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筆溥仁寺碑文

御筆溥仁寺碑文

《御筆溥仁寺碑文》是康熙帝創作的一幅中國書畫。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御筆溥仁寺碑文
  • 作者:康熙帝
  • 分類:中國書畫>書法
  • 尺寸:193×76cm
作品簡介,作品賞析,

作品簡介

收藏印:大興馮恕奠藏曆代寶翰之印(朱文)

作品賞析

御製溥仁寺碑文:康熙五十二年,朕六旬誕辰。眾蒙古部落,鹹至闕廷,奉行朝賀,不謀同辭,具疏陳懇:願建剎宇,為朕祝厘。
朕思治天下之道,非奉一己之福,合天下之福為福;非私一己之安,遍天下之安為安。柔遠能邇,自古難之。我朝祖功宗德,遠服要荒;深仁厚澤,淪及骨髓。蒙古部落,三皇不治,五帝不服,今已中外無別矣。論風俗人情,剛直好勇。自百年以來,敬奉釋教,並無二法。謹守國典,岡敢隕越,不識不知,太和有象,朕每嘉焉。鑒其悃誠,重違所請。
念熱河之地,為中外之交,朕駐蹕清暑,歲以為常。而諸藩來覲,瞻禮亦便。因指山莊之東,無關於耕種之荒地,特許營度為佛寺。陶甓於治,取材于山。工用無輸挽之勞,金錢無踰侈之費。經始訖功,告成不日。
歷觀往史,遹遡前朝,版籍有區,幅員未廣。茲熱河之奧壤,迺紫塞之神皋。名號不掌於職方,形勝無間於地誌。朕以涼德,撫育萬方。邊壖之外,悉為幾甸。諸藩於此建寺介福,率先恐後,無小無大,岡不同來。觀我觀民,思維此理,特題額曰“溥仁”。將欲汪之澤,均沾率土;升恆之慶,廣洽普天;偏覆含弘,民胞物與;鹹躋壽考,各遂生成。籍諸藩祝朕之忠誠,為萬方祈純嘏之錫。爰記斯交,勒諸貞石。康熙五十三年三月十八日
溥仁寺是承德市避暑山莊外八廟康熙年間建造的最早寺廟。自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平息厄魯特蒙古準噶爾民族分裂分子噶爾丹叛亂,到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漠北、漠南、喀爾喀等蒙古地區出現了二十餘年的安定局面,發展了這些地區的牧業生產,密切了蒙古各部與清中央政府的關係。康熙六十壽辰時,“眾蒙古部落,鹹至闕廷,奉行朝賀,不謀同辭,具疏陳懇,願建剎宇,為朕祝厘”。康熙允其所請,於是年在熱河建造了這座寺廟,供蒙古諸部大聚會使用,取“寓施仁政於遠荒”之意,題名“溥仁寺”,至今寺碑保存完好。
“朕思治天下之道,非奉一己之福,合天下之福為福;非私一己之安,遍天下之安為安”這種崇高的治國理念,以致中國歷史有了升恆之慶,廣洽普天;偏覆含弘,民胞物與的康熙鼎盛時期。
“因指山莊之東,無關於耕種之荒地,特許營度為佛寺。陶甓於治,取材于山。工作無輸■之勞,金錢無踰侈之費” ,在大清康熙年間,就連皇帝建造寺廟都主張使用無關於耕種之荒地和金錢無踰侈之費,令今人敬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