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格印經院藏族雕版印刷技藝

德格印經院藏族雕版印刷技藝

德格印經院藏族雕版印刷技藝,四川省德格縣地方傳統手工技藝,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德格印經院藏族雕版印刷技藝包括造紙、製版、印刷等程式,造紙以瑞香狼毒草的根作原料,製作技藝屬於澆紙法系統,獨具特色。

2006年5月20日,德格印經院藏族雕版印刷技藝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編號Ⅷ—80。2009年,德格印經院雕版技藝成功進入聯合國“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代表作”。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德格印經院藏族雕版印刷技藝
  • 批准時間:2006年5月20日
  • 非遺級別:國家級
  • 遺產編號:Ⅷ-80
  • 申報地區:四川省德格縣
  • 遺產類別:傳統技藝
歷史淵源,工藝特徵,工藝流程,傳承保護,傳承價值,傳承現狀,傳承人物,保護措施,社會影響,重要展覽,榮譽表彰,

歷史淵源

德格印經院的刻版歷史可分為4個階段:
(1)萌芽階段。印經院院藏雕版的歷史至少可上溯到清康熙42年(1703)。在印經院創建之前,由德格土司出資雕刻的雕版約有1500餘塊,加之家族收藏和差民奉獻的經版已達3萬餘塊;
(2)初興階段。十二世土司登巴澤仁執政期(1729-1739),在籌劃創建印經院的同時進行雕版的刻制工作,完成了《甘珠爾》及部分《丹珠爾》雕版和其它典籍的雕版刻制,雕版量已近10萬塊;
(3)興盛階段。從18世紀40年代到18世紀末,刻制雕版量達到最高峰。除完成了《丹珠爾》全部6.4萬餘塊雕版,還編輯、刻制了數十部經典書籍的雕版,使印經院的雕版數超過20萬塊;
(4)維持階段。19世紀後德格土司的統治勢力和經濟實力開始衰落,而之前印經院藏版已具相當規模,所以雕版的刻制逐漸減少,清末德格土司家族內亂時又散失部分雕版。至1950年,在277年的時間裡印經院共刻制了480多部書籍、近30萬塊書版和畫版,實際收藏古舊雕版近22萬塊。20世紀80年代以來,德格印經院在維修建築的同時也著手院藏文獻的清理,並進行流失和朽壞雕版的補刻和重刻工作。共補刻和新刻各類雕版約8萬塊,德格印經院擁有雕版近307塊。

工藝特徵

德格印經院藏族雕版印刷技藝包括造紙、製版、印刷等程式。其中,經文和畫像用紙多以瑞香狼毒草根、採用傳統澆紙法手工自製。用此技藝生產的藏紙具有不被蟲蛀、吸墨性強、分量輕、韌性好的特點。印刷流程則完全延續了傳統印刷工藝。整個印刷過程由三人組成,一人負責更換印版,並且搬走印過的經版,搬來新的經版,一人刷墨汁,一人印製。
德格印經院藏族雕版印刷技藝經過紛繁複雜、精雕細琢、嚴格系統的流程製作出的雕版,被譽為“雪域西藏印經院中最具標準的經典版本”。德格印經院藏族雕版印刷技藝所用紙和墨都是德格印經院自製的,其造紙技藝歷史悠久,運用稍具毒性的“阿交如交”的根部作為原材料,所以製造出來的紙張具有蟲不蛀、鼠不咬、耐存的優良特質。墨是用“大杜鵲樹”的樹皮和少量名為“阿朗”的樹枝放入地灶內熏燒二十天后將內壁上的菸灰刮下來,研製成的,這樣的墨印刷的字跡鮮亮清晰,永不褪色。工匠們都是經過數年嚴格的學習和考核才被錄用的,需懂得藏族語文的文法規範並且掌握一些繪畫的技能。

