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昂族的舞蹈,多半是在蓋房子、重大節慶時集體跳的。廣為流傳的是象腳鼓舞。由打鼓、敲鑼、鈸的男子在前頭跳,其他男女老少跟隨後面,按節奏的步法、手勢繞圈起舞。舞場,有時男女分成兩圈,女子內圈,外圈由一戴草帽的男子帶頭擊鼓,眾男跟隨,繞場歡舞;由女子組成的內圈,排頭的女青年擊鋩鑼,與擊鼓的男青年配合,跟隨的婦女亦與男子並排而舞。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德昂族舞蹈
- 類型:舞蹈
簡介,分類,
簡介
德昂族獨有的水鼓舞,其舞步和舞姿與象腳鼓基本一致。擊奏時,把鼓帶掛在脖子上、鼓身橫在胸前,右手持錘擊大頭鼓一面,左手以掌拍小頭鼓面,兩手相互配奏。隨著鼓的擊奏聲,眾民們的舞姿整齊、優美,整個德昂寨沉浸在團結和睦的歡樂之中。
德昂族有一種特有的頭部寬、腳部窄的打擊樂器“短鼓”,專門用來為德昂族源於祭祀的《木鼓舞》進行伴奏。
分類
抬鼓舞:主要流行於居住在隴川縣的德昂族中,多在慶典、節日時進行。舞時,由兩男子取長竹桿抬著披有刺著花紋的鼓衣、插有鮮花的大鼓,一擊鼓者手持兩根鼓槌,於大鼓右側邊擊鼓、邊舞蹈。大鼓後面有大礤及七面大小不等鋩伴奏。在氣勢渾宏的伴奏下,由男女青年組成的舞隊,分女內圈男外圈踏著鼓點盡情舞蹈。入場時為“一”字型,然後轉圈,以“嘎光”舞的形式圍成圓圈,反覆不斷地舞動7個動作,直至結束。
長鼓舞:德昂族的長鼓舞又分兩種舞型。一種是流行於梁河、盈江兩縣的德昂族居住區的長鼓舞,為擊鼓者與擊礤者的對跳或兩個擊鼓者的對跳。舞蹈分為“四方步”、“孔雀開屏”、“雙鳳朝陽”、“雞啄穀子”等類型。舞蹈時,穿插有拳術、棍術等表演,特色十分濃郁。另一種是流行於潞西市三台山德昂族鄉的長鼓舞。先是鼓手邊擊鼓邊舞蹈。鋩手和礤手在鼓手的左右兩側或一側邊擊鋩礤邊舞蹈。爾後,由男女老幼組成的舞隊圍成大圓圈,跳起德昂族傳統的“歡樂舞”,統稱為“長鼓舞”。舞蹈由“取水”、“澆花”、“豐收”、“祝福”等舞步組合而成。舞蹈時還穿插有武術、拳術、刀術、棍術等表演,氣氛熱烈隆重。
短鼓舞:在潞西縣三台山德昂族的主要聚居區流傳著一種“短鼓舞”。鼓身長約三尺,頭寬尾窄,兩頭都蒙有鼓皮。傳說德昂族在大遷徒中,“饒靜”部落是第二批上路的,為了趕上先行的“饒實”部落,鼓手不慎跌了一跤,將鼓砸成兩節。為了使鼓繼續發揮聯絡、娛樂和鼓舞人心的作用,他用石頭將切口磨平,又蒙上了一張皮。因此,兩面都能發出與原先的長鼓完全不同的聲音。短鼓舞通常配合象腳鼓舞同時擊打。
圓鼓舞:主要流行於潞西市三台山德昂族鄉。舞蹈為鼓手、鋩手、礤手的三人舞或一鼓手、一礤手、兩鋩手的四人舞。舞時,鼓手將橢圓型的鼓掛在脖頸上,雙手持鼓槌邊擊邊舞,鋩手與礤手合著鼓點,邊敲邊舞。舞蹈中,有下蹲、側身、起身、轉身等各種姿式,動作十分優美。
水鼓舞:主要流行於保山市、臨滄地區等德昂族居住區。舞前,鼓手先將水或酒灌進鼓身中間的小孔,達到特定音量時,即將水鼓挎在脖子上,鼓在身前,人身向後傾斜,邊敲邊跑,再配以鋩、礤等,氣氛十分熱烈。
