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經考穴編》是針灸經脈專書,共二卷,約成書於17世紀初(明末),撰人佚名,是一部專論經脈流注的書,對於經脈的流注與路線、經穴的位置與主病進行了較詳細的考證,並附人體臟腑內景圖。現有1955年群聯出版社的影印本。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循經考穴編
- 約成書於:17世紀初
- 撰人:佚名
- 簡介:專論經脈流注的書
《循經考穴編》是針灸經脈專書,共二卷,約成書於17世紀初(明末),撰人佚名,是一部專論經脈流注的書,對於經脈的流注與路線、經穴的位置與主病進行了較詳細的考證,並附人體臟腑內景圖。現有1955年群聯出版社的影印本。
《循經考穴編》是針灸經脈專書,共二卷,約成書於17世紀初(明末),撰人佚名,是一部專論經脈流注的書,對於經脈的流注與路線、經穴的位置與主病進行了較詳細...
《循經考穴編》:“一頭齊神闕,一頭齊命門,折中是穴。”可供參考。氣俞穴解剖 編輯 有腹內、外斜肌及腹橫肌;有第十一肋間動、靜脈;布有第十一肋間神經...
《靈樞·本輸》:“然骨之下者也”;《針灸甲乙經》:“在足內踝前起大骨下陷者中”;《千金要方》:“在內踝前直下一寸”;《循經考穴編》:“去照海一寸,赤...
《靈樞·本輸》:“內踝之下,陷者之中也”;《針灸甲乙經》:“在足內踝下微前陷者中”;《循經考穴編》補充:“微前三分”;《針灸大成》:“前有中封,後有...
聲明:百科詞條人人可編輯,詞條創建和修改均免費,絕不存在官方及代理商付費代編,...風池穴運行規律 編輯 循膽經輸向頭之各部及外走陽維脈。風池穴功能作用 編輯...
《針灸甲乙經》:在寸口陷者中。《扁鵲神應針灸玉龍經》:在寸口陷中脈會處。《醫學入門》:寸口下近關上脈中。《循經考穴編》:在寸口之動脈陷中。 [7] ...
《針灸甲乙經》:在曲池下二寸,按之肉起兌肉之端。《針灸資生經》:在曲池下三寸,按之肉起兌肉之端。《循經考穴編》廣注:屈肘取,若直取合三寸。 [7]...
《循經考穴編》廣注:曲池下三寸,屈肘取之,若直取合四寸。《針灸集成》:腕後七寸,曲池下三寸,三里下一寸微外些。[7] 上廉主治記載 ...
《針灸甲乙經》:“在肘上3寸,行向里大脈中央。”《循經考穴編》:“廣注:當在肘斜上二寸五分,一手拱胸取之。”《銅人腧穴針灸圖經》:“肘臂攣痛”、“...
《針灸甲乙經》:在肩端上行,兩叉骨間陷者中。《循經考穴編》廣注:約肩髃上一寸許。《針灸集成》:在肩髃上大骨尖前陷中。...
《針灸甲乙經》:“在足小指本節後間陷者中。”“內傷唾血不足,外無膏澤,刺第(地)五會。”《循經考穴編》:“主足背紅腫,眼目赤痛。”...
《銅人腧穴針灸圖經》:在頸缺盆,自扶突後一寸。《循經考穴編》廣注:扶突後寸半,合人迎後三寸。一法逕取結喉旁開四寸五分。...
維會是經穴別名,出《循經考穴編》,即臍中。...... 維會是經穴別名,出《循經考穴編》,即臍中。中文名 維會 經穴別名。出《循經考穴編》。即臍中。位...
內筋 經穴別名。即交信穴。《素問·刺腰痛論》:“刺內筋為二痏,在內踝上、大筋前、太陰後,上踝二寸所。”王冰注:“交信穴也。”《循經考穴編》列作...
《循經考穴編》:食指本節前內側,橫紋尖陷中 [6] 。二間主治記載 《針灸甲乙經》:多臥善睡,肩髃痛寒,鼻鼽赤多血,浸淫起面,身熱,喉痹如梗,目毗傷,忽振...
或於足三里下6寸取穴(《針灸甲乙經》);另說“在上廉上二寸”(《外台秘要》);“在豐隆上三寸”(《循經考穴編》)。布有腓淺神經分支、腓深神經;及脛前...
《針灸甲乙經》:在肘大骨外廉陷者中。《循經考穴編》廣注:肘大骨外廉,就骨略上一二分陷中。一法曲池外一寸罅中。《類經圖翼》:在肘大骨外廉陷中,與...
《循經考穴編》廣注:人髮際內合三寸半。《類經圖翼》:在百會前一寸。《醫宗金鑒》:從百會前行一寸五分。前頂腧穴主治文獻記載 編輯 《針灸甲乙經》:風眩...
天籠,經穴別名。出《循經考穴編》。即天窗。見該條。 ...... 天籠,經穴別名。出《循經考穴編》。即天窗。見該條。 詞條標籤: 醫學 V百科往期回顧 詞條...
因鼻為肺竅,肺借鼻外通天氣,肺為人身諸氣之府,此穴專治肺氣不宣,咳喘少氣...《循經考穴編》:“廣注:宜直手合掌,眼視中指,取鼻尖點到處是。...
十四、循經考穴編 附:未收針灸名著提要[1] 參考資料 1. 針灸名著集成 .豆瓣讀書[引用日期2012-07-09 11:19:41] 詞條標籤: 醫學書籍 , 出版物 , 書籍 圖...
疏散風熱,通利鼻竅 此穴屬手陽明大腸經,位於鼻旁,脈氣直通鼻竅,故通經活絡...《循經考穴編》:鼻淵;口眼喎斜。《五龍歌》:心火炎上,兩眼紅。...
三間穴是手陽明大腸經的常用腧穴之一,出自於《靈樞·本輸》,別名少谷。位於...《銅人腧穴針灸圖經》:腸鳴洞泄,寒瘧。《循經考穴編》:手指手背腫痛。...
《針灸甲乙經》:在肩端兩骨間。《備急千金要方》:在肩外頭近後,以手按之有解宛宛中。《循經考穴編》廣注:膊骨端上兩骨罅間,舉臂平肩陷者。 [7] ...
《太平聖惠方》:在肘外輔骨,曲肘橫紋頭宛宛中,陷者是其穴。《循經考穴編》廣注:在肘近輔骨中,以手拱胸曲肘取,約紋尖儘是,下對少海穴。 [7] ...
”《針灸大成》:“尋摸尖骨者是”,《循經考穴編》:“須細揣摸絕骨尖,如前三分而高寸許是陽輔,絕骨尖間筋骨縫中是懸鐘,與三陰交對。”...
只有《循經考穴編》明確引錄了凌氏針書原文十八條,其中引“凌氏”或“凌氏針法”者10條。凌雲凌氏後人 編輯 《明史》載凌雲有一哥哥,也是懂醫術的,後代子孫也...
《循經考穴編》:咽嗌不利;癭腫。[4] 參考資料 1. 石學敏.針灸學.北京市: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07年:36頁 2. 郭長青.針灸學現代研究與套用(上冊).北京市:...
足少陽膽經腧穴;原穴。丘墟定位取法 在足背,外踝前下方,當趾長伸肌腱的外側,距跟關節間凹陷處。《循經考穴編》:“踝骨尖下微前三分骨縫中,穴對商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