徵調

徵調

徵調,漢語辭彙。

拼音:zhēng diào

釋義:1、徵集、調用人力或物資。

2、徵調:徵集、調用人員或物資等。

3、指以徵音為主的調式。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徵調
  • 拼音:zhēng diào
  • 出處: 《琵琶記·丹陛陳情》
  • 釋義:徵集、調用力人或物資
拼音,出處與詳解,

拼音

徵調:zhēng diào

出處與詳解

1、徵集調用力人或物資
①明·高明 《琵琶記·丹陛陳情》:“譬如四方戰爭多徵調,從軍遠戍沙場草,也只是為國忘家怎憚勞?”
②《東周列國志》第一回:“料民者,將本地戶口,按籍查閱,觀其人數之多少,車馬粟芻之饒乏,好做準備,徵調出征。”
③清·吳偉業《雜感》詩之一:“關山到處愁徵調,願賜三軍所過租。”
④民國 梁秉錕《萊陽縣誌》:“時白蓮妖人徐鴻儒猖獗於西,毛文龍跋扈於北,高麗亦不靖,徵調繁興所在驚惶。(袁)可立籌劃鎮定之,民得安堵。”
⑤毛澤東 《放手發展抗日力量,抵抗反共頑固派的進攻》:“他們要葉張兩部南下,我們則請準徵調一部北上對付之。”
2、徵調:徵集、調用人員或物資等。
①《後漢書·杜詩傳》:“舊制發兵皆以虎符,其餘徵調,竹使而已。”
②《金史·盧亨嗣傳》:“是時兵興,徵調煩急。”
③清 魏源 《聖武記》卷九:“ 宜綿 又言賊起以來,徵調官兵。”
④鄭觀應 《盛世危言·鐵路》:“即遇有警報倉卒徵調,刻期立至。”
3、指以徵音為主的調式
①唐 李肇 《唐國史補》卷下:“ 宋沆 為太樂令,知音,近代無比。太常久亡徵調, 沆 乃考鐘律而得之。”
②唐 元稹 《和李校書新題樂府·五弦彈》:“ 趙璧 五弦彈徵調,徵聲巉絕何清峭。”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