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好隸書作品集》是2018年民主與建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趙從好。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從好隸書作品集
- 作者:趙從好
- 出版社:民主與建設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8年8月1日
- ISBN:9787513922371
《從好隸書作品集》是2018年民主與建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趙從好。
《從好隸書作品集》是2018年民主與建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趙從好。內容簡介本書主要收錄了作者的隸書書法作品,詩文包括老子《道德經》、韓愈《馬說》、劉禹錫《陋室銘》、《弟子規》、《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杜甫《戲為六絕句...
根據出土簡牘,隸書始創於秦朝,傳說程邈作隸,漢隸在東漢時期達到頂峰,上承篆書傳統,下開魏晉、南北朝,對後世書法有不可小覷的影響,書法界有“漢隸唐楷”之稱。定義 關於隸書的定義,近人吳伯陶先生一篇:《從出土秦簡帛書看秦漢早期隸書》的文章中說道:“可以用這個字的本義來作解釋。〈說文解字〉中解釋‘...
《中小學生毛筆字帖:隸書》是2000年1月金盾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靳一石。該書是一本供中小學生學習的實用毛筆字帖。內容介紹 內容提要 全帖共選人 3010個常用字,以規範化的隸書,為大家提供臨摹的範例。所選 字型結構合理,美觀大方,行筆自然流暢。同時配有米字格,以便 初學者更好地把握每個字的整體結構...
漢隸較古隸規範,又不像八分那樣具有裝飾性,是西漢直至漢末的通用書體。從編年資料來看,漢隸包括21批資料,即漢10——23,漢25——27、漢29、漢31、漢33——34。漢隸的特徵為:取橫勢,突出橫畫,橫平豎直.其結構類型類似於沙孟海先生總結的平畫寬結類。給人以雄放灑脫,渾厚深沉之感。代表作品 曹全碑 ...
《張景碑》是刊刻於東漢延熹二年(159年)的一方碑刻,又稱“張景造土牛碑”等,無撰書者姓名,屬隸書書法作品,現由南陽市博物館收藏,立於南陽市臥龍崗漢碑亭內。《張景碑》通高125厘米、寬54厘米、厚12厘米,碑身四周皆殘,頂部碑穿隱約可見,穿內有暈弦痕跡。碑文11行,每行23字,記述了南陽郡、宛縣...
《隸書集聯》是2004年湖南美術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劉祥波。內容簡介 本書是《中國歷代碑帖集聯叢書》之一,本叢書是劉祥波等編輯從經典名碑名帖中,選字編撰匯集而成的。在集聯的過程中,編輯們參考借鑑了流傳較廣的如《古今集聯》、《碑聯集拓》等書籍,採用“仿古瓦當紋”為底紋的形式,力圖給書法愛好者...
《張遷碑》又名《張遷表頌》, 全稱《漢故谷城長盪陰令張君表頌》,是東漢晚期佚名書法家書丹,東漢碑刻家孫興刻石而成的一件隸書書法作品。此碑於東漢中平三年(186年)刻立,明代初年出土,現收藏於山東泰山岱廟碑廊。《張遷碑》篆額題“漢故轂城長盪陰令張君表頌”12字,額字獨呈扁形,書意在篆隸之間;...
《隸書李憕詩》北京2012春拍中國書畫夜場在北京國際飯店舉槌。王時敏《隸書李憕詩》從160萬起拍,最終以310萬的價格落槌,此件拍品之前估價為RMB 2,500,000-2,800,000,尺寸是:196×76cm。作品說明 筆精墨妙 益臻神化——王時敏《隸書李憕詩》賞析,賀煒煒、此件隸書作品書寫於1678年春,時值王時敏晚年。觀...
民國高稺辛隸書集好大王碑聯 民國高稺辛隸書集好大王碑聯是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收藏的書法。
《曹全碑》屬東漢末隸書完全成熟期的代表作品之一,它記載了東漢末年曹全鎮壓黃巾起義的事件,是研究東漢末年農民起義重要的歷史資料,也是現存中國漢代石碑中保存比較完整、字型比較清晰的少數作品之一。其結字勻整,用筆方圓兼備,而以圓筆為主,風致翩翩,美妙多姿,是漢隸中秀美風格的代表。碑刻內容 碑陽正文 君諱...
黃初殘碑 《黃初殘碑》,三國魏隸書碑刻。魏黃初五年(224)刻。隸書,殘石共4塊。一塊4行共13字,一塊2行4字,一塊3行12字,一塊2行6字半。清乾隆初在陝西合陽出土。殘石散藏各家,今不知所在。運筆方勁如斬釘截鐵,已開北魏書風先聲。舊拓四石全本,今藏北京故宮博物院。
本書選編的隸書作品有:睡虎地秦簡;馬王堆漢簡;士相見之禮;石門頌;乙瑛碑;禮器碑;西狹頌;曹全碑;張遷碑;甘陵相碑;好大王碑;泰山經石峪金剛經。 草書概述 草書,有廣、狹二義。廣義上的草書包括所有草率急就而寫成的字,狹義上的草書是指始於漢代、具有一定法度、自成體系的草寫漢字,分為章草和...
