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名詞解釋,書籍記錄,五教崇拜,影響,
名詞解釋
德教本為中華文化之精粹所成,為匡世利道之大法,能遵者必賢才,失者庸也。今華夏得天獨厚,運至中天。雖社會物質豐富,但古國文明則未盡人遵,使之失斷多年。今已造成老者不傳,中者不專,小者難識。故今世態所見,皆為圖名利、華貴,使人心不古,道德不遵,綱常盡失,此乃世態之危險境況。但天心諒憫,救世於今,令仙佛下凡普渡,宣化道德倫理,讓世人得以醒覺,及早修立道德,建造和睦世境,平衡世態之不偏,也繼中華美德於不斷,承古訓於未識。今眾生有緣結識紫門,便是佳緣所證,可先聞鸞音而明道理,此便是紫門鸞操之意義,也乃上蒼之所盼,望眾生明之。
眾生所參之緣為德教,但何為“德教”?“德教”者,乃道德教育,而非宗教之教,其義本略同,但其所作有別,其名則有所分,如此,生等便可明了。但德教之宗旨、目的、意義則應先明白,不然不知自身所為而受人所牽,此也會使生迷失方向而難達目標。本經典所云:“十章八則”,便可明知修德入道之為何,也乃修身立德之先“知”,其身行力作,可得目標也。德教之所為,人類世態所同遵,便是其勞操之偉大。其除宣道揚德,同時也施濟窮困,助脫有助者得於順安,廣發慈悲之念,身修而作范,導親引友,共沐德澤,此等等之修習,皆乃利國利民之行為。
書籍記錄
根據泰國紫真閣出版的《德教起源》一書的介紹:“整個近代德教史,始於關聖帝在甲子年(1924年)受禪登極;1939年,通過沙盤柳筆的聖諭傳達,首創德教會紫香閣於中國廣東潮陽,奠下今日德教會組織模式及拓展途徑。”沙盤柳筆又稱扶乩,是用柳棍兒在沙盤上畫出字句來作為神的指示,屬於道教巫術的一種,一般被認為是迷信活動。可能是由於這一緣故,德教在潮汕本土解放後就不再被提及。
然而從宗教和文化的角度來看,德教實在是一種綜合性和開放性的宗教。以崇拜對象來說,五教教主(儒、道、釋、耶、回)、道教神譜中的神仙和潮汕民間信仰的諸神都被納為崇拜對象,都能夠被恭請前來降鸞指示一切。比如詢問疾病有華陀祖師和白雲道長前來指示,風水則有楊乩松和何野雲,超度則有觀音菩薩和大峰祖師,誦經則有濟公活佛,教育又有孔子,總之是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
在這些普天神祇中,最高的主神卻不是玉皇上帝而是關聖帝。有關玉帝辭職,關帝在甲子年登極的說法其實來源於上世紀二十年代一本叫《洞冥寶記》的小冊子。德教接受這種說法,可能與信徒多為商人有關,因為關帝也同時被商界奉為財神。
德教的宗旨是“以德教民,積善累德”,昔年在汕頭設立紫清閣、紫和閣等機構的同時也設立過善堂和學校,這一點與大峰祖師廟是很相似的。1947年開始傳至泰國,設立紫辰閣;1952年又傳入新馬,不久台灣、日本、美國、澳洲也都有其蹤跡。總括來說,當今全球有德教組織200餘個,馬來西亞約占一半,泰國占三分之一。這些組織都能夠堅持宗旨,廣做善事,因而得到所在國和華僑華人的歡迎。
五教崇拜
德教是起源於中國廣東潮汕地區、流傳並發揚於東南亞華人中的一種新興的民間宗教。自20世紀30年代末德教初創到現在,以“閣”或“善社”等為單位的、經政府合法註冊的德教會組織,在新、馬、泰三國已達至約二百個,“德友”數以萬計,成為凝聚華人振興傳統道德、倡辦慈善福利事業、交流信息、合作互助、增進友誼的重要宗教組織。
