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原產國:西德
- 類型:電力動車組
- 製造商:LHB、MBB、AEG、西門子公司等
- 製造年份:1972年
- 投入運營:1974年-1993年
- 主要用戶:德國聯邦鐵路
- 暱稱:唐老鴨、大白鯊
- 營運最高速度:200 km/h
- 設計最高速度:220 km/h
- 傳動方式:Quill
- 編組長度:109.22 m
- 編組總重量:235.7 t
- 牽引功率:3,840 kW
- 牽引力:200 kN
研發,城際列車服務,德航機場特快服務,
研發
在103型高速電力機車投入服務後,德國聯邦鐵路(DB)邀請鐵路製造廠提出能以時速200千米行駛高速電力動車組(Elektro Triebwagen)的設計,並將以這些電力動車組行駛在未來InterCity路網上。1970年5月24日,DB決定訂購三組原型車,並請不同西德公司共同製造:LHB製造六輛駕駛車(形式403.0)、MBB製造三輛客車(形式404.0)和三輛餐車(形式404.1)。轉向架交由MAN製造,而電力設備則分別由AEG、勃朗-包維利股份公司,和西門子公司製造。本型車為全動軸設計,並和同時期研發的英鐵APT列車(Advanced Passenger Train)一樣有有傾斜裝置。本型車共有三列12輛,每列車由一輛駕駛車、一輛客車、一輛餐車,和一輛駕駛車組成,編成如下:
- EMU 1:403 001 + 404 001 + 404 101 + 403 002
- EMU 2:403 003 + 404 002 + 404 102 + 403 004
- EMU 3:403 005 + 404 003 + 404 103 + 403 006
本型車的設計容許在一列車中再增掛其他車廂,此設計概念並套用在之後的ICE-3列車上,其中一個形式亦為403型。
403.0型 | 404.0型 | 404.1型 | 403.0型 | |
種類 | 駕駛車 Avm | 客車 Apm | 餐車 ARpm | 駕駛車 Avm |
車輛內部 | 包廂 | 客室 | 客室和餐車 | 包廂 |
DB 183席 | 45 (四人包廂一間、五人包廂一間、六人包廂六間) | 51 | 18(一等車) + 24(餐車) | 45 (四人包廂一間、五人包廂一間、六人包廂六間) |
德航機場特快 (1982年改裝) 171席 | 39 (四人包廂一間、五人包廂一間、六人包廂五間、行李室) | 51 | 42 (只有吧檯) | 39 (四人包廂一間、五人包廂一間、六人包廂五間、行李室) |
德航機場特快 (1988年改裝) 151席 | 35 (廚房、五人包廂一間、六人包廂五間、行李室) | 45 | 36 (只有吧檯) | 35 (廚房、五人包廂一間、六人包廂五間、行李室) |
城際列車服務
第一列車於1973年3月2日交付德國聯邦鐵路(DB)並在同年11月28日到隔年(1974年)8月8日進行試車。由於傾斜裝置未達預期成效,此裝置後來被關閉。本型車於1974年9月29日起商業運轉,以城際列車的里蒙施耐德號(Riemenschneider)、北風號(Nordwind)、南風號(Südwind)、阿爾布雷希特·丟勒號(Albrecht Dürer)和赫耳墨斯號(Hermes)行駛於不萊梅和慕尼黑間。但由於缺乏可高速行駛的路線,本型車只能在幕尼黑和奧格斯堡以最高速度行駛。因本列車無法依旅客數量彈性調整編組,本型車被視為“不實用的”。1979年時在原本一等車廂外增加二等車廂服務的IC '79計畫提出後,本型車退出城際列車服務,由111型電力機車牽引客車取代。
德航機場特快服務
1981年,漢莎航空(德航)計畫以鐵路運輸取代昂貴的杜塞道夫-法蘭克福短程航線。德國聯邦鐵路(DB)同意此項提案並解決相關問題後,本型車並未立即再度進行商業運轉。同年2月13日-16日,本型車在計畫使用的西萊茵線以歌德號列車進行試車。本型車並以德航標準進行改裝,外觀改為上灰下黃的德航標準塗裝,內部裝設如客機上的廚房,座椅改為DC-10客機上的商務艙座椅。1982年3月28日,本型車以德航機場特快的名義行駛,沿風景優美的西萊茵線經由波恩連結杜塞道夫和法蘭克福兩機場。由於鋁制車體逐漸腐蝕,德航機場特快服務於1993年停止,全部列車於2001年被德國鐵路鐵路售出時已處年久失修的狀態。本型車獨立駕駛車的設計概念日後用於ICE-3列車上,其中一個形式亦編為403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