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201級潛艇

德國201級潛艇

201級是德國海軍二戰後建造的第一種軍用潛艇,它們採用了防磁鋼板來抵消磁性水雷的危害,但在服役中卻發現這種材料並不能起到應有的效果。由於材料的缺陷,艇身在受到一定程度的壓強後會在內部出現微小裂紋。這一致命因素迫使海軍取消原定訂購的9-10艘潛艇,並提前退役現有的3艘。201級隨後被採用普通鋼板建造的205級所取代。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德國201級潛艇
  • 潛艇編號:S180
  • 服役時間:1962年3月20日
  • 退役時間:1967年
服役情況,性能數據,發展沿革,研製背景,研發過程,存在的問題,綜合評價,

服役情況

名稱:U-1
結局:改建為205A級
潛艇編號:S181
名稱:U-2
服役時間:1962年5月3日
退役時間:1963年7月
結局:改建為205A級
潛艇編號:S182
名稱:U-3
服役時間:1964年6月20日
結局:退役後出售給挪威皇家海軍並重新定名為Kobben號
潛艇編號:S183
名稱:U-4
未完工

性能數據

排水量:450噸
長度:42米
寬度:4.6米
推進系統:1200馬力柴油機及電動機
航速:水面10.7節、水下17.5節
續航力:水面3800海里、水下3節航行270海里
乘員:21人
武備:8具533毫米魚雷發射管,8枚魚雷或16枚水雷

發展沿革

研製背景

1954年10月23日,美英法三國與聯邦德國簽訂“巴黎條約”,聯邦德國加入北約組織,要求德意志聯邦共和國作為西歐聯盟和北約成員承擔所應承擔的防衛義務,因此可以發展用於淺海部署的標準排水量為350t的小型潛艇,即前面介紹的201級潛艇,用以保護波羅的海出海口的安全。
1954年底,德國專家馬斯博士提出,應在波羅的海海域修建大量的水聲定位平台,以監視這一海域。而同時德國阿特拉斯船廠也提出小型潛艇建造計畫,來執行對該海域的防衛任務。小型潛艇可以像獵人一樣利用攜帶的魚雷對進入這一海域的敵方船隻進行伏擊和攻擊,因此這種潛艇也被稱為“獵人”潛艇,這是設計建造202級潛艇的最初構想。

研發過程

1956年5月24日,阿特拉斯船廠向聯邦德國國防部提出設計50t左右小型潛艇的建議。該艇採用先進的探測裝置和固定潛望鏡通氣管。
1956年11月20日,經過與呂貝克設計研究所對“獵人”潛艇相關工程進行詳細研討後,阿特拉斯船廠同意將“獵人”潛艇的總體設計和詳細設計工作交由呂貝克設計研究所來完成。
呂貝克設計研究所在設計論證期間曾準備了四種方案供阿特拉斯船廠修改完善。出於建造方面的考慮,僅有方案A和C在考慮之列。選中設計方案A是因為其魚雷武器發射裝置布置較為合適,方案C在考慮之列是因為它的被測面積比方案A減小20%,但是兩者具有相同的探測能力。隨後,呂貝克設計研究所對其進行了深入的研究與完善。1958年7月5日,德國最終做出了建造3艘202級潛艇的決定。
1961年,位於不萊梅的阿特拉斯船廠開始為德國海軍建造兩艘202級潛艇。建造時202級潛艇的主尺度發生了一些變化,艇長達到了23.1m,標準排水量僅100t,乘員6人。第一艘202級潛艇被命名為“U-Techell”號,第二艘命名為“U-Schiirer”,這兩艘潛艇的名字均來源於德國著名的潛艇工程師。如此命名方式,也凸顯了這兩艘潛艇的試驗性質。相較於當時並行發展的201級潛艇,德國海軍更願意用202級這樣的小型潛艇擔負海岸巡邏與近海偵察任務,所以在202級潛艇上試驗了小型潛艇安裝大型聲納裝置的可能性,同時配備了350馬力的柴油機,以及27馬力的電動機作為低速航行時的動力。

存在的問題

這兩艘潛艇一下水就發現其指揮台圍殼和舵太小,以至於只能在平靜的海面上航行。該級潛艇在海上航行面臨的極大挑戰是空氣供給有限,電池能量太低,無法完成較遠距離的潛艇。因此,只能依靠水面航行才能到達近岸海域。加之其內部塞滿了各種設備,幾乎沒有空間容納6名艇員,更不要說搭載研究小組。另外,其外殼容易受到海水侵蝕。
這種如此小型化的潛艇,一方面適航性能差;另一方面內部過於擁擠,不適合長時間的航行。經過一段時間的測試,202級潛艇最終被證明不適合在海軍服役。因此,僅僅一年後的1966年年底,兩艘202級潛艇就退役了,為建造這兩艘潛艇所花費的3000萬馬克付諸東流。

綜合評價

202級潛艇同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德國海軍建造U-XXIII級潛艇一樣,只準備了2具魚雷發射管和2枚潛艇,而201級潛艇則裝備了8具魚雷發射管。同201級一樣,202級潛艇艇體使用低磁性剛才製造,隱身性能較好。
如果說201級潛艇是來去匆匆的探路者,那么202級袖珍潛艇更是“水中曇花”,幾乎被人遺忘。這兩級不甚成功的潛艇使我們看到,即使是德國這樣一個擁有潛艇建造與運用傳統的老牌工業強國,在潛艇工業的現代化道路上也不是一帆風順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