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mme 和 Roelfsema認為不僅有由底至頂的加工信息流,而且還有皮層之間的橫向信息流,以及距離不等的自上而下的反饋信息流參與物體分類視知覺過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循環信息流
定義,存在證據,分類,
定義
Lamme 和 Roelfsema(2000)提出,根據大量研究報告的數據,把知覺信息在腦內流程的延遲分為三種不同的性質:前向信息流,反饋信息流和循環信息流。
存在證據
- 各級視知覺皮層神經元,對相應知覺刺激的反應不是恆定的,當刺激物呈現於眼前不變時,各級知覺神經元脈衝發放的頻率卻不停變化,這種可變性是各層次知覺細胞相互作用不斷協調的結果。
- 在知覺過程中,刺激客體的物理性質不斷變化時,皮層知覺神經元的興奮水平變化不完全符合經典感受野的規律,這說明皮層神經元的興奮水平受來自高層次或同層次其他皮層神經元循環信息流作用的結果。
- 由底至頂的信息流在100ms內即可傳遞完畢,但許多複雜知覺任務卻需要200-300ms,細胞知覺反應有較長的潛伏期,這說明是循環信息流作用的結果。
分類
Lamme在2003又將循環信息流分為兩類:
- 各層次視知覺皮層之間的循環信息流,參與現實物體的模糊性知覺,這類信息流大概發生在100-150ms的時程上,實現無意識的知覺。
- 信息流大大超出物體視知覺皮層,在額葉、頂葉和顳葉很多皮層區之間傳遞的循環信息流,是產生意識知覺的基礎,與記憶網路間存在複雜的信息流,大約發生在200-300ms的時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