在德德社諸佛仙尊中,為什麼濟公具有如此突出的地位呢?其原因應該是多方面的。
其一,德教會在發展過程中,形成了幾個不同的派系,有紫系、濟系、振系、明系和贊化等。其中,紫系和濟系是影響最大的兩個系,擁有眾多的德教會閣和信眾。在這兩個系中,擁有目前德教中最優秀的乩手,他們的扶乩活動在德教中享有很高的聲譽。而濟公活佛恰恰是濟系的主壇師,也是紫系的主壇師之一。主壇師是德教在設壇扶鸞時所迎請的駕鸞降諭的主要神靈,作為主壇師,濟公當然要經常前來,神靈貫柳,乩示聖訓。而德教的許多大小事宜,都經常採取設壇扶鸞的方式,祈請仙尊指示,濟公就必然經常奔走於各地,答疑解惑,撫危濟困。
其二,濟公的平民形象,其平易近人、打抱不平、揚善懲惡的品格,是其受到德教信眾崇拜敬奉的內在原因。濟公生於南宋紹興十八年 (1148)年左右,卒於嘉定二年(1209)。浙江天台人,俗姓李,原名李心遠,字湖隱,號方圓叟。十八歲在臨安(今浙江杭州)靈隱寺出家,師從該寺住持瞎堂慧遠法師,法號“道濟”,後移住淨慈寺。據說他為人“狂而疏,介而潔”,被人們稱為“濟顛僧”。濟顛得到了人民的崇敬、喜愛,成為了他們感情的寄託,希望的化身”。甚至與觀音菩薩相比,濟公也有其獨到之處,“觀世音菩薩是在世人受諸苦惱時,一心稱名,才“有求必應”;而濟顛和尚則不同,他具有儒家“兼濟天下”的人世之志,常是主動為世人排憂解難”(文正義《解讀濟顛》)。德教倡導的基本教義,如“以德化民”、“濟世扶危”等,與濟公的精神是一脈相承的。
其三,德教是發源於中國廣東,廣泛流傳於東南亞華人中的新興宗教,其信眾絕大多數都是當地的華人、華僑及其眷屬。雖然德教標榜五教同宗,天下一家,但這實際上是為了適應東南亞各國的宗教文化環境而採取的一種策略、一種變通,如泰國奉佛教為國教,馬來西亞是伊斯蘭教國家,新加坡推行宗教平等,中國傳統的儒、釋、道和基督教、伊斯蘭教甚至印度教在那裡都有信徒。倡導五教同宗,可以使德教這一新興宗教在當地取得合法的地位。而實際上,德教的基本教義,宗教儀式,他們所推崇的倫理規範,所崇拜的神靈,毫無疑問是中國傳統宗教的混合體,是儒、釋、道三教合一的中國民間宗教的一種。因此,明清以來在中國民間廣泛流傳的關公、濟公、呂祖、觀音等各路神仙自然成為德教所崇奉的主要神靈。
主要從事慈善事業,如開設免費診所,救濟窮人,開辦孤兒院等。1952年在馬來西亞怡保市成立第一個德教會,稱為濟德閣。1954年在新加坡成立紫新閣。其後成立的德教會均分別冠以"紫"字或"濟"字,並據此分為紫系和濟系兩大派。1956年,紫系8個德教會在怡保市舉行會議,決定在新加坡成立南洋德教總會,同時以馬來西亞聯合邦德教聯合會之名在馬來西亞註冊。1985年,馬來西亞德教聯合會會長為黃錦添。當年馬來西亞有61個德教會,新加坡有5個德教會。
影響
德教南傳之後,還在組織和儀式上做了很多改革,其會閣一般都是現代建築,寬敞明亮,儀式簡單,僅設茶果等素食,不祭肉類,不燒金紙;其分支濟系會閣乾脆將三跪九叩的禮拜儀式改為鞠躬禮,紫系和贊系會閣則對德友不分膚色,不分種族,因而給人一種耳目一新的感覺。
隗芾教授在研究潮汕民間信仰時曾經指出,潮人是深知造神玄機的,需要什麼就創造什麼。德教的產生和發展正好印證了這一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