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和蘇聯互不侵犯條約,1970年由聯邦德國、蘇聯於莫斯科簽訂的條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和蘇聯互不侵犯條約
- 簽訂時間:1970年
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和蘇聯互不侵犯條約,1970年由聯邦德國、蘇聯於莫斯科簽訂的條約
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和蘇聯互不侵犯條約,1970年由聯邦德國、蘇聯於莫斯科簽訂的條約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和蘇聯互不侵犯條約,聯邦德國與蘇聯之間的條約。1970年8月12日在莫斯科簽訂。自互換批准書之日生效。條約稱締約雙方在彼此關...
《蘇德互不侵犯條約》(英文:Molotov–Ribbentrop Pact,又稱蘇德條約、莫洛托夫—里賓特洛甫條約或希特勒—史達林條約)是1939年8月23日蘇聯與納粹德國在莫斯科簽訂的一份秘密協定。蘇方代表為莫洛托夫,德方代表為里賓特洛甫。該條約劃分...
1939年8月23日,德國外長里賓特洛甫到蘇聯訪問,同史達林、莫洛托夫舉行會談。當晚,蘇德兩國簽訂互不侵犯條約及其秘密協定書。條約規定:締約雙方不得採取任何侵略行動,不得使用武力進攻對方,一方遭到進攻時另一方不得援助進攻之國等。...
該條約是對兩國1964年簽訂的友好合作互助條約修改後重簽的,緣由是舊約中關於德國統一、西柏林地位等提法同1970年簽訂的《聯邦德國-蘇聯互不侵犯條約》精神相矛盾。1990年10月3日兩德實現統一,蘇聯於當日宣布該約停止生效...
全稱《阿爾巴尼亞人民共和國、保加利亞人民共和國、匈牙利人民共和國、德意志民主共和國、波蘭人民共和國、羅馬尼亞人民共和國、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國友好合作互助條約》。1955年5月14日,蘇聯、捷克斯洛伐克、保加利亞、...
在本日阿富汗和蘇聯間疆界協定簽訂之際,締約雙方聲明1921年2月28日俄羅斯蘇維埃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和阿富汗間的條約第九條和第十條應認為終止並失去效力。本議定書應構成在今日簽訂的協定的一部分。1946年6月13日,相當於阿富汗歷1325年...
按照1941年 4月13日蘇聯和日本所簽訂的中立條約的精神,並為了保證兩國間的和平和友好發展的利益,蘇聯政府和日本政府莊嚴地聲明蘇聯保證尊重滿洲國的領土完整和不可侵犯,日本保證尊重蒙古人民共和國的領土完整和不可侵犯。1941年4月13日...
蘇聯與聯邦德國建交,巴黎協定簽訂之後,蘇聯就決定將儘速實現同聯邦德國(原西德)關係的政常化提上議事日程。1955年1月,蘇聯宣布結束同德國間的戰爭狀態。6月,蘇邀請聯邦德國總理阿登納訪蘇,以便就兩國建立外交關係和貿易關係以及與此...
1940年9月27日,德國、義大利和日本簽訂《德意日三國同盟條約》,結成了侵略性軍事同盟。1941年6月22日,納粹德國撕毀《蘇德互不侵犯條約》,突襲蘇聯,蘇德戰爭爆發。德軍一度兵臨莫斯科。 1944年,蘇聯紅軍發動十次“史達林突擊”。盟軍...
1940年9月27日,德國、義大利和日本簽訂《德意日三國同盟條約》,結成了侵略性軍事同盟。1941年6月22日,納粹德國撕毀《蘇德互不侵犯條約》,突襲蘇聯,蘇德戰爭爆發。德軍一度兵臨莫斯科。 1944年,蘇聯紅軍發動十次“史達林突擊”。盟軍...
在1949年德國基本法只在西方占領區生效,當初其並沒有被打算作為長期有效的憲法,因為當時國會參議院(Parlamentarischer Rat,由西方占領區11個州的州長組成)認為蘇聯占領區會很快和西方占領區完成合併統一。於是直到1990年10月3日兩德...
然而從1920年到1930年的十年之間,列強與中東歐國家,或是中東歐國家之間,也簽署了為數不少的協定,以防止未來的戰爭爆發,而他們的兩個主要假想敵分別為蘇聯與德國。波蘭方面,於1932與1934年與蘇聯簽訂了長達10年的互不侵犯條約,...
17日,舒倫堡奉命轉達德國準備與蘇聯結互不侵犯條約的意願。20日,希特勒急電史達林,要求允許里賓特洛甫訪問蘇聯,就簽訂互不侵犯條約舉行談判。次日,蘇聯宣布英法蘇談判破裂,復電希特勒同意里賓特洛甫訪問蘇聯。22日,里賓特洛甫攜帶希特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