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道論》是唐代李翱創作的一篇散文。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從道論
- 作者:李翱
- 創作年代:唐代
- 作品出處:《全唐文》
- 作品體裁:散文
《從道論》是唐代李翱創作的一篇散文。
《從道論》是唐代李翱創作的一篇散文。作品原文從道論中才之人,拘於書而惑於眾。《傳》言“違眾不祥”,《書》曰“三人占,則從二人之言”,翱以為言出於口,則可守而為常。則中人之惑者多矣。何者?君子從乎道也,不從乎眾也。道之公,...
從道,讀音是cóng dào。意思是依從正道。解釋 依從正道。出處 《易·復》:“中行獨復,以從道也。”《荀子·臣道》:“‘從道不從君’,此之謂也。”《史記·蒙恬列傳》:“願陛下爲萬民思從道也。”唐 李翱 《從道論》:“是則和者人之喜,默者人之怒,吾寧從道而罹怒乎?寧違道而從絮?斯所謂...
《道論》是2020年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楊國榮。本書從本體論、道德哲學、意義理論、實踐智慧等層面闡釋人與人的世界。內容簡介 以史與思的交融為進路,“具體形上學”既基於中國哲學的歷史發展,又以世界哲學背景下的多重哲學智慧為理論之源,其內在的旨趣在於從本體論、道德哲學、意義理論、實踐智慧...
《唯道論的創立 》是由武漢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宮哲兵 內容介紹 春秋戰國時期,形成了各種學派的道論。只有在老子的道論體系中,道是唯一的、最高的範疇。老子的道超越了天、上帝等一切權威。老子曾在多處直接使用了唯道的概念,因此將老子的道論稱之為唯道論,是以老子自己為根據的。唯道論的基本觀點是...
《道論》揭示了“天下之物生於有,有生於無”的冷爆炸理論,揭秘了《老子》超級學習法和超級養生法的核心原理。作者簡介 旅美學者肖鋼先生,1983年畢業於浙江大學生物醫學工程專業,長期從事從實驗室到臨床的生命科學研究。基於跨學科的知識背景,歷時三十年深入研究道、醫、佛、儒等中國傳統文化,是生命潮生物反饋...
《道論》是2016年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張茂澤。內容簡介 全書分天道和人道兩卷,分別含《道有》、《道顯》、《道現》、《道和》,與《人性》、《修養》、《文化》、《外王》八篇。前四篇論天道,揭明人道的本原;後四篇論人道,闡明天道的落實。《道有篇》論道、存在及其統一,提出道有是世界的...
這裡對君上提出禮、義、信三方面的要求,成為儒家君道論的重要思想。孔子強調“君君”、“君使臣以禮”、“上好禮”等,要君主以身作則,以禮義或仁義爭取臣下或民眾的擁護。他說:“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論語·子路》)君上好禮、好義、好信,以身作則,使民眾心悅誠服,不...
有獲死報者,如“魏顆從治而致結草之報,子都守信而受驄驥之錫”,“齊襄委罪故有墜車之禍,晉惠棄禮故有弊韓之困”。所以,孫綽宣稱“立德暗昧之中,而慶彰萬物之上。陰行陽耀,自然之勢”(《弘明集》卷三《喻道論》)。這種功利主義的報應思想,與印度佛教的生死輪迴之說,可謂相差乾里,是當時的人們...
如何理解宇宙(道)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我們可以把宇宙比作一棵樹,它本來沒有樹葉、樹枝、樹幹和樹根這些區分,它是一個整體,是我們人類站在自身的角度,為方便認識宇宙這棵樹而把它劃分為若干部分。但無論如何劃分,宇宙終究還是宇宙,整體還是整體,不會因為我們的劃分而改變一絲一毫。對於宇宙是一個不可...
佛道之爭,雖屬宗教衝突,然二者之興替,皆不離帝王之愛惡親仇,結果有力者較易獲勝,失敗者,每遭毀滅之厄運。佛道之爭最早見於東漢,迦攝摩騰與諸道士論難;三國時代,曹植作“辯道論”批難神仙說之詐妄;西晉時,帛遠與道士王浮間亦有佛道之爭,王浮乃作“老子化胡經”,為後世論爭重要材料;然爭論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