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純培養,即微生物學中把從一個細胞或一群相同的細胞經過培養繁殖而得到的後代。純培養系指只在單一種類存在的狀態下所進行的生物培養。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微生物純培養
- 外文名:axenic culture
- 純培養:pure culture
- 學科:微生物學
微生物純培養,即微生物學中把從一個細胞或一群相同的細胞經過培養繁殖而得到的後代。純培養系指只在單一種類存在的狀態下所進行的生物培養。
微生物純培養,即微生物學中把從一個細胞或一群相同的細胞經過培養繁殖而得到的後代。純培養系指只在單一種類存在的狀態下所進行的生物培養。術語簡介純培養最重要的是在於微生物的生理研究,方法是依靠滅菌和分離,是由巴斯德(L.Pa...
微生物培養,是指藉助人工配製的培養基和人為創造的培養條件(如培養溫度等),使某些(種)微生物快速生長繁殖,稱為微生物培養。微生物培養可分為純培養和混合培養,前者是指對已純化的單一菌種進行培養和利用;後者是指對混合菌種或...
微生物的分離和純化,是將特定的微生物個體從群體中或從混雜的微生物群體中分離出來的技術叫作分離;在特定環境中只讓一種來自同一祖先的微生物群體生存的技術叫作純化。分離與純化是研究微生物的基本方法。分離技術主要是稀釋和選擇培養...
培養平板培養基(culture plate)是被用於獲得微生物純培養的最常用的固體培養基形式,它是冷卻凝固後的固體培養基在無菌培養皿中形成的培養基固體平面,常被簡稱為培養平板(plate)。也叫平面培養基、平皿培養基。平板培養基常用於單孢...
培養物(culture)是指一定時間一定空間內微生物的細胞群或生長物。如微生物的斜面培養物、搖瓶培養物等。在人為規定的條件下培養、繁殖得到的微生物群體。如果某一培養物是由單一微生物細胞繁殖產生的,就稱之為該細菌的純培養物(pure...
《微生物學實驗教程 | Microbiology experiment2版》是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楊革。 內容簡介 本書共分基礎性實驗、綜合性實驗和研究性實驗三大部分,共50個實驗,其中包括微生物的純培養技術、微生物形態結構、微生物的生化反應、...
英文名稱microbial breeding , 就是指培育優良微生物的生物學技術。其方法通常為自然選育和人工選育兩類,可單獨使用,也可交叉進行。其中自然選育是對自然界的微生物,未經人工誘變或雜交處理的情況下進行分離和純化。人工選育分為誘變育種...
(1)採用高濃度的營養基質:最初對微生物的培養是在富含營養的培養基中進行的,但是由於自然界中微生物數量龐大,其可利用的營養物質極度匱乏,多數處於“岔營養”狀態。常規純培養對這種認識不充分,通常將寡營養微生物迅速置於富營養...
第二章微生物的純培養和顯微技術 第一節微生物的分離和純培養 一、無菌技術 二、用固體培養基獲得純培養 三、用液體培養基獲得純培養 四、單細胞(孢子)分離 五、選擇培養 六、微生物的保藏技術 第二節顯微鏡和顯微技術 一、顯微鏡...
1953年,沃森和克里克發表了關於DNA雙螺旋模型,整個生命科學領域進入分子生物學研究階段,是微生物學發展史上成熟到來的標誌。研究方法進展 土壤微生物研究方法經歷了微生物純培養、土壤酶活性(BIOLOG微平板分析)、微生物庫(如微生物生物...
實驗十 一無菌操作和微生物菌種的移接 第三節 工業微生物分離與純化技術 實驗十 二微生物菌種的分離和純化 實驗十 三鹼性纖維素酶產生菌的分離純化 實驗十 四噬菌體的分離與純化 第四節 厭氧微生物純培養技術 實驗十五 厭氧微生物的...
第四單元 微生物純培養技術 實驗1-17 培養基的製備 50 實驗1-18 消毒與滅菌 53 實驗1-19 微生物接種技術 58 實驗1-20 微生物培養特徵的觀察與識別 62 實驗1-21 厭氧微生物的培養 66 實驗1-22 從土壤中分離與純化微生物 71 ...
平板培養 plate culture,plating 這種培養稱為平板培養。平板培養一般是用培養皿。在細菌學研究中,通常用這種方法來觀察菌落形狀和類型;可與稀釋培養法結合來分離某種微生物來進行純培養(可以與少量適當稀釋的菌懸液混合進行平面培養,也...
