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道論

孫綽(314——371),字興公,太原中都(今山西平遙西南)人,後遷居會稽(今浙江紹興),是東晉士族中很有影響的名士。孫綽早年博學善文,放曠山水,曾著有《遂初賦》自述其志,並著有《天台山賦》。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孫綽
  • 出生地:太原中都(今山西平遙西南)
  • 出生日期:314
  • 逝世日期:371
  • 代表作品:喻道論,《遂初賦》
作者簡介,文章大意,原文,

作者簡介

與高陽許洵為「一時名流」。時人「或愛洵高邁,則鄙於綽;或愛綽才藻,而無取於洵」。沙門支遁曾試問孫綽∶「君何如許?」問他和許洵相比怎么樣。孫綽答道;「高情遠致,弟子早已服膺;然一詠一吟,許將北面矣。」自稱「情致」不及,文才有餘。(《晉書.孫楚傳附孫綽傳》)綽襲父爵為長樂侯,官拜太學博士(大學教授)、尚書郎(在皇帝左右處理政務)。哀帝時,遷散騎常侍(在皇帝左右規諫過失)、統領著作郎(負責撰擬文書的職務)。時執政桓溫上疏請遷都洛陽,並請自「永嘉之亂」南渡者全部北徙河南。當時朝臣懾於桓溫的威勢,不敢提出異議。孫綽上疏力爭,反對遷都。招致桓溫大怒,然因其理由充足又難以壓服,事果不行。(《晉書.孫楚傳附孫綽傳》)  孫綽信奉佛教,與名僧竺道潛、支遁都有交往。他寫了很多佛教方面的文章,如《名德沙門論目》、《道賢論》等。在《道賢論》中,他把兩晉時的七個名僧比作魏晉之間的「竹林七賢」∶以竺法護比山濤(巨源),竺法乘比王戎(浚沖),帛遠比稽康(叔夜),竺道潛比劉伶(伯倫),支遁比向秀(子期),於法蘭比阮籍(嗣宗),於道邃比阮鹹(仲容),認為他們都是高雅通達、超群絕倫的人物。

文章大意

孫綽不但崇儒奉道,而且信佛,佛教思想也是孫綽思想的重要方面之一,所以《孫綽集》的“題詞”說孫綽是“東晉佛乘文人”。不過,他所理解的佛教不完全是印度的佛教,而帶有明顯的東晉時代的痕跡。
孫綽尊佛。在孫綽的眼中,佛與老莊學說中的真人、至人差不多:“夫佛也者,體道者也。道也者,導物者也。應感順通,無為而無不為者也。無為,故虛寂自然;無不為,故神化萬物。”不僅如此,他還把佛當作神靈,像中圍道教神仙那樣的神靈。他將佛的形象描述為“雅身丈六,金色煜耀,光遏日月.聲協八風.相三十二好,姿八十形偉”。佛具有無限的神通,“游步三界之表,恣化無窮之境。回天舞地,飛山結流,存亡倏忽,神變綿邈,意之所指,無往不通”。而且,佛陀還是神上之神,一切神靈都要聽從佛陀的指揮:“大范群邪,遷之正路,眾魔小道,靡不遵服。”(《弘明集》卷三《喻道論》)
孫綽也欽佩僧人。《孫綽集》收集了孫綽對一些高僧的贊語,顯示了他對僧人的尊崇和欽佩。他讚頌東晉“六家七宗”中幻化宗的宗師道壹說:“唯茲壹公,綽然有餘。譬若春圃,載芬載敷。條柯猗蔚,枝幹扶疏。”“馳騁遊說,言固不虛.,”(《孫綽集·道壹贊》)他也推崇本無宗的宗師道安,在《名德沙門淪日》中說道安“博物多通,才經名理”。又作《道安贊》云:“淵淵釋安,專能兼倍。飛聲淠隴,馳名淮海。形雖草花,猶若常在。”(《法苑珠林》卷二十四《晉沙門釋道安》)他讚頌康僧會說:“會公蕭瑟,寰惟令質。心無近累,情有餘逸。厲此幽夜,振彼尤黜。超然遠詣,卓矣高出。”(《開元釋教錄》卷二上《沙門康僧會》)這些贊語與前述碑銘不同,沒有人請求孫綽作,是他自發的情感表白。
善惡報應是孫綽所理解的佛教的內容之一。他宣稱:“神明所蒞,無遠近幽深,聰明正直,罰惡祜善者哉。故毫釐之功,錙銖之釁,報應之期,不可得而差矣。”他說:“陰謀之門,子孫不昌。三世之將,道家明忌。”他列舉了中國古代的許多例子,以證明善惡報應的真實可信。他說有獲生報者,如“宣孟憫翳桑之飢,漂母哀淮陰之憊,並以一餐拯其懸餒,而趙蒙倒戈之祜,母荷乾金之賞”。有獲死報者,如“魏顆從治而致結草之報,子都守信而受驄驥之錫”,“齊襄委罪故有墜車之禍,晉惠棄禮故有弊韓之困”。所以,孫綽宣稱“立德暗昧之中,而慶彰萬物之上。陰行陽耀,自然之勢”(《弘明集》卷三《喻道論》)。這種功利主義的報應思想,與印度佛教的生死輪迴之說,可謂相差乾里,是當時的人們對佛教生死輪迴學說的中國式理解。
孫綽所理解的佛教修行方法是道教與佛教修行方法的混合。他對佛教修行的描述是:“目遏玄黃,耳絕淫聲,口忘甘苦,意放休戚。心去於累,胸中抱一,載平營魄,內思安般。一數二隨,三止四觀,五還六淨,游志三四,出入十二門。禪定拱默,山停淵淡,神若寒灰,形猶枯木。”(《弘明集》卷三《喻道論》)在孫綽的佛教思想中,充斥著道家“抱一”、“營魄”、“寒灰”、“枯木”之類的詞語,雖也講“禪定”、“止觀”,但他對禪定、止觀修行的方法,可能僅僅停留在口頭。並用老莊等道家思想解釋佛教。

