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環精神病

情緒重複循環變化 ,一段時間的的憂鬱接著一段時間的狂躁,相互轉換。情緒以重複的方式由憂鬱繼而狂躁循環變化,人們稱之為循環精神病。這些狀況與變化的頻率相聯繫,有一定規律而原因不明。有時抑鬱行為會轉為抑鬱症,變得精神狂躁。它有可能發展為狂躁抑鬱症,這是需要醫學治療的一種疾病。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循環精神病
  • 科學療法:海馬神經幹細胞激活療法
  • 精準檢測:MED經顱神經遞質多譜分析儀
  • 所屬科室:遼寧省精神衛生防治基地
危害,早期症狀,

危害

1、改變性格
患者得病後,性格往往會發生某些改變,表現出諸多異常,是最明顯的精神病的危害。如原來熱情合群的人變得對人冷淡,與人疏遠、孤僻不合群,寡言少語,好獨處,躲避親友並懷敵意,生活懶散,不守紀律。或原來很有教養的人變得出言不遜,好發脾氣,對人無禮貌。精神病患者早期的情緒變化常表現為情緒高漲,洋洋自得,趾高氣揚,管閒事,說大話,誇誇其談,做事有始無終,愛發脾氣,都是常見的精神病的危害。
循環精神病循環精神病
2、神經精神危害
患者還會出現一些類似於神經疾病的症狀,損害患者的身體健康,也是常見的精神病的危害。如頭痛、失眠、易疲勞、注意力不集中、情緒不穩、工作學習能力下降以及癔症樣表現等都是常見的精神病的危害的表現。用腦時精神容易興奮,有時對聲音和光很敏感。入睡困難,睡後夢多,且醒後感到不解乏,終至睡眠感喪失,睡眠覺醒節律紊亂。
3、影響家庭
部分精神疾病患者不僅因病態行為給家人造成身體乃至生命上的傷害,還會造成家庭經濟狀況及家人生活質量的下降、精神負擔加重等情況,尤其對未成年人的心理發育有極大的負面影響。
4、危及社會
精神疾病由於受到病理心理的影響和支配,患者往往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危及社會的行為,他們中有的患者難以走出心理誤區,偏執記恨於政府、社會。有的甚至採取過激行為,會出現危險的衝動行為,攻擊他人,多會對被攻擊者的心理和身體造成不同程度的傷害,而且被攻擊者往往是患者周圍熟悉的人,甚至親人居多。儘管精神病的危害嚴重,但只要人們掌握一些心理衛生知識,及早發現精神心理異常,採取有效措施,讓病人得到及時、系統的治療,精神疾病的危害是可以防範的。
5、患者身心健康
假如長時間不能治癒精神病,或者病情多次復發,患者就會出現思維貧乏,情感淡漠,意志缺乏等精神病的危害。此時,患者智力相對正常,卻生活懶散,對家人缺少親情,對自己的未來毫無打算,整天呆坐不語,喪失了工作和生活能力,這就是精神衰退,從社會功能的角度講,就叫做精神殘疾。此外,自傷自殺是對精神病的危害最大的一種行為方式。據臨床調查,自殺率最高的精神心理疾病是抑鬱症,其自殺危險高於一般人的50倍。其次是精神分裂症,在死亡的精神分裂患者中約占13%。

早期症狀

一、睡眠障礙:常表現為入睡困難或不能入睡,日夜顛倒。精神病人的失眠與正常人的失眠不同,精神病人失眠無明顯原因,無痛苦體驗,也從不主動求醫,常連續數日出現,雖徹夜不眠,次日仍毫無倦意,有的病人甚至表現為精力旺盛。
二、記憶障礙:表現為記憶減退,尤其以近記憶減退為主,經常丟三落四,剛做過的事轉身即忘。
三、性格改變:精神病人早期可出現性格改變,原來熱情、樂觀、合群、善於交際的外向型性格的人,漸變得獨處、少話、淡漠、退縮,社會功能逐漸降低,若沒有特殊原因,應考慮系病態所致,而決非一般人認為的思想問題,應引起重視。
四、過分敏感多疑:對周圍人的一言一行都特別敏感,如聽到別人講話,就懷疑是在議論自己,別人做事是針對自己;有的甚至捕風捉影,無中生有。這種多穎與正常人的多疑不同的是,雖經事實證實而否定,但患者仍堅信不移,無法說服,內容荒誕無稽。這種病態的思維稱之為妄想。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