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興鎮(四川射洪縣復興鎮)

復興鎮(四川射洪縣復興鎮)

復興鎮地處射洪縣北部,東接太興鎮,南連金華鎮,西接潼射鎮,北鄰伏河鄉。南距射洪縣城區37千米, 距綿渝高速公路射洪段金華進出口15公里、成德南高速公路鹽亭出口10公里。 幅員面積52平方千米,總人口2.7萬,轄21個村民委員會和1個社區居民委員會。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復興鎮
  • 別名:牛啃土
  • 行政區類別:鎮
  • 所屬地區:四川省射洪縣
  • 下轄地區:轄21個村民委員會和金鳳1個社區居民委員會。
  • 政府駐地:金鳳社區人民街96號
  • 電話區號:0825
  • 郵政區碼:629214
  • 地理位置:射洪縣北部
  • 面積:52平方千米
  • 人口:2.7萬
  • 方言:四川話
  • 氣候條件:亞熱帶季風氣候
  • 車牌代碼:川J
基本簡介,行政區劃,政區沿革,政區劃分,自然資源,經濟狀況,鄉鎮建設,教育事業建設,醫療衛生建設,人文景觀,

基本簡介

概況
四川省射洪縣復興鎮俗稱“牛啃土”,距縣城39千米,據川中名勝金華山17千米,幅員面積52平方千米,耕地面積22431畝,總人口2.7萬,總戶數7700戶。人民政府駐人民街96號,電話區號0825,郵政編碼629214。主要農副產品有棉花小麥玉米、水稻、紅苕、油菜、生豬、蠶繭、禽蛋、蔬菜等。復興鎮在1992年9月撤區並鄉建鎮時,將原虎楊、安樂二鄉併入該鎮。該鎮位於射洪縣北端,東與鹽亭接壤,西同三台交界。除本集鎮外,還有博古、安樂兩個下屬場鎮。共有21個行政村,199個村名小組。
名稱來歷:始名“福星”,清嘉慶年間更名為“福興”。清宣統元年(1909年),置復興鎮。以後沿用此名。
地理位置:位於東經105°16′46″~105°23′1″,北緯31°2′44″~31°8′27″。地處射洪縣北部,東接太興鎮,南連金華鎮,西接潼射鎮,北鄰伏河鄉。人民政府駐人民街96號,電話區號0825,郵政編碼629214,南距射洪縣城區37千米。

行政區劃

政區沿革

清初屬懷德鄉一甲。
清宣統元年(1909年),置復興鎮。
民國29年,設為復興鄉。
1950年,成立復興鄉人民政府。
1958年,改為復興公社。
1985年,改為復興鎮。
1992年9月,由原復興、虎楊、安樂3鄉合併組建復興鎮。

政區劃分

截至2011年末轄石板河、楊府罐、靈華、喻家溝、觀花、打石壩、大龍、玉貞、青蓮、青槓埡、三江、會仙、龍歸、羅家岩、安樂、富樂、寶聖、博古、九聖、青龍宮、雷堂等21個村民委員會和金鳳1個社區居民委員會。
復興鎮下轄村:
石板河村
楊府罐村
靈華村
喻家溝村
觀花村
打石壩村
大龍村
玉貞村
青蓮村
青槓埡村
三江村
會仙村
龍歸村
羅家岩村
安樂村
富樂村
寶聖村
博古村
九聖村
青龍宮村
雷堂村
金鳳社區

自然資源

該鎮地處川中深丘地帶,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年均降雨量931毫米,年均氣溫17.2℃,極端最高溫37.2℃,年均日照時數1297.6小時,無霜期285天,最多為328天,年均霧日44個,土質多為褐色粘土,以中性、微酸性為主,粘泥適中,宜多種農作物生長,境內礦產資源主要有石油、石英沙、膨潤土、煤和天然氣。水利上,有可蓄水300多萬立方米的大龍山水庫和其他8座水庫,水面年產魚1.5萬公斤。該鎮森林覆蓋率達30%,主要用材林有柏、松、榿木、桉樹等,薪炭林有黃荊、馬桑、洋槐等,經濟林木有桑、梨、桃、李、柑桔枇杷油桐等,其中李樹有10多萬株。該鎮主要野生動物有野兔、錦雞黃鸝喜鵲等近20種。

經濟狀況

2001年該鎮國內生產總值3.61億元,其中:第一產業7942萬元,第二產業14200萬元,第三產業13959萬元,形成了建築建材、家具蔬菜加工、養殖等產業門類。糧食總產16239噸,生豬出欄2.7萬頭。集市貿易成交總額1.5億元,商品零售總額2.1億元。財稅收入實現175.02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2144元。在該鎮企業打工的300人,工資總額150萬元;外出務工6500人,主要在成都、深圳、西藏、雲南、新疆、西安等地從事建築、商貿、餐飲等行業,收入總額達1745萬元。
射洪縣復興鎮衛星地圖射洪縣復興鎮衛星地圖
該鎮以糧、棉、油、豬、蠶、禽、蛋、菜等為支柱產業,養殖業在結構調整中快步發展,從種源、技術、資金、人才等方面給予養殖場(大戶)予以護持,使之上規模、上檔次、增效益。該鎮有年出欄2000頭豬的大型養成殖場1個,出欄5000隻的養雞場2個、出欄2000隻的養兔場1個,有各類養殖大戶1200餘戶,畜牧業產值占農業總產值40%以上。

鄉鎮建設

復興鎮集鎮建城區面積達2.4億平方千米,有集鎮人口8521人,有日供水2400噸的自來水廠1座,35KV變電站1座。集鎮8條街道已全部硬化,2360戶居民用上了天然氣。鎮道32千米已全部黑色化,各村組之間主要幹道全部水泥混凝土路面。有電信支局1個,農業銀行分行1一個,郵政儲蓄1個,農村信用社一所。程控電話850門,實現了村村通電話。

教育事業建設

鎮級中學1所,國小4所,入學率100%,已普及九年制義務教育

醫療衛生建設

有合格的鎮衛生院3所,村甲級醫療站7個,醫療點14個。敬老院1個,參加農村養老保險的占鎮人口10%。

人文景觀

“牛王會”是復興負有盛名的地方性節日,相傳,復興鎮在明朝成化年間興場之時,人們出於對牛的崇拜,便在金鳳山立廟祭祀,每年農曆3月18日,復興人都將舉行盛大廟會活動,以祈農耕順利,五穀豐登。一年一度的“牛王會”已成為該鎮商貿和民眾文化活動相結合的綜合性節日,商貿成交總額達100萬元以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