原文

或有疑至道者。喻之曰。夫六合遐邈庶類殷充。千變萬化渾然無端。是以有方之識各期所見。鱗介之物。不達皋壤之事。毛羽之族。不識流浪之勢。自得於窞井者則怪游溟之量。翻翥於數仞者。則疑沖天之力。纏束世教之內。肆觀周孔之跡。謂至德窮於堯舜。微言盡乎老易。焉復睹夫方外之妙趣。冥中之玄照乎。悲夫章甫之委裸俗。韶夏之棄鄙俚。至真絕於漫習。大道廢於曲士也。若窮迷而不遷者。非辭喻之所感。試明其旨。庶乎有悟於其間者焉。
夫佛也者體道者也。道也者導物者也。應感順通無為而無不為者也。無為故虛寂自然。無不為故神化萬物。萬物之求卑高不同。故訓致之術或精或粗。悟上識則舉其宗本。不順者復其殃放。酒者羅刑淄為大罰。盜者抵罪三辟五刑。犯則無赦。此王者之常制。宰牧之所同也。若聖王御世百司明達。則向之罪人必見窮測無逃形之地矣。使奸惡者不得容其私。則國無違民而賢賢之流必見旌敘矣。且君明臣公世清理治。猶能令善惡得所曲直不濫。況神明所蒞無遠近幽深。聰明正直罰惡祐善者哉。故毫釐之功錙銖之釁。報應之期不可得而差矣。歷觀古今禍福之證。皆有由緣載籍昭然。豈可掩哉。何者陰謀之門子孫不昌。三世之將道家明忌。斯非兵凶戰危積殺之所致耶。若夫魏顆從治而致結草之報。子都守信而受驄驥之錫。齊襄委罪。故有墜車之禍。晉惠棄禮。故有弊韓之困。斯皆死者報生之驗也。至於宣孟愍翳桑之飢。漂母哀淮陰之憊。並以一餐拯其懸餒。而趙蒙倒戈之祐。母荷千金之賞。斯一獲萬報不逾世。故立德闇昧之中。而慶彰萬物之上。陰行陽曜自然之勢。譬猶灑粒於土壤。而納百倍之收。地谷無情於人。而自然之利至也。
或難曰。報應之事誠皆有徵。則周孔之教何不去殺。而少正正刑二叔伏誅耶。
答曰。客可謂達教聲而不體教情者也。謂聖人有殺心乎。曰無也。答曰。子誠知其無心於殺。殺故百姓之心耳。夫時移世異物有薄純。結繩之前。陶然大和。暨於唐虞禮法始興。爰逮三代刑罔滋彰。刀斧雖嚴而猶不懲。至於君臣相滅父子相害。吞噬之甚過於豺虎。聖人知人情之固於殺不可一朝而息。故漸抑以求厥中。猶蝮蛇螫足。斬之以全身。癰疽附體。決之以救命。亡一以存十。亦輕重之所權。故刑依秋冬。所以順時殺。春搜夏苗。所以簡胎乳。三驅之禮禽來則韜弓。聞聲睹生肉至不食。釣而不網。弋不射宿。其於昆蟲每加隱惻。至於議獄緩死眚災肆赦。刑疑從輕寧失有罪。流涕授鉞哀矜勿喜。生育之恩篤矣。仁愛之道盡矣。所謂為而不恃長而不宰。德被而功不在我。日用而萬物不知。舉茲以求。足以悟其歸矣。
難曰。周孔適時而殺。佛欲頓去之。將何以懲暴止奸統理群生者哉。
答曰。不然。周孔即佛佛即周孔。蓋外內名之耳。故在皇為皇。在王為王。佛者梵語。晉訓覺也。覺之為義。悟物之謂。猶孟軻以聖人為先覺。其旨一也。應世軌物蓋亦隨時。周孔救極弊。佛教明其本耳。共為首尾其致不殊。即如外聖有深淺之跡。堯舜世夷。故二後高讓。湯武時難。故兩軍揮戈。淵默之與赫斯其跡則胡越。然其所以跡者。何常有際哉。故逆尋者每見其二。順通者無往不一。
