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現象學到孔夫子

從現象學到孔夫子

《從現象學到孔夫子》是2011年商務印書館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張祥龍。本書主要內容包括:“西方哲學的轉機”、“現象學與中國古代思想”、“神與美”。

基本介紹

  • 書名:從現象學到孔夫子
  • 作者:張祥龍
  • 出版社商務印書館
  • 出版時間:2011年10月1日
  • 頁數:467 頁
  • 定價:28 元
  • 開本:大32開
  • 裝幀:平裝
  • ISBN:9787100084789
  • 紙張:膠版紙
  • 版次:1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目錄,

內容簡介

本書是2001年版圖書的增訂版。原來的2001年版中“現象學”的分量大於“孔夫子”的分量,有所失衡。而且,現象學部分也基本上集中於海德格爾和胡塞爾,視域不夠開闊。這次的增訂本對這些問題進行了彌補。該書新增了第4、8、20-23、27、29章。全書共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通過審視胡塞爾和海德格爾不同特質的現象學以及其他幾位現代西方思想者的學說,去揭示西方哲學一個多世紀以來的所經歷的方法上的轉機。第二、三部分談到現代西方哲學的轉機的確給中國古代學術思想提供了新視野。對儒家、道家等學術流派的再解釋,對於“時間”、“語言”、“象”等在中國古學中的體現方式的展示等問題上不同路徑及新的理解可能的探討等等。該書除了現象學還涉及到另外一些現代西方思想,例如:維根斯坦、克爾凱郭爾和塔斯基,除了儒學外還談到了道家。可以說該書涉及到的知識面很廣,是一本極有學術價值的圖書。

作者簡介

張祥龍,1949年出生於香港九龍。1982.年初於北京大學哲學系獲學士學位,1988年獲美國俄亥俄州托萊多(Toledo)大學碩士學位,1992年獲美國紐約州立布法羅(Buffalo)大學哲學博士學位。歸國後任教於北京大學外國哲學研究所和哲學系。現為中國現代外國哲學學會理事。曾任國際中西哲學比較學會會長、北大現象學研究中心主任。
主要研究領域為:東西方哲學比較、現象學、儒家哲學。出版《海德格爾思想與中國天道》、《海德格爾傳》、《西方哲學筆記》、《當代西方哲學筆記》、《思想避難:全球化中的中國古代哲理》、《孔子的現象學闡釋九講》、《先秦儒家哲堡榜己愚學九講》等著作,在國內外雜誌上發表多篇論文.

目錄

增訂版說明
序——中華古學的當代生命
第一部分 西方哲學的轉機
一、胡塞轎放妹爾的意義學說及其方法論含義
1.意義和賦意行為的居中(被)構成性
2.意向意義與充實意義、意向作用(Noesis)與酷擊店意向對象(Noema)
3.意義學說的方法論含義
二、胡塞爾“生活世界”學說的含義與問題
1.討論“生活世界”的思想動機
2.生活世界的含義
3.意識到此生活世界的方式——先驗還原
4.生活世界的構成域性
5.胡塞爾“生活世界”學說中的問題
三、胡塞爾的《邏輯研究》與德希達的《聲音與現象》
四、德希達將閃爍在思想天穹
五、海德格爾的境界
1.海德格爾的人生境界——漫遊於尋源的道路之中
2.海全催德格爾的思想境界——間隙(Riss)處的泉涌和入境
六、“Dasein”的含義與譯名——理解海德格爾《存在與時間》的線索
1.“Dasein”的含義
1.1“Dasein”的基本意義
1.2“Dasein”中的“Da”
1.3分析和總結
2.“Dasein”的譯名——“緣在”
七、本體論為何是詮釋學?
1.古希臘時代“存在”問題的語言背景
2.人的再檔項達實際生活經驗
3.形式一境域的顯示——實際生活本身的展示與表達
4.形式一境域顯示方法的例子——一對保羅書信的解釋
5.《存在與時間》中的形式~境域顯示例釋
八、羅姆巴赫的密釋學~一引介二則
1.羅姆巴赫其人其說
2.羅姆巴赫《作為生活結構的世界》一書中譯本導言
九、“想像一塊紅!”——維根斯坦破除傳統意義理論的——例
十、維根斯坦與海德格爾的象論
1.維根斯坦圖像論中的構成識度
2.海德格爾的象論
3.對比與總結
十一、關於克爾凱郭爾《致死的疾病》
十二、塔斯基對於“真理”的定義戒判籃及其意義
1.為何要從語義角度定牛槳試義“真理”
……
第二部分 現象學與中國古代思想
第三部分 神與美
1.古希臘時代“存在”問題的語言背景
2.人的實際生活經驗
3.形式一境域的顯示——實際生活本身的展示與表達
4.形式一境域顯示方法的例子——一對保羅書信的解釋
5.《存在與時間》中的形式~境域顯示例釋
八、羅姆巴赫的密釋學~一引介二則
1.羅姆巴赫其人其說
2.羅姆巴赫《作為生活結構的世界》一書中譯本導言
九、“想像一塊紅!”——維根斯坦破除傳統意義理論的——例
十、維根斯坦與海德格爾的象論
1.維根斯坦圖像論中的構成識度
2.海德格爾的象論
3.對比與總結
十一、關於克爾凱郭爾《致死的疾病》
十二、塔斯基對於“真理”的定義及其意義
1.為何要從語義角度定義“真理”
……
第二部分 現象學與中國古代思想
第三部分 神與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