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特徵 莖高6-65厘米,直立或漸升,常自基部起有長或短的分枝,或不分枝,被剛毛,有時還混生稀疏糙伏毛。
基生葉和莖下部葉具長柄,卵形、狹卵形至寬披針形,長4-12厘米,寬0.7-4.4厘米,頂端急尖、漸尖,稀鈍,基部圓形或寬
楔形 ,
中部 以上葉漸變小,具短柄至無柄,狹卵形或寬披針形,基部漸狹,邊緣全緣,兩面有短伏毛,下面沿中脈有剛毛,上面還散生帶基盤的剛毛。
微孔草 花序 密集,直徑0.5-1.5厘米,有時稍伸長,長約達2厘米,生莖頂端及無葉的分枝頂端,基部苞片葉狀,其他苞片小,長0.5-2毫米;花梗短,密被短糙伏毛;
花萼 長約2毫米,果期長達3.5毫米,5裂近基部,裂片線形或狹三角形,外面疏被短柔毛和長糙毛,邊緣密被短柔毛,內面有短伏毛;
花冠 藍色或藍紫色,檐部直徑5-9(-11)毫米,無毛,
裂片 近圓形,筒部長2.5-3.8(-4)毫米,無毛,附屬物低梯形或半月形,長約0.3毫米,無毛或有短毛。
小
堅果 卵形,長2-2.5毫米,寬約1.8毫米,有小瘤狀突起和短毛,背孔位於背面中上部,狹長圓形,長1-1.5毫米,著生面位腹面中央。
5-9月開花。
生長習性 微孔草耐寒,耐旱,喜強光照。生長於高寒草甸、林地、灌叢和次生植被中,常與1年生作物或1-2年生野生植物混合生長形成植物群落。這些群落與環境之間未達到平衡,處於不穩定狀態,群落內部物種成分常發生變化。隨原有種的消失,新物種的入侵,微孔草的數量逐步減少,有時從群落中消失。微孔草在植物群落中通常不是優勢種,其優勢度處在7%-15%。它作為次生演替初始階段植被成員而占據有效空間,成為
高山 地區次生植被中的生態適宜種而生存。
分布範圍 分布於陝西西南部,甘肅、青海、四川西部、雲南西北部(中甸以北)、西藏東部和南部。生海拔3000-4500米(在青海東部和甘肅一帶海拔為2000-3000米,在陝西西南部低達1900米)山坡草地、灌叢下、林邊、河邊多石草地,田邊或田中。錫金、尼泊爾、不丹和印度(東北部)也有分布。
栽培技術 繁殖 微孔草可進行
有性繁殖 和
無性繁殖 。試驗證明,微孔草種子有12 個月左右的後熟期,自然貯藏後經預冷處理可打破休眠。在相同溫度下,貯藏12個月的種子發芽率比收穫時高41%。生產實踐中還是以塊根繁殖方式為主。
微孔草是2年生植物。自然狀況下由於生長季節短,當年種子萌發後以塊根越冬,第2年才開花結實。套用組織培養技術可實現微孔草的快速繁殖,做到每年都可收穫種子。
微孔草的莖尖是組織培養的最佳部位,步驟如下:
莖尖愈傷組織培養
適宜的培養基為MS+6-BA3mg/L+NAA0.2 mg/L+白糖3.0%+
瓊脂 0.6%。 培養基pH值為5.8, 培養溫度18-25 ℃,每天光照12小時,光照度2000lx,一般7天長出第1個有效節。
繼代培養
將培養獲得的完整植株按有效節剪下,接種到繼代培養基上,適宜的繼代培養基為1/2MS+0.5 mg/L NAA+3.0%白糖+0.6%瓊脂。一般第9天產生第1個有效節。
生根培養
當繼代培養長出的無菌芽長至3-5厘米高時,轉移至1/2MS+1.0 mg/L IBA +2.0%白糖+0.7%瓊脂的培養基上生根培養。接種後10天左右可出現幼根,並可見到粗壯的塊根形成。