工藝流程

(一)、雕版製作
德格印經院的雕版製作大致可以分為原材料加工、書寫、刻制和驗收。
1、胚板製作
德格印經院雕版製作的原材料是選用德格、白玉和西藏江達等地盛產的紅樺木。過去所用的紅樺木是由印經院預算出次年的需求量後呈報土司,土司向盛產紅樺木地區索用。秋葉黃後,差民上山砍伐挺直而無節的紅樺木,按照所需尺寸鋸鹹節,然後順木頭紋路劈成4至5厘米厚的板材,在地上架起並用微火燻烤脫水,熏乾後,將其馱回家放入糞池中漚制一個冬季,待次年的3至4月份,板材木性漚退後,將其取出懈板。在陰暗處或灶上用熏煙來烘乾,推光刨平後成為胚版,再馱至印經院驗收入庫。胚板根據需要而定,有5至6種之多。最大的長110厘米、寬70厘米、厚3厘米;一般長66至77厘米、寬11至1 8厘米,厚2厘米;最小的長33厘米,寬6厘米,厚1.5厘米。以上為經版製作,畫版的加工製作依需要不同具體而定。
2、胚版上的書寫
刻制雕版前,先由藏文書寫員嚴格根據德格書法家所著的《藏文書法標準四十條》和雕版的尺寸書寫。一般有兩種書寫方法,一種是將藏文直接反書寫於胚版上,雕刻前校對;另一種是將薄型透明紙裁成與胚版規格大小相同的樣紙,然後將藏文書寫於樣紙上,經過校對無誤後將書樣紙用清漿糊反貼在胚版上,藏文字跡就會自然滲透在胚版上,待樣紙乾到一定程度,就用水浸濕,取掉空白樣紙,字跡完全清晰地顯現在胚版上。
3、雕版製作
德格印經院的雕刻工匠都是以師帶徒進行培養,只有經過嚴格考核,篩選達到技術完全熟練的人,才能從事雕刻的任務。雕刻藝人不僅要技法嫻熟,而且還要求有較好的藏語文法功底和繪畫基礎,特別是雕刻畫版的工匠必須懂得構圖的基本原理和繪畫的基本技能。
4、驗收
德格印經院為了保證雕版刻深、刻準、刻精、刻好,規定每人每天只準刻一寸版面。版塊初刻出來後,先印刷一張,交於專人按字母評讀,之後進行連讀校對,校對出來的錯字、漏字、掉字等進行挖補改錯,然後將驗收的成批雕版放入酥油鍋中浸泡熬制,再取出曬乾,讓酥油滲透到雕版中,再後用當地一種名叫“蘇巴”的植物根須熬水清洗,晾乾後便可上藏版架。整個雕版在加工、書寫、雕刻、驗收等過程中,大約經過15次以上的工序、10多次的校對驗收。因此,德格印經院的雕版在全藏區被譽為“雪域西藏印經院中最具標準的經典版本”。
(二)、德格制墨
德格印經院用墨有兩種,一種是供書寫用的墨,另一種是專供印刷用的墨。印刷用的墨原材料大多為大杜鵑樹的樹皮(藏語叫“招呷”)。當地老百姓制墨時,先到盛產杜鵑樹的地方去挖一個地灶,灶上搭一個小型密封好且又能閉氣的木板棚,然後將採集的杜鵑樹皮和少部分“阿朗”樹枝放入地灶熏燒20天到1個月,待熄火冷卻後,打開密閉木板棚,將附著在木板棚壁上的菸灰刮下,經過精心研磨後即可包裝待用。用杜鵑樹皮和少部分“阿朗”樹枝製作的煙墨柔和細膩,墨色鮮亮,使用時只須加適量水調和,因為這兩種樹皮和樹枝本身帶有沾性,無須加膠。而書寫公文信件用的煙墨一般用當地的大頁柳作原料加部分“阿朗”樹枝,燒制方法與印刷墨相同,研磨時可適當加牛膠,書寫時加適量的水調和即可,色彩和字跡永遠鮮亮,既不變色也不褪色。
(三)、德格造紙
德格造紙的歷史久遠,根據有關資料記載,藏曆第一個繞回的土雞年,即公元1078年,在德格出現的手抄本《嶺·格薩爾王傳》使用的紙藏語叫“阿修”,意思是德格龔囊·阿樂村造的紙(阿樂村現名為協呷村)。德格印經院造紙原材料十分獨特,採用一種植物根須口叫“阿交如交”,譯為“瑞香狼毒草”。阿交如交的根須可分內、中、外三層,可以製作三種不同質量的紙張。若用中層作紙,則為一等紙,紙質細膩,色白,為德格土司公文專用紙;若內層和外層合用,則為二等紙,是德格印經院的主要印刷用紙;若是內、中、外三層合用,則為三等紙,質地較差,紙較厚,纖維也較粗,一般用於印刷“裝藏”經文和風馬(龍打)之類的印刷品以及包裝用紙。德格地區老百姓自古就有定期上山採集“阿交如交”的習慣,採回後先進行淘洗,去掉泥沙,視其需要再進行根須分層(若是造三等紙則無須分層工序)。分層後根須漚制一段時間後,進行搗漿,搗成的紙漿再進行漚制、去渣、加鹼,放入類似打酥油茶的“降桶”內反覆攪拌,使紙漿均勻,其後的製作方法與內地傳統造紙工藝大體相同。用“阿交如交”作原料造出的德格紙,色呈微黃,質地較粗,也較厚,但是纖維柔性好,不易碎,吸水性強。同時因“阿交如交”本身是一種藏藥材,含輕微毒性,故造出的紙具有蟲不蛀、鼠不咬、久藏千年不壞的特性,是一種保存文獻的理想用紙。
(四)、原始印刷技藝
德格印經院堅持傳統印刷技藝,整個印刷過程由3人完成:一人搬運雕版,一人刷墨汁,一人印刷。德格印經院印刷流程大致可分為4部分:裁紙、顏料加工、印刷、裝訂。細分可以分為20個過程:裁紙、泡紙、兌墨、研磨、研製硃砂、取雕版、印刷、雕版上架、晾曬、洗版、曬版、擦油、清頁、分頁、檢查、裝訂、打磨、包裝、打邊紅、入庫等,上述工序既是流水作業,又相互交叉,有條不紊,全部由手工完成。

