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興鄉(貴州省德江縣復興鄉)

復興鄉位於德江縣的西南部,距縣城35公里,地處東經107°46′、北緯28°02′。東與煎茶鎮毗鄰,北接平原鄉,西與遵義市鳳岡縣花坪鎮接壤,南接思南縣寬坪鄉、亭子壩鄉,是周邊縣鄉鎮商貿集散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復興鄉
  • 地址德江縣的西南部
  • 管轄區域:19個行政村1個社區居委會
  • 總人口:38150人
基本信息,社會事業,基礎設施,民族風情,產業結構,

基本信息

全鄉轄19個行政村1個社區居委會,214個村民小組,總人口的38150人,其中非農業人口2642人,從事非農產業人口7856人,鄉政府駐地人口9852人,少數民族人口26705人,占總人口的70%。全鄉國土面積142.06平方公里,總耕地面積23966畝,其中田15366畝、土8600畝,森林覆蓋率40%。2010年,國民生產總值2.1億元,財政收入165萬元,糧食總產量23150噸,第二、三產業總產值7589萬元,非公有制經濟產值580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960元。以烤菸茶葉辣椒油菜畜牧等五大產業發展為主導產業,有土家人人工製作的復興特產:辣椒醬、水豆豉、彭氏麻餅、土家布鞋等產品,多年來贏得外界人士的讚賞,還有“復興辣椒之鄉”之美稱。社會和諧穩定,鄉鎮發展面貌日新月異,新農村建設穩步推進,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
復興鄉復興鄉

社會事業

政府機構設定齊全。除黨政系統外,全鄉擁有教育、衛生、工商、稅務、金融、供銷、糧食、郵政、電信、菸草、電管等部門。共有在職幹部職工452人,其中本科以上學業47人,大專288人,中專117人,人才優勢明顯。
教育、衛生事業蓬勃發展。近幾年來,我鄉堅持教育優先的發展原則,2009年“兩基”順利通過國檢,“兩免一補”政策全面落實,累計2133戶貧困家庭學生受益。全鄉初級中學1所,中心完小4所,民族完小1所,村級完小17所,幼稚園23所,在校學生6582人,其中中學生2250人,小學生3500人,幼兒學生832人,適齡兒童入學率達100%。現有教職工286人,其中特崗教師67人。衛生事業發展較快,免疫規劃和和初級衛生保健工作順利通過省政府驗收,衛生院標準化建設加快推進。近年來,共投入45萬元新建了9個村級衛生室,農村醫療衛生條件得到進一步改善。為豐富農村文體活動,新建了綜合文化活動站1個,農家書屋8個,完成廣播電視村村通3000戶,新建農民健身場所3個,建成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村級點17個。

基礎設施

道路交通建設。全鄉硬化了鄉村公路6條,56公里,通過“一事一議”項目硬化通組公路42條216公里,接通連戶路206公里,通村鑲邊公路182公里,通組公路236公里,實現了村村組組通公路目標。2010年順利完成了杭瑞高速公路征地拆遷並開工建設。
集鎮規劃建設。鄉政府所在地七星場,是鄰近縣鄉主要農貿物資集散地,該集鎮3.5平方公里,近幾年來鄉黨委政府積極引進外資,累計投入4000多萬元,新建了功能較為齊全的農貿市場28000平方米;14條街路計11.7公里路面全部實現了硬化;集鎮排水排污系統暢通;垃圾處理建有專用填埋場,實現了定時定點專車清運制度;集鎮主要街道全部栽植了行道樹,培植了隔離帶,機關學校都合理進行了環境綠化;街道自來水安裝普及率100%;街道地名標誌標準化設定,於2009年設施完成。1997年被省人民政府授予“小城鎮建設先進鎮”,1999年被國家建設部授予“全國村鎮建設先進鎮”榮譽稱號。
水利設施建設。鄉內有小(一)型水庫一座,小(二)型水庫2座,有效使用山塘3座,總蓄水量628萬立方米,灌溉面積1.2萬畝。近幾年來,累計完成水利投資4900萬元,新修渠道610公里。
電力通訊設施建設。全鄉19個行政村1個社區居委會農電網改造工程全面結束,農網改造率達100%,農戶用電率100%。程控電話、行動電話、閉路電視、網路網站全部開通,鄉政府所在地還開通了數位電視。

民族風情

每逢新春佳節之際,耍獅子燈是復興鄉老老少少最喜愛的民間活動。鄉親們用竹子和布匹紮成獅子,燈籠,並從城裡買來唐僧、孫猴子、沙僧、豬八戒面具,再找幾個各有所長的人進行扮演,走村躥寨玩耍。每到一家,好客的主人都要燃放鞭炮迎接,有的人家還要拿一些物品來擺在堂屋中間,放上儀式錢,要燈頭來說明其原由,有的村寨將12張桌子疊加起來,稱為搭龍台,高達近15米,要孫猴子攀上頂端表演,那是最危險也是最精彩絕活之一。無生育的夫婦想要子女的話還要殺豬宰羊請獅子燈來送寶,等生後取名時,名字前都要加一個“保”字,男娃娃取名“保生”、“保林”,女娃並取名“保芬”、“保容”等之類名字,說明是獅子燈保佑來的。同時村寨中還有“沖鑼”、“打錢桿”等儺戲表演藝術,唱“打鬧歌”除草、對“山歌”相親等習俗。

產業結構

復興鄉唱響農業結構調整重頭戲,因地制宜大面積推廣種植優質辣椒,通過政府協調、專家指導、能人帶動、協會牽頭的形式,優先為辣椒種植大戶協調流轉土地,合理安排種植計畫,邀請縣農技專家深入田間現場培訓、指導,實行農技幹部包村專制,由辣椒協會統一對外銷售,農民種植辣椒的熱情空前高漲,全鄉種植共21000餘畝。
該鄉辣椒有日本三鷹朝天椒、韓國椒、新一代、油椒、益都紅等十多個品種,因管理到位,碩果纍纍,產量可達2000萬斤,實現產值4000多萬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