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興巷是位於今貴陽市第一人民醫院後的小巷,原東至博愛路,向西轉北分為兩個出口接都司西路。長約340米、寬1.7米、石板路面。1982年翻修為水泥路面,東巷口靠博愛路處增寬為5米,能進出車輛。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復興巷
- 位置:貴陽市第一人民醫院後的小巷
- 長:約340米
- 寬:1.7米
簡介,歷史沿革,
簡介
這條小巷為什麼叫復興巷,據《南明區志》、《南明區街道志》記載,自元代貴陽建順元城起,歷代政權機構多設於今南明區境內,元代八番順元等處宣慰司都元帥府、明代貴州衛指揮司、貴州都指揮使司、清貴築縣署的遺址均在今都司西路上。由於眾多的官府均設於此,其今的博愛路,復興巷一帶就成為駐地武官養馬練騎的地方,於是人們便將此處稱之為大馬槽。另復興巷上段曾為清代貴陽買賣珠寶玉器的集市,又稱之為珠市巷(珠泗巷)。
歷史沿革
清鹹豐年間,因“貴陽教案”(亦稱青岩、開州教案),法國駐華公使借端威脅,迫使清政府將貴州提督田興恕革職發配新疆,並賠款白銀一萬二千兩,又將貴州提督衙門賠給在貴州的法國傳教士胡縛理“撥充教堂”。同治五年(1866年)提督衙門田興恕官邸被教會改建為天主教堂。因與和平路北天主教堂對應,稱之為南天主教堂,簡稱南堂。民國15年(1926年)貴州省政府將大馬槽在南天主教堂前形成的一條街取名為南堂街。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滿清王朝,建立了中華民國。1930年貴州省政府訓令,將貴陽一些陳舊的老地名更名。於是將南堂街取天主教教意,更名為博愛路。另將大馬槽的一部分(含珠市巷)及鄰近徐家壩取中華民族復興之意,將徐家壩取名為民族巷,將大馬槽一部分及珠市巷取名為復興巷至今。
據《南明區街道志》載,解放前復興巷內曾有公館16座,甘記鋪面一間,教會辦崇正國小(今都司路國小)一所。解放後巷內先後辦有貴陽市皮件廠、貴陽色織布廠、南明衛生敷料廠、市府再生燈泡廠等。二十世紀九十年代至本世紀初,靠都司西路的兩個出口處舊房改建成貴陽市第一人民醫院的新門診大樓,貴陽色織布廠、南明敷料廠改建成一棟二十餘層名為水雲軒的住宅高樓。巷內今仍住在近百年破舊瓦房中的171戶居民也將在築城廣場建設及棚戶區改造中告別破舊的復興巷。復興巷即將舊貌換新顏,在原地建起的兩棟38層的住宅高樓,成為築城廣場南明河畔一道亮麗的風景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