佛鼓舞:佛鼓,意為“佛”之鼓,德昂語稱“耿冷牙啪拉”,是佛爺(和尚)專門保管,並經佛爺批准才能使用的鼓。用佛鼓作伴奏樂器而跳的舞,叫“佛鼓舞”。主要流傳在德宏州及臨滄地區鎮康縣的德昂族居住區。佛鼓舞以前只能在佛爺晉升或迎接外類房(緬寺)的佛等重大宗教節日時方可擊鼓並表演,表演者限於男子,現在遇有重大節日,也可表演。
佛鼓舞是在佛教節日或晉升佛爺或迎接外寺長老期間,在佛寺的廣場上和“象腳鼓舞”同時跳的。是男性集體舞蹈,舞者有敲佛鼓、擊鈸、敲鋩共三人,在象腳鼓舞圈中表演,然而鼓點、動作與象腳鼓舞都不相同,象腳鼓舞氣氛熱烈歡快,佛鼓舞較嚴肅莊重。隴川縣稱佛鼓舞為抬鼓舞。以兩男子用竹棍將鼓抬起,行走於舞隊前列,一人雙手各執一校敲擊起舞。
坐鼓舞:主要流行於德宏州和臨滄地區的德昂族居住區。所謂坐鼓,即不用抬、不用背、不用挎,而置於專制的支架上。舞前,先將坐鼓置於場中央,用焦泥糊於兩頭的鼓面上,焦泥的用量,以達到特定的音量為止。然後,配以直徑約40公分的大礤和直徑約60公分的一至兩面大鋩作伴奏。舞蹈時,由一至兩名鼓手大聲吆喝著入場,然後揮臂擊鼓。擊或甩臂,或仰身,或跳躍,或轉身,邊擊邊唱。鋩、礤合著鼓點齊鳴,簫、馬腿琴、口弦等齊奏,形成歡快、節奏感極強的舞曲。這時,成百上千的男女分成里外兩個圓圈,男子在外圈,女子在里圈,踏著鼓點的節奏,邊轉圈,邊起舞。男子跳時,有意提起肥大的褲腳,露出“文”在腿上的花紋。女子則隨在領舞者之後,跳著純樸、優美的“歡樂”舞。
花籃舞:主要流行於梁河、盈江兩縣的德昂族居住區。舞蹈以象腳鼓、鋩、礤為主要伴奏樂器。舞蹈時,男子手持竹筒於外圈,女子手托盛有鮮花和小竹水筒的小竹製背籃於內圈,或跳躍、或擺籃、或相互擊手掌,不停地繞圓圈舞蹈。舞蹈主要反映一年中四個季節12個月的農耕和家織的全過程和程式,極具風格獨特的生活氣息。
竹竿舞(又稱騎馬舞):主要流行於梁河、盈江、潞西等縣市的德昂族居住區,為最古老的祭祀舞蹈,是村寨中德高望重而又長壽的人逝世時才跳的舞蹈。跳前先在靈堂前將四根細長的竹桿並排放在地上,再由四人分兩排相對蹲下,雙手握住竹桿兩端。跳舞者由男子或未婚女子擔任,腰系或脖挎馬鈴,以一聲高吼為號,持桿者即各用雙手一開一合地碰擊竹竿,跳舞者在竹竿分開合攏的瞬間,上下跳動,並做出轉體動作,雙腳時起時落,也可以交叉起落。有時單人跳,有時雙人跳,跳舞者與持桿者協調配合,根據竹竿碰擊的節奏變化,調整跳動的速度和高度。德昂族稱這種舞為“把不浪”,“把”是“騎”之意,“不浪”為“馬”之意,整體意即用馬將死者送到西天。在守靈的三天內,每天早、中、晚各跳一次。送葬那天則整日不停地跳,跳舞過程中無須樂器伴奏,只聽鈴聲和竹竿碰擊聲。
戛養舞:原系被人們稱為德昂族支系“養人”流傳下來的一種舞蹈,故稱為《戛養舞》,意即跳養人舞。主要保存於隴川縣的戶弄村、瑞麗市的勐休等地區。
跳擺:主要流傳於臨滄地區的鎮康縣,屬於男性跳的一種圓圈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