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情簡介
"德興坊"是
上海一條建於1929年的老式石庫門弄堂,居住著291戶人家。在這291戶人家中,有居住了幾十年的老住戶,也有的是新住戶,然而,家家戶戶都有一個共同的
矛盾--住房緊張,由此而生出許多事事非非。本片十分客觀地跟蹤拍攝了三戶人家,捕捉了這條弄堂中的一些
生活瑣事,記錄了他們的喜怒哀樂和生存狀態,從中透視出中國的習俗、道德、倫理,全片充滿了濃濃的
人情味。
該片拍攝於1991年夏天,成片於1992年9月。不僅成功地塑造了幾位活生生的人物,而且客觀地記錄了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初上海都市居民住房困頓的歷史病痛,這一時期正是一個臨界點,因而成為上海城市生活的歷史檔案。本片獲第四屆
上海電視節觀眾最喜愛紀錄片提名;第四屆上海電視節記者獎;第四屆上海電視節觀眾最喜歡的紀錄片獎;入選1999年義大利波波利電影節中國紀錄片回顧展。
導演簡介
江寧,上海
電視台紀實頻道高級編輯。1991年開始從事
電視紀錄片創作。主要作品:《德興坊》獲1992年上海國際電視節最佳紀錄片提名,參展義大利波波利電影節;《上海灘最後的三輪車》獲1994年中國紀錄片學術獎,參展義大利波波利電影節;《家園》獲1994年上海
國際電視節最佳紀錄片提名;《為了五十六個民族娃娃》獲“中國彩虹獎”;《學崑曲記》入圍第十六屆法國國際音像節;《老楊覓偶》入選第十七屆法國國際音像節,入選美國“寫真中國——當代
中國紀錄片展播節”;《小小讀書郎》獲2004年中國紀錄片學術獎,獲2005年亞洲電視獎最佳長紀錄片獎;近兩年製作了革命歷史題材紀錄片《萬隆1955》、《西征的紅軍》。 [1]
拍攝背景
紀錄片《德興坊》拍攝於90年代初,城市興起,隨之里弄也面臨拆遷,由拆遷引發了對這座石庫門地段的歷史探究和居住情況的關注。僅從網上線上視頻看到的是央視《時間的重量》系列紀錄片中的版本,片長不足30分鐘,90年代特有的字正腔圓、飽含溫情的解說詞也帶有濃厚的體制內紀錄片的特色。
解說詞後呈現的是德興坊內的生活景象:小朋友在弄堂內追逐玩耍吹洋泡泡,老人或看報或搖著蒲扇曬太陽,主婦們忙碌著一天的燒飯洗衣工作,出生不久的寶寶在大人的懷抱里,純真的黑眸子好奇著打量著鏡頭,開始了一生最初的童年記憶,馬路上來往車輛的喧譁與弄堂內的腦忙的滬語相得益彰鋪成了一天生活的背景樂。
這些景象是上海弄堂生活的縮影,私密空間與公共空間的親密無間也是弄堂生活的一大特色,這樣的特色延續了鄰里之間的友善交往,同時也給清貧年代的生活中流入了一脈溫情。雖然摩擦時有發生,隨著歲月的老去也都成為了回憶的樂趣之一。
依據官方介紹,《德興坊》具體採訪了三戶人家,央視版本注重剪輯了2戶人家。並且,導演將鏡頭主要對準了這2戶人家中年邁的阿婆。女性視角的講述讓這部透過石庫門變遷反映城市變革的紀錄片有了一種溫暖的撫慰。
德興坊建於1929年,之前是老式房子,居住條件更為艱苦,而王鳳珍阿婆就是在此地出生且居住了一輩子,當年是從二房東的手裡租住了現在的房子,講起這些歷史王阿婆笑著對採訪人擺擺手說,那伐懂額。(這些歷史你們是不知道的。)阿婆一共有三個女兒,結婚後住在了家裡,阿婆說她每天晚上都在外面兜一圈等到小夫妻睡覺了才回來。透過阿婆的描述可以看到弄堂狹小的私密空間下,人們生活中的包容與體諒。王阿婆喜歡每日提著菜籃子為全家人買菜燒飯,這對她來說是一件頂開心的事情,幾十年下來從未覺得辛苦。看著鏡頭中王阿婆在菜市場忙碌的身影,觀者或多或少都會想起自己的外婆,菜籃子、蒲扇、白蘭花、燒得一桌子好菜等都成為了上海阿婆的典型特徵。
面對搬遷,王阿婆的態度也是不願意搬離里弄,對於工房生活也不嚮往。親戚與老鄰居,這些熟悉溫情的人情網路早已經根深蒂固得紮根與阿婆的生活中,與年輕兒女們改善生活條件的價值觀相互衝撞。透過王家阿婆一家的生活狀態,可見90年代初里弄居民的生活方式在城市改革下所面臨的新舊碰撞。阿婆最終沒能住進新工房,病逝了。
影片在老人逝世後跟蹤採訪了三個女兒在浦東新工房的生活,大家族的聚會上重新播放了老人在世時的拍攝記錄,在緬懷老人的同時子女們最津津樂道的就是浦東開發後的新生活。王阿婆的講述到此結束,老一代人的生活在此畫上了據點,下一代的生活還在不斷得改變與書寫著。
與王鳳珍阿婆家並駕齊驅的第二個拍攝對象也是一名為王明霞的老人,老人家裡的房子很小,為了給兒子一家三口騰出居住地方,自己在曬台上搭建了一個小房間,白天用作廚房,晚間就是一個簡陋的臥室,生活條件非常艱苦。王阿婆是寧波人,家裡逢年過節仍保留了寧波人的傳統。搬入工房後,這樣困難的居住環境得到了全面的改善,用王阿婆的話來說,她已經經歷過了5代人的生活,如今能住進工房已經頂適宜了,非常知足了。一個知足,足以道盡老人一輩子堅持和信守的觀念。
影片最後採訪了一位居委會的居民,篇幅不多,居委會是里弄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角色,協調和管理著里弄家庭的大小事宜。在影片結尾的時候,面對拆遷,鏡頭裡讓德興坊的居民集體發聲,表達了對合法公平拆遷的願景。記錄到此,可以說是元素豐富視角客觀了。
老百姓的聲音最後在即將消逝的弄堂中漸漸褪去,城市的
變遷在俯瞰的全景鏡頭中呈現,老式居住與生活方式在城市變革的必然中也隨將隨著弄堂的消逝而成為歷史。拆遷必須經歷的陣痛與折騰也在城市不斷進步的進程中逐漸淡去,新的廢墟上興建的地標成為現代都市文明的象徵,而曾經的歷史不知還有多少人再會提起,還有多少人經過此地後回想起這裡曾是“德興坊”。
一代一代的人老去了,一段一段的傳奇散落了,一座一座的弄堂消失了,影片最後將德興坊拆遷前的生活剪影重新回放,配著輕鬆的音樂,給懷舊的觀者做了最後的心理按摩。[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