林加國先生的隸書、篆書作品也具有很高的水準,其隸書,吸收了金農淳古方正、粗重渾厚、蒼古奇逸的氣質,並糅合了斑駁乾裂的金石味道,正大肅穆,蒼勁淳樸,堅韌內在,意趣典雅。如《秦松秉正氣漢柏養浩然》等隸書,均很好地體現了此一特色,當為當代書壇不可多得之佳品。而在篆書創作中,他常常將隸書與篆書糅合一體,...
郭鴻俊,號海濱樓主,1973年生,甘肅寧縣人;現為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甘肅省書法家協會隸書專業委員會委員、慶陽市書法家協會副秘書長。人物成就 作品入展 中國第一、二屆西部書法篆刻展 全國第二屆隸書書法藝術展 全國第六屆書壇新人新作展 全國一、二、三屆永樂宮國際書畫展優秀獎 全國第三屆中國小書法節教師...
《景君碑》是刊刻於東漢時期的一方碑刻,全稱“漢故益州太守北海相景君銘”,又稱“北海相景君碑”和“景君銘”等,無撰書人姓名,屬隸書書法作品,現藏於濟寧博物館。《景君碑》高288厘米,寬105.6厘米,圭首,有12厘米直徑的碑穿,額篆“漢故益州太守北海相景君銘”,2行12字,字徑6厘米。碑陽17行...
此幅立軸就體現出鄧氏的隸書特色:書法結字扁長互見,行距緊密而字距寬疏。墨氣濃重,用筆挺健,轉折處方圓互見,而撇捺之筆復具北碑之形態。他自謂:“吾篆未及陽冰,而分不減梁鵠”,足見對自家隸書的自信。作品釋文 劃破清波觸面來,橫拖皖口浪花回。盤根忽據黿鼉窟,倒影疑飜艷澦堆。風拂帆檣緣蓼岸,...
《辟雍碑》是刊刻於西晉鹹寧四年(278年)十月的一方碑刻,全稱“大晉龍興皇帝三臨辟雍皇大子又再蒞之盛德隆熙之頌”,又稱“皇帝三臨辟雍碑”等,無撰書人姓名,屬隸書書法作品,現位於河南洛陽伊濱區佃莊鎮東大郊村。《辟雍碑》高322厘米,寬110厘米,厚30厘米,圍繞碑首正、側面雕有龍紋圖案,碑座刻有孔子...
此碑石黑明如塗油脂,光可鑑人,書體是用隸書寫成。文字清晰,結構舒展,字型秀美飛動,書法工整精細,秀麗而有骨力,風格秀逸多姿,充分展顯了漢隸的成熟與風格。此碑碑石精細,碑身完整,實為漢碑、漢隸之精品。也是目前我國漢代石碑中保存比較完整、字型比較清晰的少數作品之一。隸書的結構打破了六書的傳統,...
主工隸書、喜用雞毫習書,兼工行草、篆書。作品曾多次在全國、省市的大賽中獲一、二、三等獎、並多次在報刊、雜誌、網上刊登。作品入編《中國職工書法繪畫攝影作品精品選》、《當代書畫名家代表作典庫》、《中國書畫名流珍藏集》、《首屆中國紅色之旅“井岡山杯”文學藝術大獎賽作品集》、《毛澤東詩詞全國書畫大賽...
張改琴,女,甘肅省慶陽縣人,1948年9月出生,中共黨員,全國政協委員、政協甘肅省委員會常委、政協甘肅省委員會科教文體衛委員會副主任,第六屆中國書法家協會副主席,中國書協隸書委員會主任,中國書協婦女工作委員會主任,甘肅省書法家協會名譽主席,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甘肅省文史館館員。2006年被省委、省政府授予...
隸書在漢代(公元前206-220年)得到了很大發展,變無規則的線條為有規則的筆畫,奠定了現代漢字字形結構的基礎.圖為漢隸。楷書:中國東漢(25--220)末年,一種新的漢字字型:楷書出現了.圖為楷書的創始人鐘繇。楷書筆畫平直,字形方正,書寫簡便.直至今天,楷書仍是漢字的標準字型.圖為鐘繇作品《宣示表》。草書與行書:古代...
鹹豐四年(1854年)甲寅八月,劉漢臣新居落成,吳讓之特隸書長聯一副:“勢不因人,翁之樂者山林也;居雖近市,客亦知夫水月乎”上款題日:“麓樵以高西園先生所集聯文屬書泰州姜堰新居,以其文與近況有合故爾。”品評 清同治三年(1863年),書畫篆刻家趙之謙托好友魏錫曾將自己的印蛻帶到泰州給吳讓之品評,...
是書鉤摹漢隸之文,以宋《禮部韻》編次。每字下分注碑名,並引碑語。前有《自序》云:“銳志精思,採摭漢碑所有字,以為解經之助。有不備者求之《漢隸字源》。”又云:“《字源》多錯謬。舩船稱再,體或不分。血皿朋多,形常莫別。悉從《隸釋》、《隸續》,詳碑定字,指摘無餘。”今考此書,字形...