通過本門課程的學習,要求學生要重點掌握以細菌、病毒為主要內容的各類微生物的形態結構、繁殖方式和主 要特徵;了解微生物的營養、代謝和生長的特點;掌握微生物遺傳變異的一般規律及傳染與免疫的知識;掌握以顯微技術和純培養技 術為重點...
實驗三十五 溫度對微生物生長的影響 實驗三十六 氫離子濃度對微生物生長的影響 實驗三十七 紫外線殺菌試驗 實驗三十八 化學藥劑對微生物的作用 實驗三十九 微生物耐鹽性的測定 第四部分 微生物的分離純化與鑑定 Ⅰ 獲得微生物純培養的分離...
實驗12 馬丁培養基的製備 實驗13 血液瓊脂培養基的製備 V消毒與滅菌 實驗14 乾熱滅菌 實驗15 高壓蒸汽滅菌 實驗16 紫外線滅菌 實驗17 微孔濾膜過濾除菌 Ⅵ微生物的純培養 實驗18 微生物的分離與純化 實驗...
1.1.3 土壤微生物與環境的關係 1.2 土壤微生物學的發展簡史 1.2.1 微生物研究方法進程 1.2.2 土壤微生物學的創立 1.2.3 土壤微生物分子生態學的發展 1.3 土壤微生物學的研究展望 1.3.1 土壤微生物的分離與純培養 1.3...
《微生物學實驗》是2012年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楊民和。內容簡介 本書包括微生物的形態觀察、分離和純培養、生長和數量的測定、生理生化反應、遺傳與育種、血清學鑑定、分子微生物學和套用微生物學方面的61個實驗。每個實驗列出...
2016年1月25日,《微生物學(第8版)》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內容簡介 《微生物學(第8版)》分為15章,內容包括微生物的純培養和顯微技術,微生物細胞的結構和功能,微生物的營養、代謝、生長繁殖及其控制,病毒的分離、鑑定、特性...
對生物工程領域的初學者、中高級科技人員都有其參考與實用價值。圖書目錄 前言 第一章 顯微技術 第二章 工業微生物形態與觀察 第三章 工業微生物細胞一般結構與特殊結構的觀察 第四章 工業微生物純培養技術 第五章 培養條件對工業微...
一、糖的生物合成 二、蛋白質的生物合成 三、核酸的生物合成 四、代謝調節 第六節 微生物的次生代謝 一、次生代謝及其產物 二、次生代謝產物合成的調節 習題 第六章 微生物的生長 第一節 微生物純培養的生長 一、純培養的分離方法...
項目5 常見微生物生理生化鑑定 項目導入 材料與儀器 實踐操作 問題探究 知識拓展 實訓項目拓展 課後思考 第二課堂活動設計 知識歸納整理 模組二 食品微生物純培養技術[學習型工作任務]教學目標 項目6 培養基配製技術 項目導入 材料與儀器...
一、獲得純培養的方法77 閱讀材料實驗室中厭氧菌的培養方法79 二、微生物純培養生長的測定方法80 第二節微生物的群體生長規律81 一、微生物的個體生長和同步生長81 二、細菌群體生長曲線及其對生產實踐的指導意義83 第三節環境條件對微...
俄國出生的法國微生物學家C.H.維諾格拉茨基於1887年發現硫磺細菌,1890年發現硝化細菌,他論證了土壤中硫化作用和硝化作用的微生物學過程以及這些細菌的化能營養特性。他最先發現嫌氣性的自生固氮細菌,並運用無機培養基、選擇性培養基...
單細胞分離法是一種從待分離的材料中直接分離單個細胞進行培養獲得純培養的方法。該法在顯微鏡下操作,對於體積較大的微生物,可以用毛細管提取微生物個體;對較小的細胞或孢子,可以用顯微針、鉤、環等挑取以獲得單細胞;也可將適當稀釋...
菌株(Strain)又稱品系,表示同種微生物不同來源的純種培養,從自然界中分離得到的每一個微生物純培養都可稱一個菌株。定義 菌株(在非細胞型的病毒中則稱毒株或株)是指從不同來源的標本中分離而得的相同菌種,它表示任何由一個...
固體培養基用瓊脂或其它凝膠物質固化的培養基,每個孤立的活微生物體生長、繁殖形成菌落,形成的菌落便於移植。最常用的分離、培養微生物的固體培養基是瓊脂固體培養基平板。這種由Kock建立的採用平板分離微生物純培養的技術簡便易行,100多...
科赫通過純培養法否定了微生物形態變幻莫測的多態性學派的觀點,但是他認為微生物的形態是永恆不變的觀點,則是片面性的。為了清晰地觀察細菌的形態,科赫還發明了用苯胺對細菌進行染色的細菌染色法。同時他還發明了帶照相機的顯微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