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情緒

微博情緒指私人或媒體通過微博這一互動形式表達自己喜怒哀樂的各種情緒。在這自由和互動中一些不良情緒(負面情緒)得以蔓延。一些公眾人物也熱衷於在微博中對罵。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微博情緒
  • 外文名:Micro-blog emotion
各種表現,表達問題,不良表現,相關研究,

各種表現

時常會在微博上看到朋友們的情緒。高興者居多,結婚啦,收禮物啦,吃到好吃的甜品啦,都曬到了微博上。也有不高興的,崩潰了哭了累了都貼出來,有收穫安慰的,也有獨自難受的。

表達問題

在媒體微博中時常會看到一些個人情緒化的內容表達,華中科技大學新聞評論研究中心主任趙振宇認為,這有悖於媒體官方微博的定位,也有損官方微博的公信力,媒體相關負責人應對代表本媒體立場的信息發布加強把關,使所發布的信息與本媒體的立場、定位相符合,畢竟官方媒體不是個人的自由論壇。著名IT評論員劉興亮同時表示,官方微博可以寫得隨性一點,語言也網路化一點,適當地使用“親們”、“傷不起”等字眼效果更佳。

不良表現

微博情緒
作為社會公眾人物,這些名人在微博上的出位言論,更是藉由傳統媒體的介入被無限放大,私人情緒屢屢發酵為熱點事件。名人在微博上的每次嘴仗,都伴隨大量網友的非理性聲音甚至謾罵攻擊,常常是一言不合,網友們立刻群起而攻之,瞬間由一對一的“單挑”升級為亂鬨鬨的“群架”,口無遮攔的情緒化表達鋪天蓋地,為數不多的理性聲音頓時被湮沒在髒話口水中。
在這樣一個過於崇尚眼球經濟的年代,越來越多的人已經不再畏懼衝突與爭執。相反,恰恰正是這樣的口水戰成全了不少人一夜成名的夢想。當口水中都包含了商業價值,言論自由也就成了微博開罵最好的擋箭牌。

相關研究

國外AM6-7點多為“快樂”微博 美國東北大學的研究人員從2006年9月到2009年8月期間對3億條Twitter信息進行了分析,試圖通過這樣的社交網站來了解人們的情緒變化狀況。研究人員依據“英文情緒詞庫表”來為微博信息中的辭彙打分。例如“婚禮”一詞屬於“快樂”辭彙,而“厭倦”則屬於“感傷”的辭彙。
國外AM6-7點多為“快樂”微博
結果研究人員發現了一個相對固定的模式:每天上午6-7點人們寫下的多為“快樂”情緒的微博,中午到下午4點是情緒“低落”的微博,到了晚上則又恢復“快樂”情緒。同時人們的微博情緒一周當中的每一天也不盡相同,一般工作日的情緒偏低,周四晚上最低,周日早晨的情緒最高漲。研究人員認為“老闆”、“明天又要去上班。”等詞句都屬於“感傷”辭彙,因此每當Twitter用戶進行這些表述時,研究人員就會及時與之溝通,進行安撫。針對這一研究結果,有些業內人士也表示了不同看法,他們認為生活中某個具體事件對人的情緒影響其實更大,而不是上面研究所說的何時情緒一定高,何時情緒一定低。
國內周一最焦慮 2011年9月,有媒體調查發現,周一是微博負面情緒表達的“最高峰”,這一日職場人最愛“咆哮”;在北上廣深四大城市裡,上海一地微博的負面情緒最濃重。忙碌一周的開始,與輕鬆的周末有強烈的反差,容易引發焦慮、緊張等;同時,周一的負面情緒還來源於對新一周壓力的預期。對此專家建議,上班族現代人要科學管理自我情緒,在緊張時段採取簡單易行的方式來放鬆心情,比如做做運動、聽聽音樂、嚼嚼口香糖等。
國內周一最焦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