個。
文化教育
截至2010年底,該村建有國小6所,校舍建築面積1,341.00平方米,擁有教師11人,距離巡檢司鎮中學18.00公里。截至2010年底,整個行政村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227人,其中,小學生168人,中學生59人。截至2010年底,全村建有文化活動室5個、業餘文娛宣傳隊4個。
村務公開
截至2010年底,該村已簽訂農業承包契約355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1,773.51畝。2010年
末集體總收入11.0857萬元,有固定資產24.26萬元。農村財務委託鎮農經站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 ,並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黑板報、貼上公告等方式公開,公開項目有本村財務收支、重大公益事業實施方案等。
基層組織
截至2010年底,該村建有黨總支部1個,下設7個黨支部,共有黨員58人,少數民族黨員58人,其中男黨員49人,女黨員9人。
村委會由支書、主任、副主任等人組成,截至2010年底,下設法咱、鴉宗等7個村民小組。
截至2010年底,該村建有團總支1個,團支部7個,共有團員87人。
人文地理
德萬村委會地處巡檢司鎮西北部,地勢北高南低,截至2010年底,7個自然村全是彝族支系-阿哲人村寨,是一個典型的山區少數民族村。德萬村委會人文歷史悠久,阿哲文化源遠流長,是清朝鹹豐年間的阿哲英雄馬文興的出生地,阿哲舞蹈--大跳、小跳、互訴衷腸的“講述”,樂器嗩吶和具有宗教色彩的“畢摩”等阿哲文化在這裡衍生和繁榮。
新農村建設
2006年以來,按照中央、省、州、縣和各地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實施方案,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加快新農村建設進程,提高農業水利化、機械化和信息化水平。積極組織、開展新農村建設的項目、規劃。內容包括生產發展、村容村貌整治、農民增收、鄉風文明、民主管理等方面。
發展重點
截至2010年底,該村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缺乏資金無法實施所屬各小組進村道路和村內道路的硬化,水利、道路等基礎設施薄弱。該村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大力發展烤菸等特色產業,增加農民收入,抓住新農村建設的契機,加大進村及村內道路等基礎設施的建設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