或難曰。周孔之教。以孝為首。孝德之至百行之本。本立道生通於神明。故子之事親。生則致其養。沒則奉其祀。三千之責莫大無後。體之父母不敢夷毀。是以樂正傷足。終身含愧也。而沙門之道。委離所生棄親即疏。刓剔鬚髮殘其天貌。生廢色養終絕血食。骨肉之親等之行路。背理傷情莫此之甚。而雲弘道敷仁廣濟群生。斯何異斬刈根本修枝幹而言文穎碩茂。未之聞見皮之不存。毛將安附。此大乖於世教。子將何以祛之。
答曰。此誠窮俗之甚所惑。倒見之為大謬。咨嗟而不能默已者也。夫父子一體惟命同之。故母疾其指兒心懸駭者。同氣之感也。其同無間矣。故唯得其歡心。孝之盡也。父隆則子貴。子貴則父尊。故孝之為貴。貴能立身行道永光厥親。若匍匐懷袖日御三牲。而不能令萬物尊己。舉世我賴以之養親。其榮近矣。夫緣督以為經。守柔以為常。形名兩絕親我交忘。養親之道也。既已明其宗。且復為客言其次者。夫忠孝名不並立。穎叔違君書稱純孝。石碏戮子武節乃全。傳曰。子之能仕父教之忠。策名委質二乃辟也。然則結纓公朝者。子道廢矣。何則見危授命逝不顧親皆名注史筆。事摽孝首。記注者。豈復以不孝為罪。故諺曰。求忠臣必於孝子之門。明其雖小違於此。而大順於彼矣。且??放遐裔而禹不告退。若令委堯命以尋父屈。至公於私戚。斯一分之小善。非大者遠者矣。周之泰伯遠棄骨肉托跡殊域。祝髮文身存亡不反。而論稱至德書著大賢。誠以其忽南面之尊。保沖靈之貴。三讓之功遠。而毀傷之過微也。故能大革夷俗流風垂訓。夷齊同餓首陽之下。不恤孤竹之胤。仲尼目之為仁賢。評當者。寧復可言悖德乎。梁之高行毀容守節。宋之伯姬順理忘生。併名冠烈婦德范諸姬。秉二婦之倫。免愚悖之譏耳。率此以談。在乎所守之輕重可知也。昔佛為太子。棄國學道。欲全形以向道。恐不免維縶。故釋其鬚髮變其章服。既外示不反內修簡易。於是舍華殿而即曠林。解龍袞以衣鹿裘。遂垂條為宇藉草為茵。去櫛梳之勞。息湯沐之煩。頓馳騖之轡。塞欲動之門。目遏玄黃耳絕淫聲。口忘甘苦意放休戚。心去於累。胸中抱一。載平營魄。內思安般。一數二隨三止四觀五還六淨。游志三四出入十二門。禪定拱默山停淵淡神若寒灰形猶枯木。端坐六年道成號佛。三達六通正覺無上。雅身丈六金色焜曜。光遏日月聲協八風。相三十二好。姿八十形偉。群有神足無方。於是游步三界之表。恣化無窮之境。回天舞地飛山結流。存亡倏忽神變綿邈。意之所指無往不通。大范群邪遷之正路。眾魔小道靡不遵服。於斯時也。天清地潤品物鹹亨。蠢蠕之生浸毓靈液。枯槁之類改瘁為榮。還照本國廣敷法音。父王感悟亦升道場。以此榮親。何孝如之。於是後進之士。被服弘訓思濟高軌。皆由父母不異所尚承歡心而後動耳。若有昆弟之親者。則服養不廢。既得弘修大業而恩紀不替。且令逝沒者得福報以生天。不復顧歆於世祀。斯豈非兼善大通之道乎。夫東鄰宰牛西鄰禴祀。殷美黍稷周尚明德。興喪之期於茲著矣。佛有十二部經。其四部專以勸孝為事。殷勤之旨。可謂至矣。而俗人不詳其源流。未涉其場肆。便瞽言妄說輒生攻難。以螢燭之見疑三光之盛。芒隙之滴怪淵海之量。以誣罔為辯。以果敢為名。可謂狎大人而侮天命者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