傳承保護

傳承價值

歷史價值
德格印經院藏族雕版印刷技藝古老而獨特。長期以來,為藏族文化乃至中華文化、世界文化的延續發揮了巨大的作用,眾多典籍和文人墨客的書畫作品都藉助於它而得以傳承。時至當下,其刻版、造紙、印刷、裝幀等諸多工藝技術基本保持著歷史上的傳統技藝,為已逐漸消失的刻版印刷文明提供了不可多得的既古老又鮮活、既真實又質樸的例證。
文化價值
中國雕版印刷起源於南北朝後期,後來被活字印刷代替。一千多年過去了,印刷術已經發展到了電腦照排和高速彩印時代。而在中國藏區的德格印經院,現仍保存著古老的雕版印刷技藝,幾十位工匠在幾十道工序的勞作中,用純粹的手工技藝製作出一本本經書。因此德格雕版印刷技術具有重要的文化價值,其自身特點將與中國書法、繪畫藝術共冶一爐,流芳於世。
工藝價值
德格雕版印刷技術生產工藝流程複雜,如經文的印刷被分為15道工序:裁經、泡紙、兌墨和研磨硃砂、印刷、晾曬、洗版、入庫、分頁、校對、裝訂等,其中每道工序的細膩程度和要求之高,是其他類似生產難以企及的。如此精細的印刷工藝,在整個藏印經院乃至全世界都是絕無僅有的。這些生產技藝是中國勞動人民長期的智慧結晶,它蘊涵著豐富的科學技術基因,是一份極其寶貴的歷史遺產。
經濟價值
首先,德格雕版印刷技術的保存與發展,可解決當地相當數量的人員就業問題;其次,德格印經院所印刷的文獻典籍不僅在中國廣大藏區得到廣泛傳播,也被中國諸多博物館和研究機構收藏,同時還遠銷印度、尼泊爾、不丹、錫金、日本以及東南亞一些國家和地區,一些重要典籍曾被亞、美、歐三大洲的著名圖書館收藏,因此可以出口創匯。

傳承現狀

由於製造的手工生產成本頗高,工藝複雜,藏墨生產工藝尚未恢復等問題都沒有解決,加上活字版技術又被更先進的電腦照排所替代,德格印經院藏族雕版印刷技藝傳承遇到了困難,亟待對此採取措施進行保護和實現傳承,使中華民族的一個耀眼的文化遺產能夠長留於世。

傳承人物

彭措澤仁,男,1955年10月出生。2007年6月,彭措澤仁入選為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四川省德格縣申報。項目名稱:德格印經院藏族雕版印刷技藝。

保護措施

1996年11月20日,經中國國務院批准,德格印經院被列入全國重點保護文物單位。
2000年,印經院請一位80歲的老人教年輕人造藏紙,初步搶救了這門傳統技藝。
德格印經院藏族雕版印刷技藝傳承人彭錯澤仁前後收徒弟50人左右。

社會影響

重要展覽

2009年2月9日至2月23日,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統技藝大展在北京舉行,德格印經院藏族雕版印刷技藝在其中展出。
2015年11月10日至15日,第二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統技藝大展在黃山市歙縣舉行,德格印經院藏族雕版印刷技藝在展覽中被展示。

榮譽表彰

作品《般若八千頌》是全世界僅存的孤本,2002年3月獲準列入《中國檔案文獻遺產名錄》,被稱為“康巴三寶”之一。
作品《甘珠爾》、《丹珠爾》被中國藏學研究中心和四川大藏經對勘局認定為唯一的標準版本。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