試管苗移栽
將形成粗壯塊根的
試管 苗移栽到溫室內。栽培床上鋪有機質含量較高的森林土或草甸土。培養溫度15-20 ℃, 土壤水分11%-13%。經過120天左右待塊根發育成熟後移到大田栽培,當年收穫種子。
大田栽培
按行株距0.333米× 0.125 米栽培。四周設保護行1米,分成不同的地塊。制定輪作方案,播前土壤經過處理,以控制雜草危害,提高種子產量。
微孔草的組培,育苗時間安排上要與其生長發育節律同步。如在6月中、下旬利用幼嫩的莖尖進行組培,10月下旬或11月上旬轉移到溫室培養塊根,翌年4月上旬將塊根移入大田栽培,當年收穫種子。這樣,在非生產季進行組培擴繁和溫室育苗,在生長季生產種子,可使得田間生長周期縮短1個生長季。
田間管理 在每年微孔草返青後進行勻苗、間苗,如密度過大,可將幼苗移到其他田內擴種,也可將塊根挖出一些曬乾做深加工原料。其次是除草施肥,在微孔草幼苗3-4葉期,進行人工拔除雜草一遍。
病蟲防治 在開花期,主要噴施三唑酮(粉銹寧)防治白粉病,確保豐產。
採收 當微孔草進入終花期,莖桿開始變黃,包裹種子的花萼大部分變為黃色,中部果序的種子變為淡褐色時,這時收穫有利於提高微孔草的籽粒產量和質量。收割後要防雨,打成包頭小捆並搭成“人”字形就地晾曬,乾燥後及時脫粒。需要注意的是,不能將剛收割的微孔草植株堆成大堆,以防霉爛。風蝕嚴重的坡地上,微孔草收穫時要留高茬,防止吹落在地面的微孔草種子被風吹走。
主要價值 藥用 微孔草是傳統藏藥,全草可治療眼疾、
痘疹 等病。微孔草種子中含有18種胺基酸,其中人體必需胺基酸的含量達39.74%;礦物質營養元素豐富;餅渣中的粗蛋白含量達23.96%,經藥理試驗,已證實這種植物油可明顯降低血清膽固醇、甘油三脂及血清丙二醛的含量,具有防止血脂沉積、動脈粥樣硬化、維持生物膜和血管內膜結構完整和降低高血脂症等功能。
經濟 微孔草綜合利用價值高,種子提油後的餅粕蛋白質含量高,可作動物飼料;莖稈可作牲畜飼料;花是優質蜜源,並有觀賞價值。微孔草種子含油率達到43.5%,油中的不飽和脂肪酸含量高達86.39%,γ─亞麻酸(γ-linolenicacid)含量為6.37%,經動物急性毒性試驗,證明無毒。因此微孔草種子油已成為有醫療價值的含γ─亞麻酸的新油源。
開發利用 保護和利用並重 微孔草野生於中國
青藏高原 及其周圍地區,自然資源十分有限。過去在當地農田裡常見到,但隨著化學除草劑的廣泛使用,其數量已很少。在開發利用的同時必須採取有效措施保護這一珍稀資源。
人工栽培研究 人工栽培技術的突破,是微孔草商品化開發成功的關鍵。應篩選適合當地的高產抗病品種,按照良好農業規範的要求進行栽培。據調查,小花西藏微孔草(M. tibetica var. pratensis)株形矮小,花序集中,收穫容易。其種子含油率31.4%,含γ-亞麻酸6.83%,可選作栽培試驗材料;研究微孔草各個生長發育期對肥料的需求,合理施用肥料;運用微波、輻照以及航空等高新技術手段育種。
提取微孔草油 已經證明可以用
二氧化碳 超臨界提取微孔草油。該法在35-40 ℃ 操作,可最大程度保留其中的不飽和脂肪酸,得油率高。應避免採用小作坊式的榨油方式,實現珍稀資源的高效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